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物群簡介
奧陶紀末大滅絕兩幕事件之間的赫南特貝動物群廣布全球,然而它在滇緬馬地塊(Sibumasu Terrane)的報導卻異常稀少。現今這個地塊包含緬甸、馬來西亞半島、泰國西部、蘇門答臘及中國雲南西部的部分區域,在國際上處於重要的地理位置。自Reed於1915年首次報導緬甸北禪邦材料之後,僅有一篇相關研究(僅記錄9種腕足類),且滇西的相關信息也只見於一篇摘要中。因此一直以來,尚不清楚奧陶紀末赫南特貝動物群面貌及其與華南的關係。
發展歷史
古生物地理學研究
通過對滇緬馬和華南兩個塊體赫南特貝動物群重要成員、常見和共同分子的比較,運用網路分析方法,證實它們之間存在著非常緊密的聯繫。滇緬馬與相鄰地塊的赫南特貝動物群的比較研究顯示,晚奧陶世晚期,其古地理位置與華南板塊、拉薩地體相距並不遙遠,都處於地球東半部熱帶淺水海域裡。無論是華南,還是滇緬馬地區,奧陶紀末期發育多樣性如此之高的赫南特貝動物群,在全球頗為少見,展示了滇緬馬和華南該動物群的重要性和特殊性。腕足動物研究揭示了奧陶紀末全球變冷時期從低緯度到高緯度海域氣候分異客觀存在的這一複雜特點。這一廣布全球、生態域內常占優勢、顯示機會主義特色的底棲動物群的普遍出現和整體消亡,分別是奧陶紀末大滅絕第一幕和第二幕的重要標誌之一。
群落生態學研究
通過對緬甸曼德勒地區赫南特貝動物群的生態指示分子及多樣性豐度等信息綜合判斷,識別出Kinnella-Paromalomena 群集,棲息於較深水的海域底部(歸為BA3下部,更接近於BA4);而黔北湄潭地區的動物群Hirnantia–Eostropheodonta群落,則生活於較淺水環境(BA2到BA3上部)。這兩個組合,在動物面貌、重要分子組成及其多樣性方面,體現出明顯的差異。滇西的材料來自於彎腰樹組,其地層明顯比觀音橋組一般厚度為厚,自下而上,對7層腕足動物的研究識別出兩套均產赫南特貝動物群的特徵分子(Hirnantia等)組合,Fardenia-Hirnantia群集(下)和Aegiromena-Anisopleurella群集(上)。它們分別屬於典型的淺水及較深水赫南特貝動物群。它們在多樣性、豐度及體型大小上均存在著明顯差異。從淺水到深水的群落生態演替,反映了全球冰期氣候和海洋環境的複雜性及其演變特徵。作為奧陶紀末大滅絕第二幕的冰期消融過程,從腕足類群落演替得到印證。
居群生態與變異研究
(1)赫南特貝動物群的命名分子Hirnantia是該動物群中最受關注的分子,然而它確切涵蓋哪些種一直存在爭議。依據華南大量的標本,總結全球主要地區赫南特貝的模式種H. sagittifera特徵,通過對關鍵形態參數的度量統計,證實該種存在顯著而廣泛的變異,最後厘定了前已發表的6個種(包括兩個形態型),它們都是該種的後出同義名。(2)根據緬甸、華南及其他地區的相關材料,對長期存疑的髑髏貝化石標本進行研究,以產自緬甸撣邦北部赫南特貝動物群的Palaeocyclus? haimei Reed(最初被置於珊瑚內)為模式種,建立新屬奇異髑髏貝(Xenocrania)。研究發現,該屬最大的特點在於殼飾的劇烈變化,識別出3種不同的基本裝飾類型,不同類型之間的變化大量反映在同一居群乃至同一殼體上。他們推測這種顯著的表型多效性(phenotypic pleiotropy)可能是該分類單元為了應對奧陶紀末大滅絕的強大的生態壓力,以提高其生存的機率,免遭惡化環境的淘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