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過那山,蹚過這河》是高級記者管志華同志的文章結集,共分為城市感懷、海上風韻、人物影像、旅行散墨和書林一葉五個部分。城市感懷記錄了與城市有關的方方面面,海上風韻書寫了上海的一系列品牌以及歷史和現狀,人物影像則是作者對社會各界名流的採訪,旅行散墨是一組旅行途中的感懷,書林一葉則是作者的讀書心得與體會。全書記人寫事,文情並茂,娓娓道來,頗具可讀性。
基本介紹
- 書名:走過那山,蹚過這河
- 出版社:上海辭書出版社
- 頁數:168頁
- 開本:16
- 定價:45.00
- 作者:管志華
- 出版日期:2011年3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9787532633050
- 品牌:上海世紀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基本介紹,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圖書目錄,後記,序言,
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
《走過那山,蹚過這河》是從事27年新聞工作、具有較深資歷的人民日報記者管志華的新聞匯集,全書記人寫事,文情並茂,娓娓道來,頗具可讀性。由《人民日報》文藝部文藝理論版編輯、知名作家李輝作序。
作者簡介
管志華(又名子華),漢族,祖籍江蘇無錫。1951年11月出生,1968年11月參加工作。畢業於華東師大中文系、復旦大學新聞學院。上海作家協會會員。從事新聞工怍近27年,現供職於人民日報社。著有新聞作品集《世紀傳真》、《上海時光隧道》,新聞專著《中國報紙副刊學》(與姚福申合著),詩歌集《放歌春天》,散文隨筆集《人間聚散》、《學燈書話》、《行走天下》。
圖書目錄
序 留下這些文化碎片
海上風韻
商人群:與城市崛起相伴
上海會館的源流
上海商人和蘇州文人
“大隆”的創業與勃興
上海菸草的品牌故事
德力西與中國航天
上海移動:企業社會責任標桿
會說話的“紅綠燈”
附:馬路交通的“經濟學”——未來的城市智慧型交通(羅贊文)
樂為電力添磚瓦
華亭人鬧元宵
人物影像
赴美留學不辱使命——訪上海原子核研究所石雙惠研究員
留學:重在“會學”——訪上海大學計算機學院教授鄭衍衡
附:我親歷改革開放後首批留美路(龔祖塤)
弘揚國學傳承中醫藥學——訪著名中醫學家潘朝曦教授
妙手起生死大醫濟蒼生——再訪著名中醫學家潘朝曦教授
點亮心靈一盞燈——訪華亭賓館董事長、總經理董劍珍
柏萬青:從“草根”走向“明星”
人際溝通和諧社會
辭海精神和上海文化——記出版家巢峰
憶賈安坤先生二三事
從翻譯導遊到旅遊局長——道書明話上海旅遊今與昔
真文章在孤燈下——記上海崑劇名家張靜嫻
“草書王”漂落上海——記當代草書名家愛新覺羅·若蘭
“中國玫瑰第一鄉”的文化遺產——訪蘭州永登縣苦水鎮木偶老藝人
