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唱是一種傳統曲藝曲種之一。蓮花落的傳統曲目,單曲有《摔鏡架》、《秋景天涼》、《百蟲名》、《大西廂》等;彩唱群曲有《十里亭》、《小化緣》、《夜宿花廳》、《赴善會》等。另有《打花鼓》、《刮地風》、《捕螞蚱》等小曲。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走唱
- 分類:曲藝
- 地區:中國
十不閒蓮花落,淵源,派別,形式,二人轉,寧波走書,鳳陽花鼓,車燈,
十不閒蓮花落
淵源
流行於北京、天津、河北等地。蓮花落,又作蓮花樂,源於唐、五代時的“散花樂”,最早為僧侶募化時所唱的宣傳佛教教義的警世歌曲。宋代始流行民間,為丐者乞討時所唱,多以因果報應為內容。元、明以來,漸有寫景、敘事之作。蓮花落的最興盛時期,當在清乾隆以後,當時出現了職業藝人,同時滿族八旗子弟中也有不少愛好者,遂與民間流行的另一藝術形式“十不閒”合流,廣泛流行於民間,成為民間花會形式之“天平會”,曲種名為“十不閒蓮花落”,也可單稱“十不閒”或”蓮花落”。
派別
蓮花落在發展中,由於演唱者的身份及演唱的形式不同而有派別之分。凡子弟票友所演唱的組織,稱為“清門”;職業藝人的班社則稱為“渾門”。這兩派又統稱“小口蓮花落”,以別於乞丐所唱的“大口落子”或“大板落子”。蓮花落的曲調比較簡單,只有上下句,但仍有一定變化。常用板眼有“慢三眼”、“垛板”、“散板”等。腔調有“平調”、“悲調”之分,另外有“哭柳”、“雲里翻”、“海底撈月”等特定曲調。通常一段唱腔開始時,必先有一“摔斗”,也叫“喊落”。清末民初的蓮花落著名藝人,有抓髻趙、奎星垣、於瑞風、趙翠卿、賈玉山、賈玉珍等。
形式
內容多為寫景抒情和演述民間故事的俗曲,演出時,先由全體人員敲擊十不閒的打擊樂器,做舞蹈動作,唱“四喜”、“八掌”、“架子曲”等曲調,做為序曲,然後演唱蓮花落節目。演出形式有單曲、彩唱兩種。單曲只由一人演唱故事,唱詞採用敘述體;彩唱是由歌者二、三人,分飾為旦、醜兩種腳色,分包趕角,略如戲曲,尤重插科打諢,以資笑樂。
二人轉
二人轉由男(“下裝”)、女(“上裝”)二人(“一副架”)演唱,“上裝”以“手玉子”、“下裝”以小木棒為道具。基本曲調有“文咳咳”、“武咳咳”、“喇叭牌子”、“大救駕”、“四平調”、“十三咳”、“紅柳子”、“胡胡腔”、“小翻車”、“大悲調”等。常演節目有《打鳥》、《賣線》、《陰功報》、《古城》、《藍橋》、《西廂》、《壩橋》、《雙鎖山》、《華容道》、《游宮》、《報號》、《賠妹》、《盤道》、《禪魚寺》、《楊八姐遊春》等。
解放前,民間藝人在農閒季節,邀集成班,多數是“唱屯場”,演唱在夜間進行。三五日後,請當地鄉紳當“齊頭”,向各家各戶“齊錢”或“齊糧”(即收錢或收糧)。少數是到城鎮“串店門子”,在大車店中演唱,在演唱中向觀眾(多為旅客)“齊錢”。
解放後,人民政府關懷、支持二人轉的繁榮發展,舉辦二人轉老藝人訓練班,新學員培訓班,請老藝人向學員傳藝,組織二人轉藝人互相觀摩,使二人轉有了新的發展。在演唱內容上除優秀的傳統節目外,增加了反映工農兵生活的節目,在表演形式上剔除了“浪”、“逗”等低級趣味的東西,女演員不斷增多,男串女裝早已絕跡。
