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足俑小蜂

赤足俑小蜂(Spalangia rufipes Huang,1990)是金小蜂科俑小蜂屬的一種動物。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赤足俑小蜂
  • :金小蜂科
  • :俑小蜂屬
  • 命名者及年代:Spalangia rufipes Huang,1990
形態特徵,分布範圍,

形態特徵

雌:體長2mm。體黑色,具金屬光澤。足基節、腿節、脛節暗紅褐色,轉節和端跗節色略淺,基部4跗節黃褐色。觸角梗節暗紅褐色。柄後腹腹面後部和側面前部暗紅褐色。翅脈深黃褐色,翅透明。
頭前面觀高大於寬(30:25),刻點甚小、淺,刻點直徑遠小於刻點間距,頭殼窪光滑,觸角槽呈明顯顆粒狀。側面觀眼高是顎眼距的1.4倍,頭高是長的2倍,顎眼溝明顯,平面下端顆粒狀粗糙,觸角窩微微隆起。觸角(圖265)柄節細長,中部略隆起,其長約等於其後5節之和;梗節長;為寬的2.5倍,其長等於第一、二索節之和;索節向端部逐節增寬,第一索節長大於寬,第二索節近方形,第三至七索節寬大於長,第七索節寬為長的1.5倍;棒節寬為長的一半,等於後3索節之和。
前胸背板後部(圖266)半球形,前級無脊,刻點稀,近後緣處不形成刻點拉長聚集的皺帶,前部無任何縱凹。中胸盾片中葉後部刻點粗大、皺褶,中央具光滑縱脊,前部光滑,反光強。小盾片平坦,具明顯橫溝,溝前兩側有一些刻點,溝後片占小盾片全長的1/4多,1.5倍於後胸背板。並胸腹節窩狀雙溝向後會聚強,在中部匯合為單溝,中脊僅在前半部存在。並胸腹節頸向後沉降傾斜,後緣向前凹入。氣門溝外側有一近似光滑的縱帶,胝外側具顆粒狀斷痕,緣前脈、後緣脈和痣脈等長;基室在亞緣後有一無毛橫帶,基室基部光裸,其餘部分具毛。
腹柄長為寬的2倍,兩側無毛。柄後腹第三節背板中央長為第二節背板的2.5倍。
雄:頭前面觀高寬相等,複眼較雌蜂突出。柄節粗壯,不達中單眼,長為其後2~5節之和;梗節長為寬的1.5倍;第一索節長為寬的3倍;第二至第七索節等長,明顯長形;棒節短於後2索節之和,長為寬的2.8~3.0倍。並胸腹節窩狀雙溝一直伸達並胸腹節頸,中脊貫穿整個並胸腹節。腹柄長為寬的2.5~2.7倍。

分布範圍

山西、內蒙古、四川、雲南、寧夏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