九七老人的長壽人生——訪上海文史館館員劉萬
旅行散墨
此間風物屬蘇繡
水靈震澤
天上雲居
“天堂草原”巴里坤
哈密:人親水甜風光好
雄關漫道真如鐵——嘉峪關走筆
彎彎月牙泉
先秦文化的搖籃——旅行甘肅偶記
伏羲故里參觀記
在西安看實景劇
盛世經典·蘇河灣
泖港風貌
當塗:詩性的土地——兼記李白的終老之地
城市感懷
邊緣人
莫做手機的“奴隸”
城市留下什麼
飛過城市的天空
城市與老人
美食:通向世界的護照
對城雕之孔見
緣何缺標誌性城雕
城市需要景觀家
由“學書”想到景觀
祖國榮譽高於一切——錦江囝賓車隊世博接待中故事
人性與文化的力量
海上藏石“拍賣經”
蘇州河風光
書林一葉
讀書的“三生主義”
讀書與清談
談國學
劉邦的“罵儒”
夜讀《莊子》
巾幗的情懷——讀《玉蘭正盛開》
新聞先驅者的心靈史——讀錢江的兩部報史新著
識度和守度——讀《裘沛然選集》
文人“觸電”
有感於《新華字典》的風波
博觀會通鑑古今——讀《中華一萬年》有感
史家的公正和公允——重讀《史記》
留住文化之根——讀《中國魅力名鎮》
守歲記
後記
海上風韻
商人群:與城市崛起相伴
上海會館的源流
上海商人和蘇州文人
“大隆”的創業與勃興
上海菸草的品牌故事
德力西與中國航天
上海移動:企業社會責任標桿
會說話的“紅綠燈”
附:馬路交通的“經濟學”——未來的城市智慧型交通(羅贊文)
樂為電力添磚瓦
華亭人鬧元宵
人物影像
赴美留學不辱使命——訪上海原子核研究所石雙惠研究員
留學:重在“會學”——訪上海大學計算機學院教授鄭衍衡
附:我親歷改革開放後首批留美路(龔祖塤)
弘揚國學傳承中醫藥學——訪著名中醫學家潘朝曦教授
妙手起生死大醫濟蒼生——再訪著名中醫學家潘朝曦教授
點亮心靈一盞燈——訪華亭賓館董事長、總經理董劍珍
柏萬青:從“草根”走向“明星”
人際溝通和諧社會
辭海精神和上海文化——記出版家巢峰
憶賈安坤先生二三事
從翻譯導遊到旅遊局長——道書明話上海旅遊今與昔
真文章在孤燈下——記上海崑劇名家張靜嫻
“草書王”漂落上海——記當代草書名家愛新覺羅·若蘭
“中國玫瑰第一鄉”的文化遺產——訪蘭州永登縣苦水鎮木偶老藝人
九七老人的長壽人生——訪上海文史館館員劉萬
旅行散墨
此間風物屬蘇繡
水靈震澤
天上雲居
“天堂草原”巴里坤
哈密:人親水甜風光好
雄關漫道真如鐵——嘉峪關走筆
彎彎月牙泉
先秦文化的搖籃——旅行甘肅偶記
伏羲故里參觀記
在西安看實景劇
盛世經典·蘇河灣
泖港風貌
當塗:詩性的土地——兼記李白的終老之地
城市感懷
邊緣人
莫做手機的“奴隸”
城市留下什麼
飛過城市的天空
城市與老人
美食:通向世界的護照
對城雕之孔見
緣何缺標誌性城雕
城市需要景觀家
由“學書”想到景觀
祖國榮譽高於一切——錦江囝賓車隊世博接待中故事
人性與文化的力量
海上藏石“拍賣經”
蘇州河風光
書林一葉
讀書的“三生主義”
讀書與清談
談國學
劉邦的“罵儒”
夜讀《莊子》
巾幗的情懷——讀《玉蘭正盛開》
新聞先驅者的心靈史——讀錢江的兩部報史新著
