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軍起義

五代南漢光天元年至應順元年(南唐異元六年至保大元年,942—943年),博羅縣吏張遇賢領導嶺南起義軍與官軍轉戰大庾嶺(今江西大余東)兩麓的作戰。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赤軍起義
  • 時代:五代南漢
  • 位置:博羅縣
  • 領導人:張遇賢
背景,結果,

背景

南漢大有末年,劉氏統治集團殘酷暴虐,激起嶺南各地農民紛紛起義。因義軍各自為戰,不相統一,皆遭鎮壓。光化元年七月,義軍諸部各擁眾數百,聚集博羅(今屬廣東),共推縣吏張遇賢為中八國王,置官建元,組成10餘萬眾起義大軍,人著絳衣,號紅衣赤軍。赤軍一舉攻占番禺(今廣州)以東州縣,繼向惠州、潮州(今屬廣東)海隅地區擴展。南漢殤帝劉玢命越王劉弘昌為都統,循王劉弘呆為副,率禁軍前往鎮壓,初赤軍圍困於錢帛館。兩軍交戰半日,赤軍愈戰愈勇,越、循二王在裨將萬景忻、陳道庠救援下方逃出重圍,其餘南漢軍喪失殆盡。錢帛之役大振赤軍士氣,十月,繼連克循(今廣東龍川西)、潮、惠等州,控制了嶺東大部州縣。
次年七月,南漢指揮使萬景忻率軍反撲循州,赤軍一度戰敗。為避其鋒芒銳,張遇賢率軍北越大庾嶺,突入南唐境,乘其無備,擊敗百勝節度使賈浩,襲占南康(今屬江西),直趨虔州(今江西贛州),連下周圍數縣,繼克虔州城。旋進駐白雲洞(今江西於都西)據險紮營,擴展勢力。南唐元宗李聞訊,急命洪州營屯都虞候嚴恩為帥,通事舍人邊鎬為監軍,各率數千兵前往圍剿。

結果

南唐軍伐木開道,從側後偷襲白雲洞,赤軍猝不及防,棄營轉移,由於叛將李台出賣,張遇賢等赤軍首領被俘。十月,送斬於金陵(今南京)。致使波及南漢、南唐兩國,轉戰粵東、贛南的赤軍起義被鎮壓。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