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斯本德·愛德華·金梅爾(Admiral Husband Edward Kimmel)(1882—1968)美國海軍上將。1882年2月26日,生於美國肯塔基州亨德森。1900年6月,入安納波利斯海軍學校學習,1904年2月畢業。1906年,在“維吉尼亞”號戰列艦服役。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歷任戰列艦、巡洋艦的軍械官,太平洋艦隊槍炮官,助理海軍部長F.D.羅斯福的副官。曾隨“白色大艦隊”進行環球航行。1917年10月,在倫敦任英國皇家海軍教官。1919年,任“阿肯薩斯”號戰列艦副艦長。以後,在華盛頓海軍槍炮廠生產部門任職。1923年12月,在亞洲海軍站任“普雷布爾”號驅逐艦艦長,後任驅逐艦分隊司令。1925年春,入美國海軍軍事學院深造。1927年,在海軍部任政策與聯絡處處長。後任第12驅逐艦中隊指揮官、“紐約”號戰列艦艦長和戰列艦部隊參謀長。1937年11月,晉海軍少將,後任第7、第9巡洋艦分隊司令和巡洋艦部隊司令。1941年2月,晉海軍上將,任太平洋艦隊總司令和美國艦隊總司令。珍珠港事件後,被解職。1942年3月,以海軍少將軍銜退役。1968年5月14日,在康乃狄克州格羅頓逝世。著有《金梅爾將軍傳》(1955)。
1941年出任美國太平洋艦隊司令,並晉升海軍上將。期間就太平洋艦隊的戰艦一再被大西洋艦隊及其他任務借調,導致珍珠港防務空虛一事反覆申訴,甚至向羅斯福總統當面提出報告,但未受重視。同年12月7日日本突襲珍珠港時,一無防範,太平洋艦隊幾乎全軍覆沒,被指責為玩忽職守,10天后即被解職。翌年3月以少將軍銜繼肖特後退役。在前後8次有關珍珠港事件的公私調查中,一再申辯無辜,並進而指責羅斯福和馬歇爾出於某種需要將他變成替罪羊。對珍珠港事件負有責任的美國太平洋陸軍司令沃爾特·肖特中將和太平洋艦隊總司令赫斯本德·金梅爾海軍上將於12月17日被解除職務。
性格刻板剛正,被與之有所接觸的軍官視為軍人楷模。就任太平洋艦隊司令期間提拔了多名年輕軍官,後來這些人幾乎都成了獨當一面的艦長。但性情暴躁易怒,很難與他人溝通,甚至有過和陸軍總參謀長馬歇爾拍桌子的經歷。
雖說他在艦隊的發展方面屢有建樹,深受官兵喜愛;但金梅爾將軍也有其戰略理論思想上的落伍,和與戰術決策上庸猶寡斷的一面。當日本海軍航空兵襲擊珍珠港時,身為最高長官的金梅爾,沒有果斷採取應對措施,沒有下達任何命令,只是驚愕地站在官邸的窗前,望著肆意轟炸掃射的日軍飛機,眼中流著淚,嘴中反覆嘟囔著:“為什麼不打死我……。”
對珍珠港的毀滅性襲擊給了羅斯福立即宣戰的理由。當然,這裡有華府想法。事發前的日美最後“和談”就是一個危險的信號。現在有資料表明華府幾位高官事先知道日本人要下手,甚至時間地點,只是羅斯福想將美國拖入戰爭。沒有人告訴金梅爾,哪怕你是一方大員。向一個惟命是從、由辦公室走出的上將隱瞞真相是非常簡單的。
當時誰在其位都是這個下場嗎?可以說不一定,只是落到金梅爾的身上,戰爭剛打響就落得如此下場,運氣差到極點,理所當然成了華府的替罪羊。狂妄自大的麥克阿瑟在菲律賓也好不到哪裡,丟下幾萬美國大兵自己開溜,這些人沒活下多少,死亡人數多於珍珠港幾倍,反倒不了了之無人追究。因為在美國軍界和政界麥克阿瑟家有很多朋友和利益體,結果五星上將。
三支航母特混艦隊剛駛出母港,金梅爾就接到了免職令。
革職、降銜、判罪。作為一名職業軍人,這種打擊是致命的,痛苦一直伴隨著他度過餘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