識度和守度——讀《裘沛然選集》
文人“觸電”
有感於《新華字典》的風波
博觀會通鑑古今——讀《中華一萬年》有感
史家的公正和公允——重讀《史記》
留住文化之根——讀《中國魅力名鎮》
守歲記
後記
後記
這部書稿本不想拿出來示眾,可經不起朋友們的鼓勵、慫恿,加上一
些朋友的
支持,所以在當今圖書市場不景氣狀態下,依然添點勇氣,讓喜愛書籍的
讀者取捨
評騭。
需說明的是,這部書稿少量篇幅在前幾年完成,大部分文字寫於2009
年至
2010年11月間,逾三分之二文章曾用真名或筆名發表在《人民日報·海外
版》及
上海主要報刊和有關叢書,實際上是將零碎、散落的文字彙為一集,取名
《走過那
山蹬過這河》,依然有‘‘新聞人”的氣息,“明日黃花”則是肯定的。
讀者若在閱讀
中頗感瓜田李下、掠人之美,便請諸位多加包涵,我畢竟屬於“半瓶子醋
”、“開雜貨
鋪”之類的新聞人,寫的多是“急就章”。
有一點我還是堅持並努力踐行,即對於寫作,我始終認為是神聖、莊
嚴的,筆
寫下的,刀砍不去,必須公正、客觀、真實,需要用心、用情、認真投入
;尤其對於當
代新聞人,更要用自己的雙腿去踏勘,用自己的眼睛去觀察,用自己的思
想去透
視,力求正確、準確、精確。人民日報社社長張研農曾寫過這樣一段話:
“汗水永遠
是寫作的墨汁,現代通訊手段絕對代替不了親自採訪,感情和現場感是在
辦公室
和書齋里編不出來的。”我覺得這句話有分量,且針對性強。
著名學者辜鴻銘認為,四十歲之前不可著書,因為“一個人無論他具
有多么淵
博的知識,在四十歲之前都不可能悟出值得流傳後世的思想,隨著年齡的
增長,往
往會發現自己的著述中有許多令其懊悔不已”。我從事新聞工作27年,對
文化、
學術抱有濃烈興趣,曾寫過《五十始做學問》的文章,表達了自己的想法
。
在我到了“知天命”年齡,產生了每年要寫本書的念頭。如今行將十
個年頭過
去,這本集子是第八本,其間還為他人責編學術的和非學術的16本書籍。
對自己
而言,始終沒完成文化、學術類著作的撰寫、出版,所以說也始終未能“
達標”。興
許職業關係,我常常興趣所至,率性而為,將一再萌生的著書立說、“藏
之名山”的
念頭丟棄一邊。看來,這樣的念頭有些不合時宜,屬於一種“迂腐”,亦
實無必要。
因為今人“講金不講心”、“心浮氣躁”,津津樂道於“快餐文化”、“
淺層次閱讀”,我
的書迎合不了這樣的口味,況且亦無傳之後世的價值,所以我的出書,權
當自己閱
讀、思考、練筆的過程,不妨稱之“自娛自樂”、“孤芳自賞”。但我不
會放下筆,生命
不息,寫作不止,這是我的生活樂趣之一。
除了寫作,對於讀書,我至今還保持濃厚興趣。有時正經地讀,讀比
較專業的
書,但時常走神;有時不正經地讀,讀閒書雜書,反倒輕鬆、時有收穫。
對我個人而
言,閱讀、寫作是我的一種生活方式;對整個社會而言,我們需要嚴肅面
對國民閱
讀率持續走低、讀書人群逐漸減少的現狀。
當今中國正在構建和諧社會,實現科學、民主、可持續發展,倘若不
重視學習、
教育、讀書,以此提高國民閱讀水平,涵養民族精神品質,何以能達到奮
斗目標!
