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馬坪白族鄉

走馬坪白族鄉

走馬坪白族鄉是張家界市桑植縣下轄的一個少數民族鄉,地處桑植縣的東部,東與汨湖鄉交界,南與空殼樹鄉接壤,西與麥地坪鄉相鄰,北與人潮溪鄉毗鄰。

走馬坪原是一條上四川、下洞庭的古鹽道,曾經騾馬鈴鐺,過往商人絡繹不絕,此處一坪正是騾馬添草、商人稍息之地,走馬坪之名便由此而來。

2011年末轄兩岔溪、桂竹埡、天合、龍洞坪、向家坪、滾水峪、楠木、唐家塔、張家埡、走馬坪、卓家峪11個建制村,86個村民小組。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走馬坪白族鄉
  • 行政區類別:鄉
  • 所屬地區:湖南省張家界市桑植縣
  • 地理位置:桑植縣東部
  • 面積:132平方千米(2017年)
  • 人口:15950人(2017年) 
  • 氣候條件:亞熱帶季風氣候
歷史沿革,名稱來歷,建制沿革,行政區劃,地理環境,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氣候,礦藏資源,人口民族,經濟概況,社會事業,文化事業,教育事業,醫療衛生,社會保障,交通運輸,郵政電信,民族文化,

歷史沿革

名稱來歷

走馬坪原是一條上四川、下洞庭的古鹽道,曾經騾馬鈴鐺,過往商人絡繹不絕,此處一坪正是騾馬添草、商人稍息之地,走馬坪之名便由此而來。

建制沿革

民國屬達泉鄉。1952年屬葉家橋鄉,1958年把向家坪村、天合村、桂竹埡村、兩岔溪村張家埡村從慈利劃歸桑植管轄,屬燎原公社。1961年設走馬坪公社, 1983年4月改為走馬坪鄉, 1984年9月為走馬坪白族鄉。1995年4月並放竹葉坪白族鄉,1998年10月恢復走馬坪白族鄉。

行政區劃

2011年末轄兩岔溪、桂竹埡、天合、龍洞坪、向家坪、滾水峪、楠木、唐家塔、張家埡、走馬坪、卓家峪11個建制村,86個村民小組。

地理環境

地理位置

湖南省張家界市桑植縣走馬坪白族鄉位於東經110°23′27″~110°29′07″,北緯29°26′51″~29°33′28″。地處桑植縣的東部,東與汨湖鄉交界,南與空殼樹鄉接壤,西與麥地坪鄉相鄰,北與人潮溪鄉毗鄰。轄區東西最大距離9.1千米,南北最大距離12.2千米,總面積132平方千米(2017年)。

地形地貌

全鄉地形複雜,是典型的山區,境內被九十九尖山脈和金峰界山脈圍成一個狹長的地段,最高海拔1180米,最低海拔420米,有一個分水峪,將兩條河流分為向北、向南流向,但屬於季節河。

氣候

中亞內陸季風氣候,因地貌差異大,氣候變化呈垂直規律。

礦藏資源

境內探明有鐵礦,儲量750萬噸。

人口民族

2011年末,轄區總人口8478人。總人口中,男性4491人,占53%;女性3987人,占47%;18歲以下1673人,占19.7%;18~35歲2220人,占26.2%;35~60歲3116人,占36.8%;60歲以上1469人,占 17.3%;在總人口中,,以白族為主,達6644人,占總人口的78.4%,姓氏以谷、王、鐘最多;有白族、土家族、苗族、回族、黎族、侗族、瑤族、滿族、壯族9個少數民族,共8347人,占總人口的98.5%;超過1000人的有白族、土家族2個民族,其中白族6644人,占少數民族人口的79.6%,土家族1562人,占少數民族人口的18.7%。2011年人口出生率12.6 ‰,死亡率6.5‰,人口自然增長率6.1‰。
15950人(2017年)。

經濟概況

走馬坪白族鄉是個傳統的農業鄉鎮,全鄉以農業經濟為主,全鄉共有耕地面積8533畝,人均1.1畝。糧食作物稻穀、玉米、小麥、薯類以主,2011年生產糧食3426噸,其中穀物2374.4噸,玉米總產量320噸;主要經濟作物有油菜、豆類、烤菸、茶葉等;畜牧業以豬、羊、家禽為主。2011年生豬飼養量4112頭,年末存欄1015頭;家禽年飼養量2.07萬羽。2011年農民人均純收入1621元。全鄉有集貿市場1個。

社會事業

文化事業

2011年末有鄉綜合文化站文化站一處,有農家書屋、圖書室共12個,共藏書2.5萬餘冊。

教育事業

2011年末有幼稚園1所,在園幼兒93人,專任教師5人;國小4所,在校學生340人,專任教師23人,國小適齡兒童入學率100%。2011年末學校、政府共有籃球場4個。

醫療衛生

2011年末有鄉衛生院1所;有床位15張。專業衛生人員12名,其中執業醫師1名,執業助理醫師3名,註冊護士1名。2011年完成診療1.2萬人次。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人數7384人,參合率96%。

社會保障

2011年城鎮最低生活保障戶數23戶,人數28人,支出6.2萬元,比上年增長35%,月人均190元;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戶數262戶,人數520人,支出50.1萬元,月人均76元。農村五保集中供養30人,支出24.73萬元;農村五保分散供養38人,支出6.84萬元;農村醫療救助28人次,民政部門資助參加合作醫療588人次,共支出1.76萬元。國家撫恤、補助各類優撫對象79人。敬老院1家,床位30張,收養農村五保人員30人。參加新型農村養老保險4414人,參保率89.78%。

交通運輸

境內有桑石公路穿境而過。農村客運車9輛,日平均運送旅客量540人次。

郵政電信

2011年末有郵政代辦所一處 。電信服務網點1個。

民族文化

仗鼓舞
白族仗鼓舞2010年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仗鼓舞的基本招式有一二三、三二一、硬翻身、翻天印、野貓戲溪、五龍捧神、野馬分鬃、雷公掃殿、玉女掃地、文王訪賢、魁星點斗、兔兒望月、老鷹展翅、雙龍出陣、背後穿針、童子拜觀音、獅子坐樓台、三十二連環、四十八花槍等一共九九八十一套路,其中表演難度最大的是背後穿針。
具有白族風情的建築物:“一正兩廂掛耳轉角樓”、“四合開井大院”、“三房一照壁”等。
農曆七月二十一的向家坪村趕會,黑公公游神等民俗文化活動中走馬坪白族兒女載歌載舞、熱鬧非凡。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