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在地球那一邊:奧瑞行腳

走在地球那一邊:奧瑞行腳

《走在地球那一邊:奧瑞行腳》僅憑一對老夫婦之力,每寫一本都要花費幾十天,比較全面地行走一國,深入實地走訪、探尋,獲得“這一國”“這一地”的第一目擊與發現資料。由此寫出的每一篇都帶著那一國那一地的鮮明印記。五十篇相互銜接完整地刻畫出“這一國”的自然人文風貌與行者的體驗與思考。

基本介紹

  • 書名:走在地球那一邊:奧瑞行腳
  • 作者:魏國良 譚燕華
  • 出版日期:2013年2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9787113158194
  • 外文名:Austria & Switzerland
  • 出版社:中國鐵道出版社
  • 頁數:256頁
  • 開本:16
  • 品牌:中國鐵道出版社
基本介紹,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圖書目錄,後記,

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

《走在地球那一邊:奧瑞行腳》更注重寫獨特的行程設計,獨特的經歷、遭遇、體驗,獨特的認識與發現,兼帶有一國相關知識、城鎮景觀介紹以及旅行的一些技術性問題的說明。每一本書稿都沒有把這一類資料寫進正文,是考慮到這樣做會使其故事性、文學性等可讀性受到影響。獨特行程、獨家視角是《走在地球那一邊:奧瑞行腳》的核心。

作者簡介

魏國良、譚燕華,曾經的特級、高級教師,撰有《學校班級教育概論》、《現代語文學》等多本論著:而今的行腳之侶,攜手行走海外,寫出《你也可以》、《走在地球那一邊》等多本旅行筆記。

圖書目錄

小序
1.Wine is made from grapes
Nate:奧地利歷史沿革
Austria奧地利
2.一隻蝌蚪(有關奧地利)
Nate:奧地利之九州旅遊
Salzbura薩爾茨堡
3.她!她?
Nate:茜茜公主和《茜茜公主》
4.一城三座山
Nate:薩爾茨堡與《爵樂之聲》
5.尋訪薩城先人
Nate:兩座墓地
6.莫扎特與卡拉揚
Note:奧地利音樂名人
7.水園、山園、鄉園
Note:Sixteen going on seventeen
8.小村奧本多夫
Note:《半安夜》的故事
9.小巷人家
Nate:薩爾茨堡城店招
10.也是一種生活
Note:奧地利環保
Linz林茨
11.僅僅127公里
Note:奧地利行政區劃與上奧地利州
12.又見多瑙河
Note:多瑙河
13.躺在阿爾卑斯山懷裡
Note:“三位一體”柱的來歷
14.MINI真是“迷”你
Nate:林茨的曾經
15.小城Freistadt
Nate:邊境之地
16.從水邊到雲間
Note:阿爾卑斯山——歐洲屋脊
Graz格拉茨
17.從新城到老城
Note:莫扎特巧兜力
18.兩個怪物
Note:藝術博物館與穆爾島
19.“皺紋”抑或“笑靨”
Note:彼德麥式建築風格
20.Berg與Burg
Note:格拉茨:哈布斯堡家族王朝舊都
21.原來是一家
Note:從格拉茨到克拉根福的三條線路
22.素淨也是美
Note:克拉根福的兩座雕塑
23.坐在井圈上慢慢品吧
N0te:城堡山的碑銘
Viena維也納
24.有這樣一段行程
Note:世界遺產——塞梅寧鐵路
25.一隻“跳蚤”跳進了眼睛
Note:維也納跳蚤市場
26.Katllenberg小路
Note:維也納森林
27.借問酒家何處
Note:格林琴新酒酒莊鎮
28.Baden,巴頓
Note:巴登維也納
29.雨中、雨後
Note:貝多芬的維也納情結
30.一個讓人發懵的“M”
Note:下奧地利州
31.紅頂子、綠林子、花坡子
Note:瑪麗亞·特瑞沙
32.維也納“蒙那麗莎”
Note:白水先生
Switerland瑞士
33.大屋頂的瑞士(有關瑞士)
Note:瑞士地貌氣候與民居屋頂形態
Luzern琉森
34.今天一日無語
Note:瑞士“永久同盟”和瑞士聯邦
35.那個身中扎槍的獅子
Note:瑞士僱傭軍
36.其實,還有一個
Note:琉森的重要景點
37.這一湖水
Note:四州湖
38.Luzem與Lausanne
Note:琉森與洛桑
Lausanne洛桑
39.“薄酥”與“水世界”
Note:占羅馬時代的洛桑
40.“Geneve”何以成了“日內瓦”
Note:盧梭——日內瓦
41.日內瓦,你只有一個噴泉?
Note:大噴泉——日內瓦人的百年之功
42.孫悟空的本事——鑽
Note:洛桑城建史上的里程碑——捷運M2
43.五月滿城尚飛花
Note:獨特的“更夫報時”
Basel巴塞爾
44.Via Bern
Note:伯爾尼老城雕塑
45.一城三國兩車站
Note:巴塞爾周邊國際游線
46.正月十五掛燈籠
Note:沙夫豪森:凸肚懸窗的露天博物館
47.尋找蘇黎世
Note:蘇黎世
48.給巴塞爾一個櫥窗
Note:巴塞爾的國際清算銀行
49.到萊茵費爾登趕集去
Note:菜茵河
50.The keyor the end
Note:奧地利、瑞士所住旅館簡介
後記
Chinup!