特別對官員來說,經常迎來送往、吃喝玩樂,實質是“傷身”又“傷心”
——何能靜心
養氣、潛心讀書?《人民日報》有篇評論員文章指出,“讀書,使我們的
精神不再貧
乏,生命不再貧弱,人生不再孤獨,讓我們成為有信念、達情理、知榮辱
的人”;“我
們需要重新喚起讀書激情,親近圖書,全民閱讀,讓我們的社會少一點菸
酒味,多
一點書卷氣,少一些浮躁,多一些書香,讓讀書成為我們的時代風尚”。
我覺得新
聞人首先要做讀書人、文化人,既有膽骨,也有識力。
我還以為,做新聞人必須乾“跑腿”的活,做“求證”的事,不能風
來就是雨,不
能上雲亦云、人云亦云,腦袋要長在自己的肩膀上,這就需要認真讀書、
認真踐行,
如北宋哲學家張載(陝西眉縣橫渠鎮人,世稱橫渠先生)所說,“為天地立
心,為生
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這位橫渠先生的話說得有些絕
對,何有
“萬世太平”?似乎理想成分居多,但對新聞人恰恰需要。
做新聞人是需要激情、責任、理想的,更重要的是職業道德、獨立人
格、自由的
意志、民主、科學精神。我甚至認為,寫作不僅要用墨水,有時還要用鮮
血。慚愧
得很,我漸入老境,不在一線,可如上願景仍在我心中。南宋大詞人辛棄
疾寫道:
“憑誰問,廉頗老矣,尚能飯否?”我雖不至於老到這等地步,但離開新
聞戰線的日
子已為時不遠。不過,倘有下輩子,我依然嚮往做新聞人。
對比學問家而言,新聞人職業生涯中少有鴻篇巨製,大多是“豆腐乾
”文章。
也有例外。有些有志向的新聞人在志業之餘亦治學,漸漸對某門學問、某
段歷史、
某個人物產生興趣,深入鑽研,造詣深厚,以至成為一代專家、大家。說
到這方面,
不妨提一下中國20世紀的二三十年代,以魯迅為代表、為旗幟,他和師輩
、同輩、
後輩共同築起一片既是“有學問的革命家”、又是“幹革命的學問家”的
思想群落和
文化沃土。面對風雨如晦、群魔亂舞的時代,真理和正義得不到彰揚,作
為對社會
和時代懷有強烈的責任感的先驅們,不是充耳不聞、緘口不言,而是奔走
呼號,到
處講,且以奔放、激越的方式講,甚至聲淚俱下,乃至破口大罵。所以,
那時代“瘋
子”輩出,什麼“章瘋子”(章太炎)、“黃瘋子”(黃侃)、“劉瘋子”(劉
文典)等等,因為
他們的話不利於當局統治者,自然稱他們是“瘋子”,說的自然是“瘋話
”;一旦說話
對他們有利,當局統治者又會說“居然不瘋”。他們不是為教書而教書、
為做學問
而做學問,而是以“發揚民氣”,以“繼絕學、明舊章、存國故、植邦本
、固種性”為己
任,在逆境中堅守中華文化的陣地,敢於挑戰、宣言,作出不媚俗、不媚
權、不阿貴、
不阿眾、是所是、非所非、愛所愛、憎所憎的典型的中國文化人的榜樣。
對比他們,
今日中國知識人,大多是聰明人,沒人會有膽氣“胡說八道”,加上官場
“吹牛不犯
法”、“拍馬無死罪”,特別是經濟“槓桿”起作用,過去政治“高帽子
”壓人,現在經濟
“金帽子”誘人,學者變成學官,學府變成“學店”,以至當代大學裡出
現“真的假教
授”和“假的真教授”,把教育的尊嚴和威信一掃而光。知識界如此,其
他界呢,好
像說不上,其實委實亦好不了多少。
這讓我想起《辭海》。由於以前曾跑過出版條線,我對一代代“辭海
人”相當熟
稔、極其景仰,他們的名字如雷貫耳,他們的學識滿腹經綸,尤其他們對
社會文化
事業始終抱有熱忱,始終充滿反思精神,可惜如今不少“辭海人”辭世的
辭世、退離
的退離,但我想,“辭海”精神將永存。這是我的“辭海情結”。
上海辭書出版社接納了這部書稿。出書前,我提出這本集子不要“官
