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火焰山

新疆火焰山

新疆火焰山位於吐魯番盆地的北緣。古書稱之為“赤石山”,維吾爾語稱“克孜勒塔格”(意為紅山),由紅色砂岩構成,東起鄯善縣蘭幹流沙河,西至吐魯番桃兒溝,形成一條赤色巨龍,東西走向,橫臥於吐魯番盆地中,全長98公里,南北寬9公里。一般高度500米左右,最高峰在鄯善縣吐峪溝附近,海拔831.7米。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新疆火焰山
  • 地理位置:吐魯番盆地的北緣
  • 開放時間:旺季:08:00~21:00 淡季:10:00~18:30
  • 門票價格:60.00元
  • 著名景點:千佛洞
  • 最高海拔:831.7米
  • 別稱:赤石山
  • 所屬國家:中國
  • 所屬城市:新疆省吐魯番市
  • 建議遊玩時長:3小時
  • 適宜遊玩季節:7月-8月
行前必讀,景區動態,景區介紹,關鍵信息,門票預訂,山脈介紹,形成原因,傳說,旅遊資源,交通信息,

山脈介紹

火焰山脈呈東西走向。東起鄯善縣蘭幹流沙河,西止吐魯番桃兒溝,
長100公里,最寬處達10公里。火焰山重山禿嶺,寸草不生。每當盛夏,紅日當空,地氣蒸騰,焰雲燎繞,形如飛騰的火龍,十分壯觀。明人吳承恩著名神話小說《西遊記》;以唐僧師徒四人西天取經的故事而膾炙人口。第五十九和六十回,寫唐三藏路阻火焰山,孫行者三調芭蕉扇的故事,更給火焰山罩上一層神秘的面紗。書中寫道“西方路上有個斯哈哩國,乃日落之處,俗呼天盡頭,這裡有座火焰山,無春無秋,四季皆熱。火焰山,有八百里火焰,四周圍寸草不生。若過得山,就是銅腦殼、鐵身軀,也要化成汁哩!”這段描寫顯系誇張,但高熱這一基本特徵與火焰山是完全符合的。
新疆火焰山

形成原因

火焰山是天山東部博格達山坡前山帶短小的褶皺,形成於印支—早燕山運動時期,改造定型於喜馬拉雅運動時期.山脈的雛形形成於距今1.4億年前,基本地貌格局形成於距今1.41億年前,經歷了漫長的地質歲月,跨越了侏羅紀、白堊紀和第三紀幾個地質年代.
新疆火焰山
火焰山位於吐魯番盆地中部,當地人稱“克孜勒塔格”,意即“紅山”.由吐魯番向東去鄯善的路段中,有百多公里蜿蜓起伏的紅色山峰.這是一條東西長約100千米,南北寬7 ~10千米,平均高度500米左右的年輕褶皺低山.最高峰位於勝金口附近,海拔851米.它主要由中生代的侏羅紀、白堊紀和第三紀的赤紅色砂、礫岩和泥岩組成.山體雄渾曲折,主要受古代水流的沖刷,山坡上布滿道道沖溝.山上寸草不生,基岩裸露,且常受風化沙層覆蓋.盛夏,在灼熱陽光照射下,紅色山岩熱浪滾滾,絳紅色煙雲蒸騰繚繞,熱氣流不斷上升,紅色砂岩熠熠發光,恰似團團烈焰在燃燒,故名火焰山.這裡是中國最炎熱的區域,夏季氣溫高達攝氏四十七度,據說山頂氣溫可達攝氏八十度.

