《走出腐敗高發期》是2012年新華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高波。
基本介紹
- 書名:走出腐敗高發期
- 定價:58元
- 出版社:新華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2-01
基本信息,內容簡介,
基本信息
定 價: 58元
內容簡介
17世紀的明王朝在傳統農業文明的巔峰期跌落到“歷史周期律”的谷底;18世紀的英國在第一次工業革命的滾滾蒸汽中與腐敗高發期不期而遇;19世紀的美國在第二次工業革命的電機轟鳴中與高發的腐敗形影不離……如果說腐敗是導致明王朝被農民起義和後金政權“破產清算”的罪魁禍首的話,那么,為什麼英國和美國卻在腐敗高發期中實現了改革重組和大國崛起?
引 子:尋找權力透支和頂層治理的真相引子:尋找權力透支和頂層治理的真相
歷史本身經常重演,第一次是悲劇,第二次就成為鬧劇了。 ——馬克思
1644年,明朝崇禎皇帝朱由檢在煤山(今景山)用白綾自縊,276載大明王朝壽終正寢。
1649年,135人組成的特別最高法庭以“暴君、叛徒、殺人犯和人民公敵”的罪名判處英國國王查理一世死刑,並在3天后將其在白廳前斬首。
——5年間,近代史上中、英兩個大國君王被逼上或被送上斷頭台!
1720年7月,投資者拋售英國南海公司股票造成“南海泡沫”破滅,英國國王喬治一世被套牢其中,其投資的10萬英鎊血本無歸。
1869年9月24日,投機商人古爾德和菲斯科等串通總統的“小舅子”操縱政府炒賣黃金的陰謀破滅,引發了金融危機史上著名的“黑色星期五”,時任美國總統格蘭特被普遍認為涉入甚深,其靠內戰軍功積累的政治資本化為烏有。
——147年間,資本家所鼓吹起的“泡沫經濟”,如此相似的兩度讓英、美兩國元首蒙羞被辱!
皇帝、國王或者總統——變化的不過是這些執政者的稱謂,不變的卻是權力透支者或曰頂層貪腐者、不稱職者的形象!
然而,史家的公論卻是:“明之亡,不亡於崇禎之失德,而亡於萬曆之怠惰。”為什麼“皇孫”崇禎的死路,是由“皇爺”萬曆鋪就的呢?
答案並不複雜:中國在萬曆治下邁過17世紀的門檻,悄然滑向腐敗高發的“流民社會”……
1788年,喬治三世國王和英國迎來了光榮革命百年。英國資產階級和新貴族在百年前發動的非暴力政變,僅以更換一個國王之代價便完成了資產階級革命。此後英國掀開歷史新篇章,在18世紀中後期的第一次工業革命中崛起為全球大國,但此時此刻的英國也正處於腐敗高發的“騷亂年代”……
1876年,美國建國一百周年。美國人在回顧百年輝煌時發現:由格蘭特總統所引發的貪瀆營私、任人唯親的“格蘭特主義”泛濫,在造就發展極速中也迎來貧富差距和道德淪喪的頂點。美國在勃興的第二次工業革命中崛起為世界霸主,但卻落入腐敗高發的“鍍金時代”……
從17世紀到19世紀,中、英、美三國的三段腐敗高發期,似曾相近,實則不同。
明朝被農民起義和關外鐵騎改朝換代、“破產關門”,英國和美國卻在全球化起潮期完成了大國崛起的特殊“接力”。
那么,為什麼面對腐敗高發和政府破產,有的國家能成功重組,有的卻慘然倒閉呢?
答案似乎也不複雜:可怕的不是腐敗,而是喪失了執政安全的意識;危險的並非腐敗高發,而是喪失了頂層救濟的能力。
歷史事實表明:有了頂層治理的決心、智慧和行動,深度權力透支所造成的“歷史周期律”將得到持續有效的修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