腔化”、
“冬粉化”,寧用老百姓平白如實、看得懂的語言,又不乏文化人能會意
的文義。我
有點固執,堅持出書不要“憤青”、不要“驚世”,寧可心平氣和、輕鬆
幽默,讓真正的
讀書人讀出點不完全對、但似乎又有點道理的書味,這是我的最大心愿。
所以,在
能保持作者的文字風格前提下,上海辭書出版社編輯們常與我反覆探討、
商榷,他
們能做到的儘可能做了——可見,做新聞與做書,有相通處,也有不同處
。
我真摯感謝《人民日報》文藝部高級編輯、名作家李輝百忙之中為本
書寫序;
草書名家愛新覺羅·若蘭先生為書題寫書名。
讀者是書籍最好的品鑑人,亦是著者最佳的知音者。因我才疏學淺、
學力不
逮,集子難免存在罅漏和謬誤,敬祈讀者、方家指正。
管志華
2010年11月8日
寫於上海、新中國第十個中國記者節
些朋友的
支持,所以在當今圖書市場不景氣狀態下,依然添點勇氣,讓喜愛書籍的
讀者取捨
評騭。
需說明的是,這部書稿少量篇幅在前幾年完成,大部分文字寫於2009
年至
2010年11月間,逾三分之二文章曾用真名或筆名發表在《人民日報·海外
版》及
上海主要報刊和有關叢書,實際上是將零碎、散落的文字彙為一集,取名
《走過那
山蹬過這河》,依然有‘‘新聞人”的氣息,“明日黃花”則是肯定的。
讀者若在閱讀
中頗感瓜田李下、掠人之美,便請諸位多加包涵,我畢竟屬於“半瓶子醋
”、“開雜貨
鋪”之類的新聞人,寫的多是“急就章”。
有一點我還是堅持並努力踐行,即對於寫作,我始終認為是神聖、莊
嚴的,筆
寫下的,刀砍不去,必須公正、客觀、真實,需要用心、用情、認真投入
;尤其對於當
代新聞人,更要用自己的雙腿去踏勘,用自己的眼睛去觀察,用自己的思
想去透
視,力求正確、準確、精確。人民日報社社長張研農曾寫過這樣一段話:
“汗水永遠
是寫作的墨汁,現代通訊手段絕對代替不了親自採訪,感情和現場感是在
辦公室
和書齋里編不出來的。”我覺得這句話有分量,且針對性強。
著名學者辜鴻銘認為,四十歲之前不可著書,因為“一個人無論他具
有多么淵
博的知識,在四十歲之前都不可能悟出值得流傳後世的思想,隨著年齡的
增長,往
往會發現自己的著述中有許多令其懊悔不已”。我從事新聞工作27年,對
文化、
學術抱有濃烈興趣,曾寫過《五十始做學問》的文章,表達了自己的想法
。
在我到了“知天命”年齡,產生了每年要寫本書的念頭。如今行將十
個年頭過
去,這本集子是第八本,其間還為他人責編學術的和非學術的16本書籍。
對自己
而言,始終沒完成文化、學術類著作的撰寫、出版,所以說也始終未能“
達標”。興
許職業關係,我常常興趣所至,率性而為,將一再萌生的著書立說、“藏
之名山”的
念頭丟棄一邊。看來,這樣的念頭有些不合時宜,屬於一種“迂腐”,亦
實無必要。
因為今人“講金不講心”、“心浮氣躁”,津津樂道於“快餐文化”、“
淺層次閱讀”,我
的書迎合不了這樣的口味,況且亦無傳之後世的價值,所以我的出書,權
當自己閱
讀、思考、練筆的過程,不妨稱之“自娛自樂”、“孤芳自賞”。但我不
會放下筆,生命
不息,寫作不止,這是我的生活樂趣之一。
除了寫作,對於讀書,我至今還保持濃厚興趣。有時正經地讀,讀比
較專業的
書,但時常走神;有時不正經地讀,讀閒書雜書,反倒輕鬆、時有收穫。
對我個人而
言,閱讀、寫作是我的一種生活方式;對整個社會而言,我們需要嚴肅面
對國民閱
讀率持續走低、讀書人群逐漸減少的現狀。
當今中國正在構建和諧社會,實現科學、民主、可持續發展,倘若不
重視學習、
教育、讀書,以此提高國民閱讀水平,涵養民族精神品質,何以能達到奮
斗目標!
