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伯特·席勒

赫伯特·席勒

赫伯特·席勒(Herbert Schiller),美國著名傳播學者。他在蒐集了大量證據以後,於1969年出版了《大眾傳播與美利堅帝國》一書 ,率先提出了“文化帝國主義”(cultural imperialism)這一引起此後長期激烈爭議的命題,矛頭直指美國。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赫伯特·席勒
  • 外文名:Herbert Schiller
  • 國籍:美國
  • 出生地:美國
  • 主要成就:1969年出版了《大眾傳播與美利堅帝國》
人物簡介,學者批判,思想觀點,學者觀點,

人物簡介

在《大眾傳播與美利堅帝國》一書中,席勒提醒人們注意美國出口的電影、音樂和其他媒介產品對開發中國家本土文化的潛在影響。他認為,美國的傳媒公司醉心於破壞開發中國家的民族文化。由於美國的傳媒產品製作得是如此完美、如此吸引人,以至於其他國家的人們很難抗拒它們。結果是,西方控制的國際大眾傳媒就會取代民族文化,這種形勢就像是搶劫,就像是早期殖民者拚命掠奪殖民地國家自然資源,以使殖民國家發財致富一樣。 此後(1973、1976、1979、1981年)他又出版了一系列著作闡釋這一理論。 2000年1月29日他以80高齡去世。當年5月,他的最後一部著作《生活在頭號國家:一個美利堅帝國批判者的反思》出版,對這一理論作了最後闡釋。席勒回溯了美國如何通過虛偽地聲稱維護國際間“信息的自由流動”原則和大力資助新技術的研究與開發等手段來支持傳媒公司在海外推銷他們產品的歷程。他指出了當代美國社會的資訊機器支撐美利堅帝國在海外進行冒險的途徑與方式。

學者批判

當美國的傳媒對全球媒介系統的支配地位在70年達到巔峰的時候,一些國際傳播學者對“文化帝國主義”的批判也達到了高潮,一大批關於“文化帝國主義”的論著問世。這些批評者認為,國際傳媒就像19世紀的歐洲殖民帝國一樣經常是不請自來地向其他國家出口西方價值觀念。而這這些國際傳媒的總部都設在美國和歐洲前殖民宗主國家。文化帝國主義的主要觀點是指國家與國家之間在媒介傳播與文化傳播方面不平衡的一種關係。其主要問題是美國對其他國家的新聞報導、電影、電視節目、有線電視頻道和音樂產品等文化產品的流動極不平衡。 20世紀80年代美國電視網播出的肥皂劇《達拉斯》(Dallas)一度出口到100多個國家,在全球熱播。許多論者擔心,如此之多的媒介產品從美國流入到其他國家會使得美國人的思想意識、行為方式和價值觀念逐步被取而代之,從而消蝕或改變其他國家的文化傳統。

思想觀點

文化帝國主義的重量級批評家、美國學者約翰·湯姆林森(John Tomlinson)指出,文化帝國主義著重批評的是,資本主義是一種勻質的文化力量,而這種資本主義是在不斷生產和再生產著一種消費文化。英國學者傑里米·滕斯托爾認為:“文化帝國主義命題認定,這個世界上許多地方真正的、傳統的和本土的文化正在被主要是來自美國的大量精心製作的商業和媒介產品的一古腦傾銷而席捲出局。”

學者觀點

一些學者認為,文化帝國主義造成的某些嚴重後果已開始逐漸顯現出來,其中主要表現為大量進口和不斷傳播的媒介內容逐漸改變了客群的價值觀念、生活方式乃至生活行為。
在非洲的一些貧窮國家一度發現,嬰兒腹瀉的疾病流行造成大量死亡。有人認為其原因主要是這些國家的觀眾受美國和歐洲電視節目和廣告的影響,一些哺乳期的母親為了保持妊娠後的體型放棄了母乳餵養而改為奶瓶餵養。也有人認為,其中的根本原因是改用奶瓶餵養後,當地不乾淨的飲用水與奶粉混合所致。但是,當地哺乳期的母親是因為受到已開發國家電視節目和廣告影響才改變了傳統的母乳哺嬰的習慣,卻是一個不爭的事實。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