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爾巴特課程論(herbartian curriculum)是2013年公布的教育學名詞。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赫爾巴特課程論
- 外文名:herbartian curriculum
- 所屬學科:教育學
- 公布時間:2013年
赫爾巴特課程論(herbartian curriculum)是2013年公布的教育學名詞。
赫爾巴特課程論(herbartian curriculum)是2013年公布的教育學名詞。定義19世紀後半葉和20世紀初產生廣泛影響的一種課程理論。主張建立符合“多方面興趣”的課程,強調課程設計必須符合學生的知識水平和興...
知識中心課程理論,又稱學科中心課程理論,是19世紀英國興起的理論。理論介紹 知識中心課程理論,有時又稱學科中心課程理論。在課程發展的歷史中,該理論堪稱最古老、影響範圍最廣。從早期斯賓塞的實質主義課程理論、赫爾巴特的主知主義課程理論,到20世紀上中葉要素主義和永恆主義課程理論、布魯納的學科結構課程理論,基本...
主知主義課程觀是指以知識本位的教育學說為基礎的課程觀念。代表人物為德國 19 世紀教育學家赫爾巴特。他主張把德育放在首位,但從主知主義的角度加以闡釋, 認為道德高尚的人就是具有道德知識、道德思想和道德判斷力的人,提倡學校課程的設定應與人的多方面興趣相適應。興趣有兩類:一類與自然知識相聯繫,包括:(1...
這就是赫爾巴特的“相關綜合課程論”。赫爾巴特的弟子齊勒(T.Ziller)、賴因(w.Rein)等繼承並發展了赫爾巴特的“相關綜合課程論”。齊勒主張把宗教性、道德性教材,即他所謂的“意念教材”(Gesinnungsstoff)作為統合所有學科的中心點,由此達到教育的終極目的——道德性和宗教性的陶冶,在這一點上,與赫爾巴特是完全...
主知主義課程論 主知主義課程論(intellectualistic curriculum)是2013年公布的教育學名詞。定義 現代課程理論流派之一,詳見02.009“赫爾巴特課程論”。出處 《教育學名詞》第一版。
學科中心課程論 1、基本觀點:學校課程應以學科分類為基礎,以學科教學為核心,以掌握基礎知識、基本原理、基本技能為目標。(關注間接經驗與認識能力發展)2、代表者:(1)斯賓塞的實科課程理論 (2)赫爾巴特“滿足人們興趣”的課程 (3)要素主義以“人類文化共同要素”為中心的課程 (4)布魯納的結構課程理論 ...
二 古典課程論的創立 三 啟蒙思想與洛克、盧梭的課程論 第二節 裴斯泰洛齊主義的課程論 一 裴斯泰洛齊的基礎教養與直觀教學 二 裴斯泰洛齊主義的課程論 第三節 功利主義的課程論 一 科學教育的發展——以英國為中心 二 斯賓塞的課程論 三 赫胥黎的課程論 第四節 赫爾巴特主義的課程論 一 赫爾巴特主義 二 戚...
第一章 課程與課程史 第一節 課程的概念 第二節 中國課程簡史 第三節 西方課程簡史 第二章 課程理論流派 第一節 自然主義課程理論 第二節 功利主義課程理論 第三節 赫爾巴特主義課程理論 第四節 經驗主義課程理論 第五節 結構主義課程理論 第六節 人本主義課程理論 第三章 課程基本原理 第一節 課程目標的...
學科課程的發展及特點 中國古代的“六藝”、西方古代的“七藝”,大概是最早形態的學科課程。近代以來,象夸美紐斯所倡導的“泛智課程”,赫爾巴特根據人的“六種興趣”設定的課程,斯賓塞根據功利主義原則設定的課程,都屬於學科課程。學科課程的特點在於:它是依據知識的門類分科設定的;它是將人類活動經驗加以抽象、...
17世紀捷克大教育家夸美紐斯、19世紀德國的赫爾巴特、英國的斯賓塞都是學科課程的提倡者和推動者。學科課程論在教育史上具有較大的影響,曾一度占有統治地位。但這種課程理論對學生學習的心理準備、接受能力和智力發展重視不夠,對學生的需要、興趣和個性發展及學習方法的指導重視不夠。同時還造成和加深學科分隔,不利於...
一、個體知識論的萌芽:智者派的個人主義及“三藝”二、公共知識的古代形式:柏拉圖的理念主義及“四藝”三、理論、創製與實踐知識:亞里士多德及自由教育課程 第二節 近代課程發展中的個體知識與公共知識 一、經驗課程思想的形成:盧梭的自然教育 二、學科課程思想的發展:赫爾巴特的興趣課程論 三、實證主義視域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