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在拐角:我的台北紀行

走在拐角:我的台北紀行

這本書的主要內容,就是把作者在台北見聞的市民文化梳理成一個大概的頭緒而已。有比較,就能更好地說明問題,就能腳踏實地去踐行學習。作者借著在台北東吳大學法學院學習一個學期的機會,盡力多看多聽多問,盡力抓拍大街小巷的生活細節,並儘量把每一天的新鮮體會和認識寫成“日誌”,記錄下來。體會傳統,步入現代,這是一個全新的令人振奮非常的感受與心得,也是我們最為貼切的借鑑之鏡。日子一多,很多的零散體會便逐漸豐富起來,積攢成一個方面的“大印象”,它就取代了一天一天的日誌。這個小書,就是作者根據寫作先後把幾個“大印象”全部列出,並把可以輔助說明“大印象”的一些“日誌”挑選出來,彙編一起而成。文中或有溢美之詞,但絕不至於憑空編造,而是力求客觀基礎上的讚美,這不待讀者苛責。

基本介紹

  • 書名:走在拐角:我的台北紀行
  • 出版社:上海三聯書店
  • 頁數:218頁
  • 開本:32
  • 作者:袁瑜琤
  • 出版日期:2014年4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9787542645210
基本介紹,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圖書目錄,序言,

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

《走在拐角:我的台北紀行》就是作者根據寫作先後把幾個“大印象”全部列出,並把可以輔助說明“大印象”的一些“日誌”挑選出來,彙編一起而成。文中或有溢美之詞,但絕不至於憑空編造,而是力求客觀基礎上的讚美,這不待讀者苛責。

作者簡介

袁瑜琤,北京大學法制史博士,現任教於煙臺大學,專著有《訟師文化解讀》,譯作有《法律與革命》(第二卷)、《論英格蘭的法律與政制》、《道德和政治論文集》、《宗教與美國的憲法實驗》、《權利的變革》。

圖書目錄

我的台北紀行·自序
台北大印象
井然有序的商業氣氛
台北人的宗教生活
傳統倫理觀念在台灣
和而不同的多元利益與文化
給每一條河取一個溫暖的名字
台北的市民文化教育
東吳日誌
2月24日 初逢台北:最是一年春好處
2月25日 造次必於是:漫想我們的公民教育
3月1日 漫話規則:從台北的機車說起
3月4日 拜訪龍山寺
3月11日 台北看孔廟
3月12日 抄錄洪蘭先生短文:《榮譽心失落的一代》
3月26日 春風化雨:聽胡博硯博士講東吳故事
3月30日 台北也有亂糟糟
4月1日 雜議:觀過,斯知仁矣
4月5日 看“唯心電視台”
4月7日說耕讀傳家
4月9日 體會東吳大學的書卷氣
4月19日 稻花香里:走訪台北市議會
4月25日 倔強·浪漫·理性:在楊奕華院長課堂上的一點感想
5月2日 拳拳服膺:前來課堂執教的大法官
5月12日 理髮日記:為了體面的生活
5月19日 隨邱錦添大律師新竹縣還鄉行
5月22日 拜訪林語堂故居和于右任墓
5月26日 在錢穆故居讀經典
6月1日 走訪台灣大學
6月2日 東大法學院畢業典禮以及洪長岸學長款待
結尾之處的思考
引子:張望我們的來路與歸程
人性的光輝:淺談儒學的人本精神
寫在錢穆故居