後記

“Chin up!”的informal是指“Don's stop trying to Succeed or be cheerful”,直譯就是“不停止嘗試成功或快樂”,有詞典把它譯成不要氣餒、不要灰心——或許像“You can”一樣口語化、情景化了的意思。
但我們倒更願意用這個組合的本來意思:下巴朝上。
因為在奧地利、瑞士旅行,一路總是Chin up著。
——這就是阿爾卑斯山效應:得時時抬起我們的下巴、昂起我們的頭,看周遭的山原、林野、冰峰、草坡,甚至湖泊,那種高潔、浩渺也不得不讓我們Chin up而看得遠遠的。這兩個山國用阿爾卑斯山特有的恬淡、寧謐釀製了自己獨特的文化,一離開這裡、走進別的國家,哪怕再近如相鄰的德國、義大利、法國,也會發現它們是如此不同。
而我們用Chin up更多地走進這兩個山國的小城鎮,甚至小到只是一個村子,如奧地利的奧本多夫、瑞士的Riehen之類,還是那樣的不同,帶著阿爾卑斯山賦予的印記。這正是我們想知道的:一國文化是不是只在博物館裡、民俗村里,是不是已經趨於礦化、近於化石了。幸運的是,我們看到了植根於水村、山郭里的“酒旗風”——形形式式,美不勝收,它們才是這兩個山國城市文化的“前店後廠”。在這裡旅行,如果只在幾個大城市裡匆匆一瞥,那叫“櫥窗旅遊”,實在是枉費了這桌早已備齊的饕餮盛宴。
這大概也是我們久居大城市,郁於內心已久的小城情結時時發酵吧?即便身臨阿爾卑斯山其境,也總不忘記去探尋清新如混沌初開的眾多小城鎮,近的、遠的,大的、小的。特別是瀕臨兩國之交的邊陲,諸如奧地利與德國、奧地利與捷克、奧地利與斯洛維尼亞、奧地利與義大利,瑞士與德國、瑞士與義大利、瑞士與法國……有的完成了計畫、有的則失之交臂,也許在將來的某一天,我們會重拾這一次的失落,去探尋那些沉睡在我們計畫里的村鎮。
這就是寫完《走在地球那一邊(奧地利瑞士行腳)》時的感受:保持“Chin up”心態接著走下去,在地球那一邊。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