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嵌懷古歌

《赤嵌懷古歌》是清末近現代初詩人陳肇興創作的作品。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赤嵌懷古歌
  • 出處:《陶村詩稿》卷一
  • 作者:陳肇興
  • 創作年代:清末近現代初
  • 作品體裁:詩
作品原文,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夜半天風吹海立,鯨魚上岸鮫魚泣。
金鼓千聲動地來,戈船百道乘潮入。
將軍落地便驚人,救火奔波走四鄰。
七歲讀書知大義,灑掃應對皆經綸。
君家伯叔公侯伍,自立唐藩擅開府。
爭班談笑卑徐常,撤戍投降似芻狗。
回手招君君有辭,兒今身已屬隆武。
五羊城頭啼杜鵑,千艘萬騎來銅山。
英雄誓不臣二主,事成不成唯憑天。
可憐觸起毒龍怒,白浪掀天風捲樹。
出師意氣吞金陵,一戰孤軍失南渡。
從此將軍識天意,轉身卻慕田橫義。
百艦驅來鹿耳門,一朝奪取牛皮地。
紅毛樓上草雞鳴,彼蒼藉手開東瀛。
冠帶柬騎赤龍去,迄今故壘猶縱橫。
我來赤嵌訪古蹟,舞殿歌台長禾麥。
聖主當陽魑魅消,頻年不見揮兵革。
唯餘無恙水西流,滄海茫茫接天碧。

作者簡介

陳肇興(1831~?),字伯康,號陶村。台灣府彰化縣治(今彰化市)人。鹹豐三年(1853)入庠邑,補廩膳生。從鹿港拔貢廖春波讀書於彰化白沙書院,學習四始六義及唐宋明清詩,表現極為突出。和蔡德芳、曾惟精、廖景瀛合稱「白沙書院四傑」。鹹豐九年(1859)中舉,曾建古香樓作為書房及居處,以讀書歌詠自娛。同治元年(1862)戴潮春起事,陳肇興拒絕戴氏之拉攏,遂遁入武西堡(今南投縣集集)之牛牯嶺山中。是年七月謀刺戴氏不成,幾度瀕於險境。閏八月避入集集山中,雖身在軍旅,夜晚得閒時,往往秉燭賦詩,追悼陣亡戰士,詳錄戴案經過,題為《咄咄吟》,乃台灣重要的歷史文獻。同治三年(1864)事平,陳肇興返回鄉里,設帳授學,門生有楊馨蘭、楊春華、吳德功、許尚賢等,多為俊才之士。著有《陶村詩稿》六卷,並《咄咄吟》二卷合刊。  陳肇興的《陶村詩稿》寫至戴案結束止,由此作可見清代中葉崛起的台灣士子,思想取向與價值判斷。不僅有個人心靈世界及理想抱負的抒寫,詩作的關懷重心亦往往與生民百姓密切相關。在形式上,陳氏習慣以長篇歌行來抒懷、言志,詩作風格雄健豪邁。門人吳德功在《陶村詩稿》序文中謂,肇興之詩胎息於杜甫,可視為清中葉台灣文壇之「詩史」。《陶村詩稿》最早由門人林宗衡等校刊,光緒四年(1878)夏季初刻,乙未之役,版毀於兵燹。後彰化人楊珠浦在大正元年(1912)得抄本於書肆,遂於昭和二年(1937)重刊。民國五十一年(1962)台灣文獻叢刊本據楊抄本排印;1971年鄭喜夫以連橫所藏原刊本為底本〖編者按:據連橫《台灣詩薈》創刊號〈遺集待刊預告〉云:「彰化陳伯康孝廉著有《陶村詩稿》八卷,版久毀失,印本亦亡。全台僅存二部,一在余處,一為雲林黃君丕承所藏。」〗,另以楊氏本、文叢本合校,是為鄭校本。1992年龍文出版社據楊珠浦本重印,而將鄭氏校本標註於眉批以供參考,編為「台灣先賢詩文集彙刊」第一集第四冊。以下作品以楊珠浦版本(以下簡稱「楊本」)為底本,鄭校本(以下簡稱「鄭本」、「鄭注」)為輔,進行編校。(施懿琳撰)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