傳說

火焰山早已名揚天下,這要歸功於吳承恩著的中國古典小說《西遊記
新疆火焰山
相傳《西遊記》中唐僧取經受阻於火焰山,孫悟空三借芭蕉扇的故事就發生在這裡.原來火焰山是孫悟空大鬧天宮時,蹬倒了太上老君的煉丹八卦爐,有幾塊耐火磚帶著余火落到了地上,化生出來的.火焰山有“八百里火焰,周圍寸草不生”,“若過得山,就是銅腦殼、鐵身軀,也得化成汁哩!”現在柏克里克千佛洞前建造的“吐魯番絲路藝術館”再現了《西遊記》中的有關故事情節.
唐朝邊塞大詩人岑參有詩云:“火山突兀赤亭口,火山五月火雲厚.火雲滿山凝未開,飛鳥千里不敢來.”又詩云:“火山六月應更熱,赤亭道口行人絕.”明代大詩人陳誠有詩曰:“一片青煙一片紅,炎炎氣焰欲燒空.春光未半渾如夏,誰道西方有祝融.”
明人吳承恩著名神話小說《西遊記》,以唐僧師徒四人西天取經的故事而膾炙人口,名聞天下.第五十九回和六十回寫“唐三藏路阻火焰山,孫行者三調芭蕉扇”的故事,使火焰山披上一層神秘的色彩,成了一座奇山.
新疆火焰山
西遊記》寫道:“西方路上有個斯哈哩國,乃日落之處,俗呼‘天盡頭’.這裡有座火焰山,無春無秋,四季皆熱,那火焰山有八百里火焰,四周寸草不生.若過得山,就是銅腦袋、鐵身軀,也要化成汁哩!”這段文字顯系誇張,但高溫和寸草不生這些基本特徵,與火焰山實際情況完全符合,不是憑空臆造的
傳說之一
當年美猴王齊天大聖孫悟空大鬧天宮,倉卒之間,一腳蹬倒了太上老君煉丹的八卦爐,有幾塊火炭,從天而降,恰好落在吐魯番,就形成了火焰山。山本來是烈火熊熊,孫悟空用芭蕉扇,三下扇滅了大火,冷卻後才成了今天這般模樣。其實,火焰山是由侏羅紀、白堊紀及第三紀砂礫岩和紅岩泥構成的,年齡距今有兩萬萬歲了。
傳說之二
維吾爾族民間傳說天山深處有一隻惡龍,專吃童男童女。當地最高統治者沙托克布喀拉汗為除害安民,特派哈拉和卓去降伏惡龍。經過一番驚心動魄的激戰,惡龍在吐魯番東北的七角井被哈拉和卓所殺。惡龍帶傷西走,鮮血染紅了整座山。因此,維吾爾人把這座山叫做紅山,也就是我們現在所說的火焰山。拴馬樁和踏腳石在吐魯番市勝金鄉西南10公里處,從312國道西北望去,峰峰的火焰山頂上,有一石柱,巍然矗立,形同木樁,人稱“拴馬樁”。據說當年唐僧西天取經,路過此處,曾把白龍馬拴在石柱上,拴馬樁由此而得名。在拴馬樁不遠處,有一巨石,相傳是唐僧上馬時用的踏腳石。栓馬樁維吾爾人稱之為“阿特巴格拉霍加木”。據說穆罕默德時代,有個聖人名叫艾力,來到火焰山,曾把馬拴在石柱上,以後人們就把這根石柱叫“阿特巴格拉霍加木”(意為拴馬樁)以示紀念。開車由木頭溝進入火焰山腹地西洲天聖園,就能看見唐僧師徒四人西天取經的群塑。只見孫悟空騰雲駕霧,肩扛芭蕉扇在前開路,唐僧氣宇軒昂帶著豬巴戒和沙和尚,牽著白龍馬,慢步徐行。
唐僧取經群塑形態生動,表情逼真。群塑是1989年修造的。來此觀瞻照相的中外遊人接連不斷,是火焰山新辟的旅遊景點之一。遺憾的是群塑人為的被高高的鐵柵欄團團圍住,形同囚犯, 令遊人駐足長嘆。

旅遊資源

火焰山荒山禿嶺,寸草不生.每當盛夏,七月流火,紅日當頭,地氣蒸騰,焰雲繚繞,赭紅色的山體形如飛騰的火龍,十分壯觀.
新疆火焰山
火焰山有饅頭山,雲梯,千佛洞,吊橋,買買提大院,萬佛山等等.
葡萄溝:與火焰山荒山禿嶺形成強烈對比的是那一條條穿過山體的溝谷,溝底大多清泉淙淙、綠樹成蔭,形成條條狹長綠洲.其中最著名的河谷當數葡萄溝,此外,還有木頭溝、勝金口溝、蘇巴什溝、連木沁溝等.
關於火焰山和葡萄溝,當地維吾爾族也有民間傳說,故事大意是:天山有惡龍,專吃童男童女,英勇少年哈喇和卓酣戰惡龍七天七夜,最終將孽龍斬於七角井附近,並將其剁成七段,現今的火焰山就是染血的惡龍遺體化成的,剁口的鮮血則化成了葡萄溝、木頭溝等汩汩清流.現吐魯番絲路藝術館中有哈喇和卓的泥塑像.
火焰山是全國最熱的地方,夏季最高氣溫達47.8度,地表最高溫度在70度以上.由於地殼運動斷裂與河水切割,山腹中尚留下許多溝谷,主要有葡萄溝、桃兒溝、木頭溝、吐峪溝、連木沁溝、蘇伯溝等.在這些溝谷中,綠蔭蔽日,風景秀麗,流水潺潺,瓜果飄香.

交通信息

在吐魯番汽車站坐班車到火焰山景區,車程約半小時。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