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校園走近經典系列:讓我們相互凝視

走進校園走近經典系列:讓我們相互凝視

《走進校園走近經典系列:讓我們相互凝視》是走進校園走近經典書系之一,主要收錄了著名作家鐵凝的50多篇作品,包括草戒指、一千張糖紙、懷念孫犁先生、想像胡同等。這些作品內容豐富,構思精巧,文字晶瑩剔透,關注當下,獨特並且細緻地展示“善”在這個時代中兩難的處境,將其中的尷尬暴露無遺,傳遞出溫婉親切的氣息。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走進校園走近經典系列:讓我們相互凝視
  • 出版社:東方出版中心
  • 頁數:261頁
  • ISBN:9787547306581
  • 作者:鐵凝
  • 出版日期:2014年8月1日
  • 開本:32
  • 品牌:東方出版中心
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專業推薦,媒體推薦,名人推薦,圖書目錄,序言,

內容簡介

《走進校園走近經典系列:讓我們相互凝視》由東方出版中心出版

作者簡介

鐵凝,生於1957年,當代作家。現為中國作家協會主席,河北省作家協會主席。主要著作有:《玫瑰門》《無雨之城》《大浴女》《麥秸垛》《喔,香雪》《孕婦和牛》以及散文、電影文學劇本等百餘篇、部,300餘萬字。散文集《女人的白夜》獲中國首屆魯迅文學獎:中篇小說《永遠有多遠》獲第二屆魯迅文學獎。根據小說改編的電影《喔,香雪》獲第41屆柏林國際電影節青春片最高獎;電影《紅衣少女》獲1985年中國電影“金雞獎”“百花獎”優秀故事片獎。部分作品譯成英、法、德、日、俄、丹麥、西班牙等文字。亦有小說在香港和台灣出版

專業推薦

媒體推薦

如果讓我存世界義學範圍內排這個一卜年問的十部作品的話,我一定會把《大浴女》列入其中。
——日本著名作家、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大江健三郎
她直面著遠非完滿的社會與人生,不規避、不逃遁。也許正是在這裡,鐵凝展露了她的“英雄氣概”,她始終正視著現實的悲劇與心靈的深淵,不轉開頭去,不詛咒、也不暈眩。同時,她以一種隱忍的悲憫、一種溫婉的原宥去環繞、去觸摸、去記述。
——著名文化學者戴錦華
鐵凝的敘事呵護出了一種新型的話語倫理。它看起來傳統,實際上是另類,因為很少作家會從善的角度切入當代生活了。更重要的是,這種話語倫理里的善,指向的不是簡陋的道德,更不是道德的審判;而是指向了一種更為廣闊的責任。
——中山大學中文系教授謝有順
跟隨真誠的作家,走進散文園林,享受閱讀快樂,採集人生營養,種好真善美的心田。
——全國著名語文特級教師魏書生

名人推薦

如果讓我在世界文學範圍內排這個十年間的十部作品的話,我一定會把《大浴女》列入其中。
——日本著名作家、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 大江健三郎
她直面著遠非完滿的社會與人生,不規避、不逃遁。也許正是在這裡,鐵凝展露了她的“英雄氣概”,她始終正視著現實的悲劇與心靈的深淵,不轉開頭去,不詛咒、也不暈眩。同時,她以一種隱忍的悲憫、一種溫婉的原宥去環繞、去觸摸、去記述。
——著名文化學者戴錦華
鐵凝的敘事呵護出了一種新型的話語倫理。它看起來傳統,實際上是另類,因為很少作家會從善的角度切入當代生活了。更重要的是,這種話語倫理里的善,指向的不是簡陋的道德,更不是道德的審判:而是指向了一種更為廣闊的責任。
——中山大學中文系教授謝有順
跟隨真誠的作家,走進散文園林,享受閱讀快樂,採集人生營養,種好真善美的心田。
——全國著名語文特級教師魏書生