序言

我的台北紀行·自序
這是籌畫已久的一個小書。寫這個小書的動機很簡單,就是希望為我們目前的諸多社會問題開出一個簡單明了的解決之道。
我們的社會有太多的亂象,有諸多的問題。就此而言,我們都熟悉的一個說法就是:制度問題,律法解決。這個說法簡直已經成為我們模板化的標準答案,它不僅流行在整個法學領域之內,在法律領域之外,我們的普通百姓也都學會了這樣的看法與說辭。這個說法固然不錯,但卻隱含著新的問題。首先,這個說法似乎意味著我們都是局外人,換句話說,“制度”(法治)是外在於人事的東西,我們都在靜待它的從天降臨;其次,這個說法實際上在一定程度上也開脫了我們每一個人的社會責任,既然一個問題是制度造成的,我們自己就算是做出一些違心的事情,也是出於不得已,不必擔負具體的責任,甚至不須擔負良心上的責任;而與此同時,真正站到普通百姓所理解的制度設計者的立腳點上,我們試想,那人未必就不是在慨嘆社會風氣與文化的散漫。故此,一個要命的麻煩就來了:我們所說的那個制度,什麼時候才會降臨?
我一直想跟讀者們講清楚的一個道理是:我們的生活,最終固然要落實在可靠的制度保障上,但我們首先要在制度之外的基礎文化上下功夫;而所謂制度,它並不是一個客觀獨立、外在於我們自身、外在於社會意識與生活風氣的存在,它是整個社會文化的一個層面,一個環節。這有點像雞生蛋、蛋生雞的邏輯,但又不是,因為雞和蛋的說辭又把我們本身當做了局外人。我們不是局外人。我們是社會的主人,這個社會的見識水準、生活風氣、行為規範、制度規則等等,根本上都由我們自己決定。只要從我做起,真正長出一些精氣神,我們就有希望一點一滴地,但卻是積極地改造我們的生活環境。實際上,我們離比較理想的生活並不遙遠,我們只需邁出一步,就能營造一個比較體面的日子——有德性的個人生活,講究禮讓、關愛與秩序的人際關係和民主“憲政”的國家大計。所以,這個小書的名字就叫《走在拐角》。
這個小書的主要內容,就是把我在台北見聞的市民文化梳理成一個大概的頭緒而已。有比較,就能更好地說明問題,就能腳踏實地去踐行學習。我去年曾經到英國的約克市有一個短暫的學習逗留經歷,那時我曾想藉助所見所聞做出這樣的一個梳理,但可惜未能如期竟事。這一次更為適當,借著在台北東吳大學法學院學習一個學期的機會,我盡力多看多聽多問,盡力抓拍大街小巷的生活細節,並儘量把每一天的新鮮體會和認識寫成“日誌”,記錄下來。體會傳統,步入現代,這是一個全新的令人振奮非常的感受與心得,也是我們最為貼切的借鑑之鏡。日子一多,很多的零散體會便逐漸豐富起來,積攢成一個方面的“大印象”,它就取代了一天一天的日誌。這個小書,就是根據寫作先後把幾個“大印象”全部列出,並把可以輔助說明“大印象”的一些“日誌”挑選出來,彙編一起而成。文中或有溢美之詞,但絕不至於憑空編造,而是力求客觀基礎上的讚美,這不待讀者苛責;如果說有什麼欠缺的話,那就是我擔心自己的觀察不夠典型與全面,不夠到位,耽誤我自己以及讀者們對問題的理解,這確是我忐忑祈望同道批評指正的所在。
這個小書的最後一個內容——《寫在錢穆故居》,真正是我自己在台北大印象基礎上,站在文化層面上的一點思考。我們需要重新體驗我們的文化,真正拾起我們的自信心和擔當精神,重新鑄就一個明明白白有文化修養的民族。我們首先要擔當起自己的命運,進而也有我們在當代世界文化中義不容辭的使命。引申而言,在“權利”與“自由”已經成為絕對時髦字眼的當代,什麼是中國人心底里真正理解的“權利”與“自由”?倘若認真談論這個問題,我們就必須切實照顧、體會到我們的特殊歷史與文化語境。與此緊密相關,我們傳統文化的獨有造詣及其當代意義如何?這也是一個實實在在的法理學術與現實政治生活的問題,是我們坦蕩走上康莊大道的前提條件與未來前景。故此,這個小書所指望的讀者應是兩岸的中國人。作為一個旁敲側擊的輔助內容,我在這個文章之前加上了兩節舊作,我把它們編排在這裡,以期幫助讀者明了我要說的道理。
生為一個中國人真好,我們不要一而再地小看了自己。這個小書的讀者,不論是專業的學生,還是偶有閒暇雅興的普通市民或者公務員,我希望你們盡力拿出一點耐心來,在我也許有些零散滯澀的行文中,讀出一些平和的反思。而如果因為這個小書,在什麼地方,在某個待人接物的關節上多了一分的關愛、真誠和擔當,這就將是我此行記事的欣慰。重新體會傳統,認真把握現代,我們原本可以美麗至極。無論如何,我們應當從心底里、真正熱愛我們的社會,我們的家園,至少是為了我們的後代子孫。
這個小書稿,是我以煙臺大學法學院教師的身份,在接受李模基金會資助到台灣東吳大學法學院進修一個學期的機會裡寫成。在此,我要感謝煙臺大學法學院和這裡的諸位同仁,並將小書稿獻給東吳大學和李模基金會。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