寧波走書
寧波走書的唱詞通俗易懂,語彙豐富,語言生動。表演富有生活氣息,深受當地農民歡迎,有“文書唱華堂,走書唱農莊”的說法。演唱寧波走書時,演員邊唱、邊作一些表演動作,如搖船、上下樓梯及一些生、旦、醜的身段等。伴奏樂隊也伴唱、隨唱和對白。伴奏樂器是一把四胡,也有加琵琶、打琴等樂器的。常用曲調有“四平調”、“馬頭調”、“賦調”和“還魂調”,具有腔調優美、長於敘事抒情的特色。此外,還有“詞調”、“二簧”、“三頓”、“三五七調”、“佛調”、“高調”、“亂彈”、“瓦缸灰”等曲調。
寧波走書的傳統書目約40多部,題材大多由其他劇種、曲種移植而來,如《包公》、《大紅袍》等。50年代,藝人們編唱了反映四明山革命故事的《橋頭烽火》等新書。1958年以後,編唱了不少反映現實生活的書目,如《四明紅霞》、《愛社如家》等。
鳳陽花鼓
鳳陽是安徽省一個普普通通的縣,卻有幾樣東西很出名。其一便是鳳陽人的絕活--鳳陽花鼓,這是鳳陽民間獨有的傳統藝術,在全國也很有影響。
說起鳳陽花鼓,鳳陽人有一段悲喜交加的經歷。
鳳陽花鼓又叫雙條鼓,最初表現形式為姑嫂二人,一人擊鼓,一人擊鑼,口唱小調,鼓鑼間敲。歌詞都是悲悲切切的內容:“說鳳陽,道鳳陽,鳳陽本是個好地方,自從出了個朱皇帝,十九倒有九年荒。大戶人家賣牛馬,小戶人家賣兒郎,奴家沒有兒郎賣,身背花鼓走四方......”舊時鳳陽旱澇災荒不斷,許多人家唱著花鼓,乞討為生。鳳陽花鼓成了貧窮討飯的象徵。
中國改革開放以後,鳳陽花鼓的形式和內容也隨之起了很大變化。鳳陽花鼓成了鳳陽人自娛自樂的工具。花鼓演唱在城鄉更加普及,凡是遇到喜事,或接待賓客,鳳陽人總要熱情表演一番,以表達歡樂的心情。花鼓的打法、舞步、花勢、演唱等揉進了現代歌舞的技巧,在保持濃郁的地方特色的同時,形式更加活潑多樣,氣氛更加熱烈歡快,鳳陽花鼓的名聲也越來越大。近年來,鳳陽民間花鼓藝術團體多次參加全國及省市民間藝術表演和比賽活動,參加多部影視片的拍攝,並在全國獲獎。鳳陽花鼓近年還走出國門,到日本表演,獲得讚譽。
車燈
流行於中國西南各省。車燈的前身為民間流行的車車燈,又叫車么妹。最早是一種有領唱有幫腔的農歌形式,以後發展為走唱。由一人扮車么妹坐於彩船之中,另一人手執彩扇,於彩船前後且唱且舞,每唱一句,由周圍持燈民眾幫腔,頗似北方的跑旱船。演唱時只有鑼鼓伴奏,唱詞多為即興編唱的祝賀詞句,腔調簡單。每逢年節、廟會,都有民眾扮演的車車燈在街頭演唱,並無專業藝人。1953年,經藝人唐興林改革,廢棄街頭表演的彩船,搬上舞台,成為專業化的曲藝形式。
演唱時,由一二人或數人,兩手各執“四頁板”自打拍節,亦舞亦唱,並將原有車車燈唱腔整理成適於敘述故事、樸素明快的車燈調;幫腔襯句的調子,可根據唱詞內容而靈活運用。除鑼鼓等打擊樂器外,還增加了二胡、月琴等樂器伴奏。車燈唱詞是以七字句為基礎,可以加襯字嵌字,上下句都要押韻。目前唱詞已由過去的簡單祝賀詞改為有人物、有故事內容的唱段。新創作的曲目有《懶漢和雞蛋》、《激浪丹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