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理解:西方詮釋學演進邏輯研究

走近理解:西方詮釋學演進邏輯研究

《走近理解:西方詮釋學演進邏輯研究》是姜峰創作的哲學著作,首次出版於2021年5月。

該書力求在西方詮釋學理論的形成和發展的邏輯脈絡中,挖掘西方詮釋學奠基意義,關注西方詮釋學與形上學演進邏輯的內在關聯,從中總結出詮釋學理論構建的邏輯向度與西方精神文化傳統的內在關係,從而為中國詮釋學未來的發展與理論構建提供啟示。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走近理解:西方詮釋學演進邏輯研究
  • 作者:姜峰
  • 字數:201千字
  • 首版時間:2021年5月
  • 類別:哲學著作
內容簡介,作品目錄,創作背景,作品思想,出版信息,作者簡介,

內容簡介

該書共分為6章,在緒論之後,第2章分別從詮釋學的詞源學和理論的原初樣態入手,深入古希臘古典語文學和宗教的相關領域,挖掘詮釋方法形成之初的內在理論要素。第3章圍繞詮釋學主體性意識與方法論意識的覺醒進行論述,關注詮釋方法如何在西方宗教和哲學的發展中豐富自身理論內涵,在文藝復興的“人的發現”與科學理性飛速發展的理論背景下實現對於科學方法論意識的吸收和主體性意識的覺醒。第4章圍繞西方詮釋學方法論的建構,通過對施萊爾馬赫狄爾泰的詮釋學觀點的深入分析,挖掘詮釋學學科形成伊始的方法論內涵,並通過狄爾泰的詮釋學主張,突出狄爾泰將詮釋學構建成為精神科學的基礎性學科的訴求。第5章對20世紀西方詮釋學的本體論轉向進行論述,總體闡述海德格爾伽達默爾和利科的詮釋學思想。第6章首先對西方詮釋學演進邏輯進行總體評價與反思,重點論述西方詮釋學與形上學傳統的內在關聯,同時對西方詮釋學自身的理論維度進行評價與反思。在分析詮釋學對於西方形上學傳統批判和奠基的基礎上,進一步挖掘其理論內涵,並嘗試為中國詮釋學學科的建立與發展提供啟示性建議。

作品目錄

第1章 緒論
第2章 詮釋學方法溯源
第3章 詮釋學主體性意識與方法論意識的覺醒
第4章 面向精神科學的詮釋學
第5章 哲學詮釋學的本體論轉向
第6章 西方詮釋學研究的理論意義與當代價值

創作背景

詮釋學源起於古希臘學者蒐集神話和經典文獻過程中所萌發的有關詮釋方法的反思和探索,並在文藝復興和啟蒙運動的背景下孕育了自身方法論意識的覺醒,也在形而上的哲學運思中不斷彰顯著對於“人之理解”的反思與觀照。詮釋學術語的內涵建構跨越了一段漫長的歷史,在21世紀仍有許多內容值得人們深入研究。基於此,《走近理解:西方詮釋學演進邏輯研究》對這一主題展開了研究。

作品思想

該書指出,詮釋學是在人類對於“理解”問題的反思中形成和發展的,而“理解”問題歸根結底乃是人的理解,所以詮釋學表達了一種人類對於自我理解的指向性。這種指向性表現為詮釋學從關注人的個體性、共同性到完整性的發展邏輯,從而使詮釋學的發展與人類對於自身完整性的理解關聯起來,並在詮釋學的發展中不斷體現對於人的完整性的揭示。這種對於人的完整性的觀照與詮釋學自身的普遍性訴求一起逐步發展與完善。施萊爾馬赫的普遍性詮釋學利用心理學方法將理解視為讀者對於作者個體全部生命表達的再創造。在這裡,詮釋學對於人的觀照更多地體現為一種人的個體性觀照,理解表現為一種“自我”與“他者”的關係。狄爾泰將理解視為讀者對於作者精神客觀化物的“體驗”,依據人類精神的共同性前提,將理解視為“人”的自我理解,使人能夠通過理解探尋精神中那個更好的自己,從而實現對於“人”的形而上精神理想性的不斷靠近,體現詮釋學作為精神科學的基礎性學科的意義。此時,理解是人的自我理解,“自我”與“他者”統一於人的精神的共同性之內。海德格爾通過“此在”的生存論分析,從本體論上揭示了“理解何以可能”這個詮釋學基本型問題,使詮釋學形而上的精神意義的追溯奠基於人的有限性。本體論轉向中的詮釋學視域內的理解,表現出對於人的整體性的真正關注,這種整體性不是個體性對於人的共同性的簡單歸屬關係,而是對於“人”的內涵的進一步反思與分析,將“理解”問題置於人的存在問題的基底上進行思考,從而揭示了人的有限性與理解的無限可能性的相互關係。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