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議論文:高考議論文寫作測試回望》是2014年7月1日福建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俞發亮。
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作者簡介,目錄,
內容簡介
本書先從“縱”(歷史沿革)的方向梳理高考議論文寫作測試的發展、得失;再打開國門,從“橫”(中外比較)的視角尋找中西理性思維的殊異及其原因;最後回到議論文本體,揭示其本質特徵和教學規律。其中,列舉了一些高考優秀議論文、爭議議論文、高考評卷類文,還有作家的論述類範文,意在讓讀者通過感性的閱讀、比較、甄別,從各個角度深化對議論文的認識。該書理論與實際緊密結合,對中學語文教師、教研工作者及高中家長均有較大的參考價值和指導意義。
《走近議論文:高考議論文寫作測試回望》理論與實際緊密結合,對中學語文教師、教研工作者及高中家長均有較大的參考價值和指導意義。
作者簡介
俞發亮,男,廈門市教育科學研究院語文科主任、廈門市語文教學專業委員會理事長、首屆廈門市中國小傑出教師、福建省語文學會副會長、特級教師、全國中學語文教學專業委員會理事,至今在省內外開展講座60多場,發表文章150多篇,其中被轉載10餘篇,出版圖書(專著、編著或主編)8本。
目錄
一、高考議論文寫作測試的歷史反思
(一)高考議論文寫作命題發展階段
1.百廢待興時期(1977—1982年)
2.直覺命題時期(1983—1999年)
3.自覺命題時期(2000—2005年)
4.相對穩定時期(2006年至今)
(二)高考作文評分標準變化及比較
1.高考作文評分標準發展三個階段
2.三種作文評分標準的比較及現狀
二、高考爭議議論文及其爭議之檢討
(一)關於議論文文體特徵
(二)關於高考滿分作文
(三)關於說真話、寫真實
(四)關於論據材料真實性
(五)關於議論文邏輯性
三、美國SAT作文考試管窺與啟示
(一)中美評分標準比較
1.美國SAT作文試題
2.美國SAT作文評分標準
3.中國高考作文評分標準
4.中西文化源流追溯及比較
(二)深刻的啟示與警醒
1.培養獨立思考、質疑批判精神
2.將“問題”的提問權還給學生
3.教學、考試探索批判性閱讀
4.高考以論述類作文寫作為主
5.語文教材中增加論述類文章
6.建議高中開設形式邏輯課程
四、中學生議論文寫作教學和意義
(一)議論文寫作:邏輯思維,以理服人
1.認識議論文以理服人本質特徵
2.建構議論文寫作教學的“序列”
3.“段”的訓練作為教學切入口
4.讀寫結合,提高學生文化素養
5.目前中學生議論文存在的問題
(二)因材施教——區分不同等次議論文
1.2013年河南省高考作文類卷
2.2014年廈門高三上期考作文類卷
(三)結語——培養理性思考的現代公民
後記
(一)高考議論文寫作命題發展階段
1.百廢待興時期(1977—1982年)
2.直覺命題時期(1983—1999年)
3.自覺命題時期(2000—2005年)
4.相對穩定時期(2006年至今)
(二)高考作文評分標準變化及比較
1.高考作文評分標準發展三個階段
2.三種作文評分標準的比較及現狀
二、高考爭議議論文及其爭議之檢討
(一)關於議論文文體特徵
(二)關於高考滿分作文
(三)關於說真話、寫真實
(四)關於論據材料真實性
(五)關於議論文邏輯性
三、美國SAT作文考試管窺與啟示
(一)中美評分標準比較
1.美國SAT作文試題
2.美國SAT作文評分標準
3.中國高考作文評分標準
4.中西文化源流追溯及比較
(二)深刻的啟示與警醒
1.培養獨立思考、質疑批判精神
2.將“問題”的提問權還給學生
3.教學、考試探索批判性閱讀
4.高考以論述類作文寫作為主
5.語文教材中增加論述類文章
6.建議高中開設形式邏輯課程
四、中學生議論文寫作教學和意義
(一)議論文寫作:邏輯思維,以理服人
1.認識議論文以理服人本質特徵
2.建構議論文寫作教學的“序列”
3.“段”的訓練作為教學切入口
4.讀寫結合,提高學生文化素養
5.目前中學生議論文存在的問題
(二)因材施教——區分不同等次議論文
1.2013年河南省高考作文類卷
2.2014年廈門高三上期考作文類卷
(三)結語——培養理性思考的現代公民
後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