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嶺立碑

赤嶺立碑

729 年(唐開元十七年)唐軍攻下久已淪沒於吐蕃的石堡城(一名鐵刃城﹐在今青海湟源南)﹐次年﹐雙方通使言和。這是唐與吐蕃再次討論邊界問題﹐金城公主在中間起了促進和解的作用。734 年(唐開元二十二年)在赤嶺(今青海湟源西日月山)各自樹立界碑﹐碑有兩方﹐分別用漢蕃文字記敘修好經過。立碑後﹐各派使臣共往磧西(龜茲)﹑河西﹑劍南及吐蕃邊境﹐歷告邊州守將:“兩國和好﹐無相侵掠。”漢文碑文云:“赤嶺之外﹐其所定邊界﹐一依舊定。”所謂舊定大概指的是神龍二年盟誓上所定的邊界。赤嶺顯然是傳統的交界地點﹐674年(唐高宗上元元年)婁師德出使吐蕃﹐吐蕃東面軍隊統帥贊婆即自赤嶺持牛酒迎勞。但這次約定很快地被破壞了﹐在唐河西的涼州﹑隴右的鄯州﹑劍南的茂州(今四川茂汶)﹐雙方爭奪要塞﹐互相侵擾。在西域方面﹐天寶六載(747)唐將軍高仙芝以極艱苦的高原長途行軍﹐越播密川(今帕米爾高原南阿姆河支流噴赤河上游)攻破吐蕃屬國小勃律(今克什米爾吉爾吉特雅辛河流域)﹐此後﹐又破突騎施﹑羯師(今巴基斯坦北部之奇特拉爾)等吐蕃與國﹐保障了安西四鎮和西域屬國的安全﹔同時﹐另一將軍哥舒翰在749年(唐天寶八載)再次攻下石堡城﹐收河西九曲﹐但唐對吐蕃的與國南詔用兵失敗﹐失去了姚州﹑嶲州(今四川西昌)。南詔叛唐獨立並依附吐蕃﹐使吐蕃無南顧之懮﹐得以專力於北方的開拓。

歷史成因,社會評價,

歷史成因

755年(唐天寶十四載)﹐安祿山叛唐﹐唐在西北駐軍東撤禦敵﹐吐蕃乘虛大舉東進﹐唐隴右諸州縣相繼被占領﹐763年(唐廣德元年)還一度攻占唐首都長安十天。756~762年間(唐至德元載到寶應元年)﹐肅州刺史劉臣壁寫給吐蕃大臣的信說“且吐蕃東有青海之隅﹐西接黃河之險﹐南有鐵嶺之固﹐北有雪山之牢”﹐則依然持唐人觀念﹐認為黃河﹑雪山(祁連山)應為漢蕃邊界﹐但此時已被吐蕃鐵騎衝破了。761年(唐肅宗上元二年)﹐在劍南任彭州刺史的高適上疏說:“茂州而西﹐經羌中至平戎數城﹐界於吐蕃也。”平戎城在維州(今四川理縣東北)西﹐與松州西岷江江源處的甘松嶺同為唐蕃邊境上的要害地點。松州這時已陷於吐蕃﹐維州在十餘年後再陷於吐蕃之手。
吐蕃占領隴右後﹐唐的西境﹐“盡於潘原(今甘肅平涼東四十里)”。潘原在涇州(今甘肅涇川北)與原州(今寧夏固原)交界處。原州已為吐蕃占領﹐吐蕃戍摧沙堡(固原西南六盤山上)。中間可能隔著緩衝地帶。蔚如水(今寧夏清水河)自南向北縱貫原州﹐此流域霜期長﹐農業不發達﹐然而宜於畜牧﹐所以吐蕃騎兵久屯於此。

社會評價

由於隴右居民大量東徙﹐吐蕃新占領的地區地廣人稀﹐軍需供給困難﹐所以吐蕃的游弋軍隊繞過唐重兵防守的涇州﹐北上攻靈州﹑鹽州﹑慶州﹐直至勝州﹐掠取秋稼﹔另外又偕南詔攻茂州﹑黎州﹑雅州。吐蕃不僅東取隴右和劍南西山﹐攻關內﹐又西略河西﹑西域。764年陷涼州﹐766年陷甘州﹐776年取瓜州﹐781年陷沙州壽昌縣﹐至787年沙州投降﹐全有河西。790年﹐又攻占北庭﹐一兩年後又占有安西(龜茲)。但很快又相繼為回鶻所占。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