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低碳發展:中國與世界

走向低碳發展:中國與世界

《走向低碳發展:中國與世界》是一本樊綱編制,由中國經濟出版社在2010年出版的書籍。

基本介紹

  • 書名:走向低碳發展:中國與世界
  • 作者樊綱
  • ISBN:9787501779369
  • 類別:工業經濟
  • 頁數:289頁
  • 定價:48元
  • 出版社:中國經濟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0-01-01
  • 裝幀:平裝
  • 正文語種:簡體中文
內容簡介,目錄,前言,

內容簡介

中國經濟50人論壇(以下簡稱論壇)是由經濟學界的有識之士於1998年6月在北京共同發起組成的獨立的學術群體。論壇聚集了具有國內一流水準、享有較高的社會聲譽、並且致力於中國經濟問題研究的一批著名經濟學家。
論壇以公益性、純學術性為原則,組織年會、經濟政策講座——“新浪·長安講壇”、內部研討會、高層經濟理論研討會、對外交流等學術研究活動。論壇宗旨:為國家現代化建設和經濟發展改革等重大問題獻策獻力。論壇定位:集中國內重大經濟政策方面的研究,而不是單純的學術討論,目的把各個領域有著深入理論研究的專家對中國經濟發展中的問題及政策建議的研究成果集合起來,希望用他們研究的思想精華對中國經濟改革及各行業的發展起到推動作用。
論壇目前已成為中國經濟學家討論經濟和社會發展重大問題的一個重要場合,它不僅在國內引起廣泛關注,而且產生了一定的國際影響。政府主要綜合部門在制定經濟政策時,經常聽取論壇的意見或委託論壇展開討論,認真聽取論壇對國內重大經濟問題的看法。

目錄

前言
全書摘要
導論:氣候變暖的假設與挑戰
一、氣候變暖的假設
二、不行動的代價
三、世界應共同走向低碳經濟
四、中國應對氣候變化的努力和挑戰
第一篇 公平減排:消費排放、發展的權利與國際減排公約
第一章 溫室氣體排放的歷史、現狀與趨勢
第一節 各國溫室氣體歷史累積排放
第二節 各國溫室氣體排放的現狀和趨勢
第二章 消費與排放
第一節 相關研究綜述
第二節 消費排放計算的理論框架
第三節 1950-2005年各國累積消費排放的計算及討論
第四節 以1850-2005年累積消費排放作為國際減排責任分擔的重要指標
第五節 主要結論及意義
第三章 發展權與減排責任分析
第一節 修正的溫室氣體發展權框架
第二節 減排目標、義務分擔及國家間的交易(M-GDR的套用)
第三節 一個帶有“門檻通道”的漸進減排方案
第四節 《國際減排公約》——我們建議的國際行動方案
第二篇 中國減排:制度安排、能源戰略與技術政策
第四章 中國的“無悔”減排目標
第一節 “無悔”的概念
第二節 政策、制度、規定以及技術選擇
第三節 “無悔”政策的減排效果
第五章 能源戰略
第一節 國際社會減緩氣候變化的能源戰略新動向
第二節 不同能源政策對碳排放的影響
第三節 中國減緩碳排放的能源戰略措施建議
第六章 制度安排
第一節 強化政府的責任
第二節 以經濟手段進行資源配置
第三節 完善法律體系
第四節 產業結構調整
第五節 動員全社會參與應對氣候變化
第七章 技術改進
第一節 減緩氣候變化技術的發展
第二節 中國減緩碳排放的技術選擇
第三節 減緩碳排放的技術政策建議
第八章 自願減排的成本投入
第三篇 中國減排:經濟激勵機制的設計
第九章 應對氣候變化:經濟激勵手段的選擇
第一節 經濟激勵手段的選擇:氣候變化經濟學的特殊性
第二節 數量控制還是價格控制:排污權交易VS碳稅
第三節 中國的選擇:碳稅還是碳排放交易?
第十章 中國開徵碳稅的一般均衡模型分析
第一節 碳稅的概念與基本理論
第二節 中國實施碳稅的可行性分析
第三節 中國實施碳稅的影響——動態一般均衡模型分析
第四節 碳稅的國際經驗及中國實施碳稅的政策建議
第四篇 積極開展國際合作,實現全球減排目標
第十一章 “時間視窗”的機會和成本
第一節 “時間視窗
第二節 “非限量”的機會
第三節 “非限量”的成本
第十二章 現行的國際合作機制存在的問題
第一節 “清潔發展機制”在碳市場中的地位
第二節 CDM在中國的實踐:經驗和教訓
第十三章 設計包容的參與式的中間機制:國家間協同減排計畫
第一節 “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的減排途徑
第二節 ICP的原則
第三節 ICP簡述
第四節 激勵機制
第五節 能力和資金
第十四章 主要結論及政策建議
參考文獻
附錄1:1850-2005年各國CO2累積排放數據
附錄2:減緩溫室氣體排放技術轉讓需求清單(2008)
附錄3:中國巨觀社會核算矩陣(SAM)表(2002年)
·收起全部<<

前言

氣候變暖現在已經成為全球最熱議的話題之一。本書面世之際,哥本哈根世界氣候大會正要召開。不管你是不是相信氣候在變暖,是否相信氣候變暖的重要原因是我們人類的活動所排放的二氧化碳,但是:
第一,只要你不能令多數人信服地(而不是我們自己相信)論證出相反的結論,你就只能承認存在著人們所說的“風險”(即與一定機率表示的不確定性),並把這種風險考慮到你的政策與行動中來。
第二,只要世界上一些人,越來越多的人,越來越多的有影響力的國家相信全球變暖的假設,它就會成為一種流行的理念,一種輿論,甚至成為一種價值觀,從而會產生現實的行動和現實的影響。既會在你與別人的關係(貿易、投資、國際關係)當中形成對你的約束與壓力,也會形成新的市場機遇(因為一些原來不值錢的東西現在有了“價值”,有人會為其付錢了!)。我們不是生活在真空中,自己怎么做只是自己的事;我們生活在世界上,要與有著各種想法和各種利益的人打交道,你必須考慮到別人的想法,與別人“交易”。
防止全球變暖,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這件事的特點在於,二氧化碳的排放不造成當地的污染,但卻因為積累在大氣層里,導致全球氣候變化,因此,它是一種全球性的“公共負產品”(globalpublicbads),而實行碳減排,就不是一種對當地、對本國的一種行為,而是一種對全球、對人類產生影響的行為,是在提供一種全球性的公共品。因此不可避免地,我們必須要討論那些責任與義務在各國之間合理分配的問題。我們是一個低收入水平的開發中國家,我們“碳排放”史還很短,人均歷史排放量比起已開發國家還很小。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