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衣病

赤衣病

蘋果赤衣病是為害枝幹較嚴重的一種病害。該病過去在我國台灣、江西省有記載。近年來在湖北省神龍架,四川省滬州、重慶、樂山、雅安、名山、寶興、蘆山、天全等地栽培的蘋果上的有發現。特別在雅安、蘆山、天全等地為害嚴重,對蘋果生產威脅很大。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蘋果赤衣病
  • 拉丁學名:Corticium salmonicolor Berk.et Br.
  • 分布區域:南方普遍發生,四川雅安發病十分嚴重,江西、浙江及台灣均有分布
  • 病原中文名:鮭色伏革菌
  • 病原分類地位:擔子菌亞門
  • 病害類型:真菌
  • 主要危害作物:梨、枇杷、柑橘等多種經濟作物
  • 主要為害部位:主幹、主枝、側枝及小枝
為害症狀,症狀表現,傳播途徑和發病條件,發病規律,防治方法,

為害症狀

危害主幹、主枝、側枝及小枝。其特徵是受害處覆蓋一層薄的粉紅色霉層,故稱赤衣病。後期霉層處龜裂,露出木質部,患處以上葉黃、枝枯。蘋果赤衣病是為害枝幹較嚴重的一種病害。該病過去在我國台灣、江西省有記載。近年來在湖北省神龍架,四川省滬州、重慶、樂山、雅安、名山、寶興、蘆山、天全等地栽培的蘋果上的有發現。特別在雅安、蘆山、天全等地為害嚴重,對蘋果生產威脅很大。
蘋果赤衣病(圖示粉紅色子實層)蘋果赤衣病(圖示粉紅色子實層)

症狀表現

主要危害枝幹,也可危害葉片和果實。造成枝葉乾枯,落葉、落果,樹勢衰弱,甚至整株枯死。以主枝、側枝發病較多,一般多從分枝處發生。發病後明顯的特徵是被害處覆蓋一層薄的粉紅色霉層,故稱赤衣病。發病初期,在枝幹背光面樹皮上可見很薄的銀白色或粉紅色膿泡狀物。從次年3月下旬開始,在病痛快邊緣及枝幹陽面出現橙紅色痘瘡狀小泡,散生或彼此相連成為長條狀病斑,長達5~6厘米,不久整個病痛快上覆蓋粉約色霉層。乾燥時到處飄散。
蘋果赤衣病症狀圖資料蘋果赤衣病症狀圖資料

傳播途徑和發病條件

以菌絲及白色菌叢在病部越冬。四川雅安地區於3月上旬產生分生孢子借雨水傳播,經傷口侵入,4月下旬形成粉紅色霉層,5月初形成擔孢子。發病高峰期為5月下旬至6月上旬、9月下旬至10下旬。該病的發生與氣象條件關係最密切,溫暖多雨的地區或年份發病嚴重。此外,樹勢衰弱的老齡樹發病常重。

發病規律

此病可為害,柑桔、橡膠樹、茶及咖啡等。病菌以菌叢在病部越冬,次年春季氣溫上升,樹液流動時恢復活動,開始向四周蔓延擴展,不久在老病痛快邊緣或病枝幹陽面產生粉狀物,由風雨傳播,從楊梅傷口入侵為害。通過3年試驗觀察,在青田縣一般從3月下旬開始發病,5—6月盛發,11月以後轉入休眠越冬。整個生長季峰期。病害的發生與雨量和溫度有密切關係,其中降雨的多少尤為重要,多雨有利於病菌的傳播,萌發和侵入,氣溫在20~25攝氏度時菌絲擴展迅速,因而在4~6月溫暖多雨季節發病嚴重。其次,樹齡大的楊梅要樹,枝幹發病也較重。

防治方法

(1)修剪和清園。合理修剪,使桔園通風透光,並注意剪除病枝,刮除主幹和大枝上的菌衣,集中燒毀。特別在冬季或早春應徹底清園。
(2)加強肥水管理。雨季搞好清溝排水,降低地下水位;氮、磷、鉀,有機肥和無機肥料配合施用,並適當使用一些微量元素肥料,以增強樹體的抗病力。
(3)藥劑防治。從4月開始,搶在主要發病期前噴藥,噴灑時應注意桔樹中、下部內膛的樹幹和枝條的背陰面。嚴重的桔園可隔半月噴1次,連噴2-3次。藥劑可用:0.5:1:100的波爾多液、77 %可殺得2000型800-1000倍液、80%山德生(大生M-45)可濕性粉劑600-800倍液,也可用8%石灰水或1:2:15的波爾多液漿塗刷主幹和主枝。另外,噴灑機油乳劑防治害蟲時可起到兼治作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