特別對官員來說,經常迎來送往、吃喝玩樂,實質是“傷身”又“傷心”
——何能靜心
養氣、潛心讀書?《人民日報》有篇評論員文章指出,“讀書,使我們的
精神不再貧
乏,生命不再貧弱,人生不再孤獨,讓我們成為有信念、達情理、知榮辱
的人”;“我
們需要重新喚起讀書激情,親近圖書,全民閱讀,讓我們的社會少一點菸
酒味,多
一點書卷氣,少一些浮躁,多一些書香,讓讀書成為我們的時代風尚”。
我覺得新
聞人首先要做讀書人、文化人,既有膽骨,也有識力。
我還以為,做新聞人必須乾“跑腿”的活,做“求證”的事,不能風
來就是雨,不
能上雲亦云、人云亦云,腦袋要長在自己的肩膀上,這就需要認真讀書、
認真踐行,
如北宋哲學家張載(陝西眉縣橫渠鎮人,世稱橫渠先生)所說,“為天地立
心,為生
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這位橫渠先生的話說得有些絕
對,何有
“萬世太平”?似乎理想成分居多,但對新聞人恰恰需要。
做新聞人是需要激情、責任、理想的,更重要的是職業道德、獨立人
格、自由的
意志、民主、科學精神。我甚至認為,寫作不僅要用墨水,有時還要用鮮
血。慚愧
得很,我漸入老境,不在一線,可如上願景仍在我心中。南宋大詞人辛棄
疾寫道:
“憑誰問,廉頗老矣,尚能飯否?”我雖不至於老到這等地步,但離開新
聞戰線的日
子已為時不遠。不過,倘有下輩子,我依然嚮往做新聞人。
對比學問家而言,新聞人職業生涯中少有鴻篇巨製,大多是“豆腐乾
”文章。
也有例外。有些有志向的新聞人在志業之餘亦治學,漸漸對某門學問、某
段歷史、
某個人物產生興趣,深入鑽研,造詣深厚,以至成為一代專家、大家。說
到這方面,
不妨提一下中國20世紀的二三十年代,以魯迅為代表、為旗幟,他和師輩
、同輩、
後輩共同築起一片既是“有學問的革命家”、又是“幹革命的學問家”的
思想群落和
文化沃土。面對風雨如晦、群魔亂舞的時代,真理和正義得不到彰揚,作
為對社會
和時代懷有強烈的責任感的先驅們,不是充耳不聞、緘口不言,而是奔走
呼號,到
處講,且以奔放、激越的方式講,甚至聲淚俱下,乃至破口大罵。所以,
那時代“瘋
子”輩出,什麼“章瘋子”(章太炎)、“黃瘋子”(黃侃)、“劉瘋子”(劉
文典)等等,因為
他們的話不利於當局統治者,自然稱他們是“瘋子”,說的自然是“瘋話
”;一旦說話
對他們有利,當局統治者又會說“居然不瘋”。他們不是為教書而教書、
為做學問
而做學問,而是以“發揚民氣”,以“繼絕學、明舊章、存國故、植邦本
、固種性”為己
任,在逆境中堅守中華文化的陣地,敢於挑戰、宣言,作出不媚俗、不媚
權、不阿貴、
不阿眾、是所是、非所非、愛所愛、憎所憎的典型的中國文化人的榜樣。
對比他們,
今日中國知識人,大多是聰明人,沒人會有膽氣“胡說八道”,加上官場
“吹牛不犯
法”、“拍馬無死罪”,特別是經濟“槓桿”起作用,過去政治“高帽子
”壓人,現在經濟
“金帽子”誘人,學者變成學官,學府變成“學店”,以至當代大學裡出
現“真的假教
授”和“假的真教授”,把教育的尊嚴和威信一掃而光。知識界如此,其
他界呢,好
像說不上,其實委實亦好不了多少。
這讓我想起《辭海》。由於以前曾跑過出版條線,我對一代代“辭海
人”相當熟
稔、極其景仰,他們的名字如雷貫耳,他們的學識滿腹經綸,尤其他們對
社會文化