圖書目錄

草戒指/1
風箏仙女/5
關於頭髮/9
車輪滾滾/15
母親在公共汽車上的表現/22
城市的客廳/26
閒話做人/30
想像胡同/34
共享好時光/38
麵包祭/42
一千張糖紙/50
與陌生人交流/54
真摯的做作歲月/59
22年前的24小時/78
你在大霧裡得意忘形/82
河之女/86
洗桃花水的時節/92
冰心姥姥您好
懷念孫犁先生
溫暖孤獨旅程
伊蕾和特卡喬夫兄弟
猜想井上靖的筆記本
我看張立勤
小小的晚霞
女人的白夜
不要和有婚姻的男人談情說愛
關於女人、炕、玉米的一次談話
黃金與鑽石
我在奧斯陸包餃子
史蒂文森郡的鄉間聚會
華盛頓的“文學療法”
我從美國帶回開灤的煤
我與鄉村
韓熙載夜宴圖
護心之心
我看父親的畫
蜻蜒
農民舞會
獅如何變成孩子
驚異是美麗的
閱讀的重量
書的等級
一個人的熱鬧
《第四十一》夢
沉澱的藝術和我的沉澱
優待的虐待及其他
散文河裡沒規矩
從夢想出發
無法逃避的好運
“關係”一詞在小說中

