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頸鵟(學名:Buteo auguralis):體長42-50厘米,體重525-890克。恰如其名,這種中型猛禽最明顯的特徵是脖子上有突出的紅棕色,從頂冠延伸到上背。其餘上半部分體羽主要是黑色,除了尾部羽毛也是紅褐色外,在尾端標有黑色條紋。與黑色上體形成相比,胸部主要是亮白色,朝向喉部變成深褐色,並且有延伸至側翼的不規則圖案的黑色斑點。
棲息於森林邊緣和疏林,包括次生林和原始森林及低地雨林。出現在種植園、農耕區、大草原、棲息的海拔高度達2500米。獵物由各種小動物組成,包括齧齒動物、鳥類、蜥蜴、蛇、節肢動物。分布於範圍很廣,從茅利塔尼亞一直延伸到賴比瑞亞西部,東達衣索比亞和烏干達。在西非沿岸也有發現,包括加彭、剛果民主共和國和安哥拉東北部。
(概述圖片參考資料來源:)
基本介紹
形態特徵,棲息環境,生活習性,分布範圍,繁殖方式,亞種分化,種群現狀,保護級別,
形態特徵
赤頸鵟體長42-50厘米,體重525-890克。恰如其名,這種中型猛禽最明顯的特徵是脖子上有突出的紅棕色,從頂冠延伸到上背。其餘上半部分體羽主要是黑色,除了尾部羽毛也是紅褐色外,在尾端標有黑色條紋。與黑色上體形成相比,胸部主要是亮白色,朝向喉部變成深褐色,並且有延伸至側翼的不規則圖案的黑色斑點。
亞成鳥類似於成鳥,除了上體有較輕的著色之外,胸部是奶油色而不是白色,喉嚨周圍缺少較黑的羽毛。
棲息環境
棲息範圍廣泛,喜歡森林邊緣和疏林,包括次生林、原始森林及低地雨林。出現在種植園、農耕區、大草原、棲息的海拔高度達2500米。有一部分種群遷徙,這些小群體遷徙到物種原分布區更偏南的地方,如加彭。生活在北部的種群全部遷徙,在雨季後離開稀樹草原,沿著主要森林帶的邊緣進入乾旱季節的南部。
生活習性
赤頸鵟通常是單獨生活,但在旱季期間,會形成小群體,在飆升的時候,會發出巨大的聲吼,或peee-ah的尖叫聲。活動主要在白天。性機警,視覺敏銳。善飛翔,每天大部分時間都在空中盤旋滑翔,寬闊的兩翅左右伸開,並稍向上抬起成淺‘V’字形,短而圓的尾成‘扇’形展開,姿態極為優美。
赤頸鵟通常的狩獵技術就是棲於高處尋視地面並耐心等待,看到目標後然後快速向下猛撲,用大而尖的爪子抓住它的獵物。捕食的獵物由各種各樣的小動物組成,包括齧齒動物、鳥類、蜥蜴和蛇、以及節肢動物,尤其是白蟻。
分布範圍
原產地:安哥拉、貝寧、布吉納法索、喀麥隆、中非共和國、查德、剛果、剛果民主共和國、象牙海岸、赤道幾內亞、衣索比亞、加彭、加納、幾內亞、賴比瑞亞、馬里、茅利塔尼亞、尼日、奈及利亞、塞內加爾、獅子山、南蘇丹、蘇丹、多哥、烏干達。
遊蕩:甘比亞。
繁殖方式
該物種的巢搭建在森林的大樹高處的樹杈上,懸崖邊緣或塔架上,連續幾年使用同一巢穴。通常情況下,每窩產1-2枚卵,在北半球產卵的時間在11月至來年的1月,在南方雛鳥在8月出殼。孵卵由雌雄親鳥共同承擔,以雌鳥為主,孵化期約28天。雛鳥晚成性,孵出後由雌雄親鳥共同餵養,經過40-45天的巢期生活後,雛鳥即能飛翔和離巢。
亞種分化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 2016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ver 3.1——無危(LC)。
種群現狀
赤頸鵟沒有面臨具體的威脅,其數量估計在1萬到10萬之間。 儘管如此,它很可能受到其分布區域內很多地方發生的森林砍伐的影響。由於該物種分布範圍廣,不接近物種生存的脆弱瀕危臨界值標準(分布區域或波動範圍小於20000平方公里,棲息地質量,種群規模,分布區域碎片化),種群數量趨勢穩定,因此被評價為無生存危機的物種。
雖然對赤頸鵟沒有採取特別的保護措施,但它們確實也生活在一些保護區內。 如果管理得當,這些地區在未來多年裡,應該有助於維護這個物種的生存,作為防止人類居住區擴張的保障措施,並伴隨著伐木和狩獵壓力的增加。
保護級別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 2016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ver 3.1——無危(L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