事業始終抱有熱忱,始終充滿反思精神,可惜如今不少“辭海人”辭世的
辭世、退離
的退離,但我想,“辭海”精神將永存。這是我的“辭海情結”。
上海辭書出版社接納了這部書稿。出書前,我提出這本集子不要“官
腔化”、
“冬粉化”,寧用老百姓平白如實、看得懂的語言,又不乏文化人能會意
的文義。我
有點固執,堅持出書不要“憤青”、不要“驚世”,寧可心平氣和、輕鬆
幽默,讓真正的
讀書人讀出點不完全對、但似乎又有點道理的書味,這是我的最大心愿。
所以,在
能保持作者的文字風格前提下,上海辭書出版社編輯們常與我反覆探討、
商榷,他
們能做到的儘可能做了——可見,做新聞與做書,有相通處,也有不同處
。
我真摯感謝《人民日報》文藝部高級編輯、名作家李輝百忙之中為本
書寫序;
草書名家愛新覺羅·若蘭先生為書題寫書名。
讀者是書籍最好的品鑑人,亦是著者最佳的知音者。因我才疏學淺、
學力不
逮,集子難免存在罅漏和謬誤,敬祈讀者、方家指正。
管志華
2010年11月8日
寫於上海、新中國第十個中國記者節
序言
留下這些文化碎片
李輝
十幾年前,我與管志華先生結識時,他是業餘詩人。社會日趨浮躁中
,難得他
仍如一位青年,寫詩熱情不減而陶醉。他曾在軍工企業界工作過,二十五
六年前
入新聞界,後成了我的同仁。詩一直是他所愛,不管是否出色,他依然看
重這一種
熱愛的投入。一個人,能把青春的文學夢延續到行將“耳順之年”,本身
就是為自
己的人生所寫的可以一直讀到老的一首詩。
職業的轉變,使管志華有了更大的寫作領域。由寫詩,他再走進通訊
、人物特
寫的寫作。他懷著一種詩情,把文化的觸角伸進上海的世態萬千,伸進各
界人士
的人生故事。多年所寫的通訊、特寫與隨筆一旦匯集起來,一座城市的大
街小巷,
便有了另一種的個人呈現。他把這些寫實類的作品,起了一個很虛的書名
《走過
那山 蹚過這河》,或許在他的心目中,他所採訪過的人物,他所關注的
話題,就是
城市的山,城市的河,徜徉這樣的山與河之間,他有自己的滿足與快樂,
有自己珍
愛的文化情懷。
或許因為是側重於新聞的緣故,管志華所寫的人物特寫,在我看來,
如果文字
多一些變化,結構多一些層次,相信能夠更有力度。儘管如此,我樂於在
他的作品
里,讀那些感興趣的人與事。
浙江的南潯古鎮,我去過數次,每次都會走進綠蔭環繞的著名藏書樓
“嘉業
堂”,對當年藏書樓主人劉承斡的愛書情懷,常懷著深深的敬意與羨慕。
在管志華
的作品裡,我高興地讀到了一篇《九七老人的長壽人生》一採訪對象是劉
承斡的
公子、上海文史館館員劉訴萬。作者以紀實筆法,以生動的現場感,把一
位樸實、
真誠而可愛的高壽老人的形象呈現出來:
2010年大暑天,在鬧中取靜的巨鹿路寓所初見劉訴萬先生,出現在我
眼
前的是一位處世豁達、談吐優雅的老人,他白眉慈目,臉色紅潤,雙耳垂
肩,身
板硬朗,雖說耳朵有些重聽,但精神矍鑠,思維明晰,只須稍稍提高音調
,抑或
其間遞上紙條“筆談”,我們話題的交流無拘無束。第二次會面,老人家
正聚
精會神地用放大鏡閱讀一本剛出版的書籍,原來裡面有刊登寫他父親劉承
斡
的文章和照片,我接過書朗聲讀起,他不時評點:“這是事實”、“這裡
不實”,特
別裡面提到他父親在抗戰勝利後將上海膠州路450號舊居作為藏書之地,他
邊指著照片邊糾正道:“當時這是租的。”
我很喜歡這樣的人物特寫。遺憾的是,有一點管志華似乎沒有意識到