序言

走近經典:當代散文的高端追求
古耜
經典化的概念應不應該與當代散文相銜接?這一問題涉及到時下文壇帶有根本意味的分歧即“當代文學經典化究竟是不是偽命題”,所以,觀點不同的論者很可能會作出截然相反的回答。
而在我看來,提出當代文學經典化,其真正的意義,恐怕不是匆匆忙忙地給同時代的作家作品貼標籤,排座次,下斷語;而是要確立一種標高,倡導二種追求,形成一種風氣。這種標高、追求和風氣,對作家而言是創作上的“取法乎上”;對社會而言是接受上的披沙揀金。正是立足於這樣的認識和理解,把經典化概念引入當代散文,不僅是應該的,而且是必須的。
第一,進入新世紀以來,中國當代散文依舊保持著繁榮發展的態勢,但也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擾。這突出表現為:一種透顯著後現代意味的“全民寫作”潮流,強勢襲來且歷久不衰。這一潮流儘管包含著現代散文所珍視的民間性、原生態、率真感和自由感;但同時也加劇了散文寫作須警惕的雜蕪感、粗鄙感、碎片化、極端化,乃至“去深度化”、“非藝術化”等等。在這種情況下,當代散文如何同“全民寫作”展開積極有效的對話交流,進而擷英咀華,揚長避短,因勢利導,最佳化自身,便成了一項無法迴避的重要任務。
而要完成這項任務,無論精英散文家還是大眾寫作者,都需要付出多方面的探索與努力,其中最重要和最根本的一條,便是堅持對經典的敬畏,並在此基礎上確立起經典意識與經典訴求。因為只有這樣,色彩繚亂、音質嘈雜卻又生機勃勃的“全民寫作”,才有可能獲得正確引領和有效提升,並最終聚集和呈顯自身的正能量;也只有這樣,當下的散文創作,才有可能面對無邊的喧囂與擾攘,保持一種精神言說所必須的清醒、睿智與高蹈,進而叩問歷史的發展和人類的生存。
第二,相對於其他文學樣式,散文的突出特徵之一,是文體的邊緣性和兼容性,即:它可以自我為圓心,同文史哲經諸領域幾乎所有的現象與話題,作自由亦自然的融通與嫁接,從而直接準確地傳遞作家的所聞所見、所知所感和所思所悟。這種得天獨厚的文體優勢,決定了散文對於一個民族經典的生成,起著特別重要的作用。而古今中外的思想和文化元典大都以散文形式存在,恰好說明了這一點。從這樣的背景和事實出發,今天的散文家在創作實踐中,理應有一種“與史同行”的莊嚴感和責任感,理應多一點自覺的經典意識和執著的經典追求,也就是說,要盡其所能,增添筆下作品的經典品質和經典元素,使其形成走向經典的積極態勢——毋庸諱言,對於絕大多數當代寫作者而言,躋身未來的經典之林,只有小之又小的機率。在這方面,我們可以放棄必成經典的盲目自信,也可以忽略誰是經典的無效紛爭,只是絕對不能沒有走近經典的虔誠態度。
對於當代散文來說,引入經典化概念既然理直氣壯,勢在必行,那么,如何把握經典化規律,推動經典化進程,便顯得至關重要。有論者認為:文學作品的經典化是一個大浪淘沙,自然而然的過程。言外之意,文學經典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自動呈現。這樣的說法仿佛有些道理,只是一旦質之以中國散文經典生成的歷史,即可發現,它把問題簡單化、粗疏化了。事實上,散文乃至一切文學作品的經典化過程,包含著更為複雜的內在機制,或者正如西哲所言,是一種隱藏了權力關係的積極運作和話語表達。 不是嗎?陶淵明的辭賦散文在作家生活的東晉就已傳布,但此後數百年並未得到廣泛認同,它的名聲遠播得益於宋代蘇東坡的鼎力褒揚。由此可見,作家與作品的經典化,與文壇巨擘的發現和推舉大有關係。唐宋八大家固然久負盛名,只是他們在中國文學史上最終確立身份,卻以明人茅坤的《唐宋八大家文鈔》為標誌,這分明告訴人們,優秀的選本是作家作品進入經典的又一重要路徑。魯迅的散文和雜文是當之無愧的現代經典,而在它不斷經典化的過程中,革命領袖毛澤東的高度讚賞,無疑起到了不容忽視的作用。它說明文學經典的出現,有時也需要體制和權力的扶持。史鐵生的散文《我與地壇》,也許算得上離我們最近的經典或準經典。這篇作品能在較短的時間內贏得普遍的聲譽,一個重要原因,便是它的一再進入各類校園,頻頻收入各種教材、教案與試題。這又形成一種啟示:文學教育是散文成為經典的強大有力的推手……無須再作臚陳,僅憑上述,我們已經觸到了散文走向經典的奧妙之門。
正因為如此,散文界應當悉心研究與經典化密切相關的諸多因素,深入總結它們的特徵、功能和作用,從而在走近經典的過程中,保持更多的洞徹、從容與自由。然而,必須指出的是,在散文經典化過程中,權力關係等因素所起的作用,固然是顯著的、重要的,但終究不帶有根本性和決定性。散文史上的無數事實證明,一個作家或一篇作品之所以成為經典,最終取決於其自身的品質——如果否定這一點,神聖的散文經典將失去應有的尊嚴,從而淪為可以任意炒作或“打造”的流行讀物。
那么,什麼是經典散文應當具備的品質?這無疑是一個很不好回答的問題。其中的難點不僅在於經典散文的命名是相對的;而且人們對經典的理解也常常見仁見智,相距甚遠。這裡,我只能依據自己的經典認知以及對經典散文的閱讀,談點簡單概括的想法:一,經典散文的題旨和內容,無疑應該深深植根於民族和時代的生活與文化之中,應該積極反映或表現這個民族和時代的現實景觀與精神風貌,由此構成一種歷史鏡鑒和社會良知;除此之外,它還必須超越具體的時空條件,去探究生命終極和人類發展,去尋找一些更具普遍意義的東西,從而實現自身價值的開放性和召喚性。二,經典散文大都承載強健豐沛的人性內涵,善於表現複雜曲折的精神軌跡。其筆墨所致,可以照亮人性最幽深的洞穴,也能夠觸動人心最柔軟的草灘。一部經典散文不啻於精彩細密而又變化有致的精神圖譜,足以讓世代讀者感同身受,最終認識和提升自我。三,經典散文在“說什麼”和“怎么說”兩個方面,必須具有強勁的原創性。就前者而言,它應該有效地拓展人類的視野,同時為民族和時代提供嶄新的視角與話題;依後者而論,它能夠讓讀者驚異地發現,文章還可以這么寫,進而領略表達的智慧和語言的美麗。而所有這些隨著時光的推移,還會繁衍出新的言說主題和話語方式,直到無盡的將來。
在話語多元,選擇多樣,秩序重構的今天,走近經典是散文創作不可或缺的高端追求。儘管“吾生有涯,而知也無涯”,但“身不能至,心嚮往之”,我們依然要朝著經典的高度攀援。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