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布在黑龍江、吉林、遼寧、新疆、河北、山西等地,雌蟲體長17.5-20.5毫米,寬5-7.5毫米。頭黑色,複眼間有紅褐色橫斑。雄蟲;體較雌蟲小。前跗節基部3節膨大,腹部有毛墊。由於性兇猛,能夠捕食體型較大昆蟲,既可捕食地下害蟲如地老虎幼蟲、蠐螬、螻蛄,又可爬上棉株捕食棉蚜和棉鈴蟲、造橋蟲、卷葉蟲的卵、幼蟲和蛹。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赤胸梳爪步甲
- 拉丁學名:Calathus (Dolichus) halensis Schaller
- 界:動物界
- 綱:昆蟲綱
基本信息,形態特徵,生物學特性,地理分布,
基本信息
目:鞘翅目
科:步甲科
功能類別:捕食性天敵
寄主昆蟲:地老虎、蠐螬、螻蛄、棉蚜、棉鈴蟲、造橋蟲、卷葉蟲
寄主危害作物:棉花
形態特徵
雌蟲:體長17.5-20.5毫米,寬5-7.5毫米。頭黑色,複眼間有紅褐色橫斑。觸角、顎須、唇須、前胸背板、小盾片及足均為黃色或紅褐色。前胸背板有時黑色,僅邊緣黃色或紅褐色。鞘翅黑色,兩鞘翅中央常有1紅褐色斑,近似長三角形.自鞘翅基緣伸至翅後部。腹面黃色至黃褐色。頭及前胸背板光亮,鞘翅較暗,無光澤。頭部和複眼微突出,背面無明顯刻點,前部兩側有明顯凹窪。上顎端部尖銳,顎須及唇須細長,末節端部平截。觸角1-3節光亮無毛,4-11節被絨毛。前胸背板近於方形,長寬接近,表面微背拱,基部兩側各有一凹窪,前角向前下方伸展,后角近似圓形,前橫溝廈背中線明顯,背板中央無刻點,側緣、基緣及基部兩側的凹窪中具有較密的刻點及皺紋。鞘翅狹長,末端窄縮,背面較平坦,每鞘翅除小盾片刻點行外,有9行刻點溝,行距平坦。
雄蟲;體較雌蟲小。前跗節基部3節膨大,腹部有毛墊。
生物學特性
(1)年生活史:赤胸梳爪步甲在江蘇省揚州地區以老熟幼蟲在土深約5厘米左右處越冬。翌年4月化蛹,4月底至5月初羽化,5月中旬為成蟲羽化盛期。7月上旬至8月中旬在涼環境中越夏。8月下旬至9月上旬成蟲開始交配,9月上旬見卵,10月上旬為產卵高峰期,10月下旬至兒月上旬產卵結束。
(2)繁殖:夜間交配,雌雄均有多次交配習性。交配前有求偶動作。此時,雌蟲緩慢地將腹部上翹,並振動前翅,觸角不斷擺動,皇背伏式交配,歷時從1-2分鐘至1-2小時。
交配後的雌蟲大約15天左右便開始產卵。產卵是夜間進行,卵多產在疏鬆和潮濕的土層或土表。以單產為主,少數2-4粒粘在一塊,而成簡單的卵塊。產卵期25-70天。成蟲單雌產卵量13-70粒。
(3)習性與捕食:夜出性,在下午19時左右,當光照強度下降到2.401ux以下時.便外出活動。性兇猛,動作敏捷,每分鐘可爬行6-7米。雖可整夜活動,但以晚上21-22時為活動高峰期。早晨當光照強度上升到2.401ux以上時,則鑽入田間琉松淺層土內或其它隱蔽的地方度過白天。在5-32℃溫區內均可活動,最適溫區為18-25℃,最高致死溫度為37.50℃。32℃以上停止取食,最低致死溫度為-5℃。
由於性兇猛,能夠捕食體型較大昆蟲,既可捕食地下害蟲如地老虎幼蟲、蠐螬、螻蛄,又可爬上棉株捕食棉蚜和棉鈴蟲、造橋蟲、卷葉蟲的卵、幼蟲和蛹。一頭成蟲一天捕食150-180頭蚜蟲。
地理分布
黑龍江、吉林、遼寧、新疆、河北、山西、陝西、安徽、浙江、四川、江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