——匯
聚劉萬這些前輩的上海文史館,本可以成為他的寫作寶庫,如果抓住機
會,系統
採訪一些與劉訴萬有著同樣經歷的民國老人,那么,他對上海及江南文化
的歷史
鉤沉和描述,一定可以蔚為大觀,這本書也就必然厚重得多。
有些人,有些事,一旦錯過,就真的永遠錯過了。
好在管志華畢竟用他的筆,捕捉住上海文化的吉光片羽。一些人,一
些事,因
留存此書而不被淡忘。
完稿於2010年11月9日,北京
李輝
十幾年前,我與管志華先生結識時,他是業餘詩人。社會日趨浮躁中
,難得他
仍如一位青年,寫詩熱情不減而陶醉。他曾在軍工企業界工作過,二十五
六年前
入新聞界,後成了我的同仁。詩一直是他所愛,不管是否出色,他依然看
重這一種
熱愛的投入。一個人,能把青春的文學夢延續到行將“耳順之年”,本身
就是為自
己的人生所寫的可以一直讀到老的一首詩。
職業的轉變,使管志華有了更大的寫作領域。由寫詩,他再走進通訊
、人物特
寫的寫作。他懷著一種詩情,把文化的觸角伸進上海的世態萬千,伸進各
界人士
的人生故事。多年所寫的通訊、特寫與隨筆一旦匯集起來,一座城市的大
街小巷,
便有了另一種的個人呈現。他把這些寫實類的作品,起了一個很虛的書名
《走過
那山 蹚過這河》,或許在他的心目中,他所採訪過的人物,他所關注的
話題,就是
城市的山,城市的河,徜徉這樣的山與河之間,他有自己的滿足與快樂,
有自己珍
愛的文化情懷。
或許因為是側重於新聞的緣故,管志華所寫的人物特寫,在我看來,
如果文字
多一些變化,結構多一些層次,相信能夠更有力度。儘管如此,我樂於在
他的作品
里,讀那些感興趣的人與事。
浙江的南潯古鎮,我去過數次,每次都會走進綠蔭環繞的著名藏書樓
“嘉業
堂”,對當年藏書樓主人劉承斡的愛書情懷,常懷著深深的敬意與羨慕。
在管志華
的作品裡,我高興地讀到了一篇《九七老人的長壽人生》一採訪對象是劉
承斡的
公子、上海文史館館員劉訴萬。作者以紀實筆法,以生動的現場感,把一
位樸實、
真誠而可愛的高壽老人的形象呈現出來:
2010年大暑天,在鬧中取靜的巨鹿路寓所初見劉訴萬先生,出現在我
眼
前的是一位處世豁達、談吐優雅的老人,他白眉慈目,臉色紅潤,雙耳垂
肩,身
板硬朗,雖說耳朵有些重聽,但精神矍鑠,思維明晰,只須稍稍提高音調
,抑或
其間遞上紙條“筆談”,我們話題的交流無拘無束。第二次會面,老人家
正聚
精會神地用放大鏡閱讀一本剛出版的書籍,原來裡面有刊登寫他父親劉承
斡
的文章和照片,我接過書朗聲讀起,他不時評點:“這是事實”、“這裡
不實”,特
別裡面提到他父親在抗戰勝利後將上海膠州路450號舊居作為藏書之地,他
邊指著照片邊糾正道:“當時這是租的。”
我很喜歡這樣的人物特寫。遺憾的是,有一點管志華似乎沒有意識到
——匯
聚劉萬這些前輩的上海文史館,本可以成為他的寫作寶庫,如果抓住機
會,系統
採訪一些與劉訴萬有著同樣經歷的民國老人,那么,他對上海及江南文化
的歷史
鉤沉和描述,一定可以蔚為大觀,這本書也就必然厚重得多。
有些人,有些事,一旦錯過,就真的永遠錯過了。
好在管志華畢竟用他的筆,捕捉住上海文化的吉光片羽。一些人,一
些事,因
留存此書而不被淡忘。
完稿於2010年11月9日,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