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袋鼠(赤大袋鼠)

紅袋鼠(哺乳綱有袋類動物)

赤大袋鼠一般指本詞條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紅袋鼠是有袋目袋鼠科大袋鼠屬哺乳動物。雄性紅袋鼠有紅褐色的短毛,下身及四肢的毛色呈黃褐色,耳朵尖長,嘴巴呈方形,身長1.4米,體重85千克,雌性紅袋鼠較雄性細小,呈藍灰色,下身呈淡灰色,身長1米,紅袋鼠前肢有細小的爪,後肢粗壯,尾巴強壯。紅袋鼠又名紅大袋鼠或大赤袋鼠。

紅袋鼠廣泛分布於澳大利亞大陸,較少分布於澳大利亞南部、東岸及北岸,棲息於雨林中。紅袋鼠生性膽小,機警,常於夜間或晨昏活動,日間多睡覺或以其他方式休息,單獨或以小群生活,它們不會行走,只會跳躍,或者在前腳和後腿的幫助下奔跳前行。紅袋鼠是食草動物,喜歡吃多種植物,有的還吃菌類。紅袋鼠一年四季都可以繁殖,平均孕期為34天,每胎1仔,初生幼仔體重約0.75克,兩個多月露頭,半年以後出袋活動。1.5-2歲性成熟。壽命為20-22年。

紅袋鼠是比較原始的物種,在物種進化中具有重要的作用,還有較高的觀賞價值和經濟價值。

基本介紹

動物學史,形態特徵,生活習性,分布範圍,繁殖方式,交配,產仔,育幼,保護現狀,養殖技術,獸舍設計,飼養用料,其他管理,人工育幼,

動物學史

一般認為,袋鼠最早是由英國航海家詹姆斯·庫克發現的。其實並非如此。在他之前140年,荷蘭航海家弗朗斯·佩爾薩特於1629年就遇上了袋鼠。那一年,佩爾薩特的輪船在澳大利亞海岸附近擱了淺,看見了袋鼠以及懸吊在它腹部育兒袋裡的乳頭上的幼仔。但是,這位細心的船長竟錯誤地推測,幼仔是直接從乳頭上長出來的。不過,他的報導並沒有引起大家的注意,很快就被人們完全遺忘了。
而庫克船長第一次看見袋鼠的時間是1770年7月22日,那一天他派幾名船員上岸去給病員打鴿子,改善生活。那是在澳洲大陸指向紐幾內亞的那個“手指尖”——約克半島附近。庫克豪斯就坐落在這裡,這個城市是以偉大的航海家庫克的名字命名的。人們打獵回來以後,說看到一種動物,有獵犬那么大,老鼠顏色,行動很快,轉眼之間就不見了。兩天以後,庫克本人證實了船員們所說的並沒有錯,他自己也親眼看見了這種動物。又過了兩周,參加庫克考察隊的博物學家約瑟夫·本克斯帶領4名船員,深入內地進行為期3天的考察。後來,庫克是這樣記載的:“走了幾里之後,他們發現4隻這樣的野獸。本克斯的獵狗去追趕其中兩隻,可是它們很快就跳進長得很高的草叢裡,狗難以追趕,結果讓它們跑掉了。據本克斯先生觀察,這種動物不像一般獸類那樣用四條腿跳,而是像跳鼠一樣,用兩條後腿跳躍。”
有趣的是,由於他們對這種前腿短、後腿長的怪獸感到非常驚異,就問當地的原住民怎樣稱呼這種動物,原住民回答:“康格魯(Kangaroo)”於是,“康格魯”便成了袋鼠的英文名字,並一直沿用。可是人們後來才弄明白,原來“康格魯”在當地語中是“不知道”的意思。

形態特徵

成體:紅袋鼠是世界上最大的有袋類動物。紅袋鼠體長100-160厘米,尾長75-120厘米,體重23-70千克。雄性體長130-160厘米,體重70-90千克,雌性則小得多。紅袋鼠體色呈紅色或紅棕色,因而得名。但雌性體色呈藍灰色,鼻孔兩側有黑色須痕,這是紅袋鼠獨具的特徵。
幼仔:別看紅袋鼠成體身強力壯,可是新生的幼仔卻小得實在可憐,有大約2.5厘米長,體重0.7-1克,與蠶豆或手指差不多大小,只有雌獸體重的三千分之一。這時幼仔身上無毛,渾身上下紅彤彤,眼睛和耳朵都閉合著,根本不像袋鼠。

生活習性

紅袋鼠棲息在熱帶的稀樹草原、荒漠和溫帶的森林中。紅袋鼠和羚袋鼠一樣,喜歡群棲,常以2-10隻為一個社群單元,有時也結成上百隻的大群;在草原地帶集成小群一起生活。非常善於跳躍,在緩慢行進時,每一跳約1.2-1.9米,但在奔跑時每一跳可達9米以上。短期的逃跑速度可達每小時50-64千米。生性膽小,機警,常於夜間或清晨活動,日間多睡覺或以其他方式休息。一般在清晨和傍晚天氣涼爽時外出覓食飲水,白天炎熱時成群在樹陰下休息。休息、時總有一隻袋鼠放哨,一發現稍有危險徵兆,立即發出警報。受驚時會發出大聲的咳嗽聲,並用後足猛擊地發出聲來,而後會一下子跑出幾公里才停下。主要在夜間覓食,食物為各種草類、野菜、樹葉等。
紅袋鼠平時比較安靜,也比較溫順,但在無退路時也會用後足猛踢人,它的後足強有力,一下子就可以使人致命。雄性在爭勝打架時動作如同人在拳擊。紅袋鼠的尾部在其跳躍時起平衡作用;當遇到敵害走投無路時,尾巴的抽擊能造成致命傷;在慢行和休息時尾巴又可作為第三肢,與後胺形成天然的椅子。

分布範圍

紅袋鼠廣泛分布於澳洲大陸,只較少在南部、東岸及北部雨林中出現。
紅袋鼠(赤大袋鼠)
紅袋鼠分布圖

繁殖方式

紅袋鼠一年四季都可以繁殖,平均孕期為34天,每胎1仔,初生幼仔體重約0.75克,兩個多月露頭,半年以後出袋活動。1.5-2歲性成熟。壽命為20-22年。

交配

在人工飼養的條件下,通常紅袋鼠的性成熟期都會提前。人工飼養條件下雌性紅袋鼠性成熟時間為6-13月齡,雄性紅袋鼠性成熟時間稍晚,為15-20月齡。人工飼養條件下,雄性紅袋鼠的性成熟表現為陰囊下垂,陰莖時常外露,並跟隨、嗅聞發情的雌性紅袋鼠,欲進行交配。雌性袋鼠動情後,雄性紅袋鼠尾隨其後並進行交配,雄性紅袋鼠在發情期間會因為雌性紅袋鼠而發生斗架行為。紅袋鼠常年可發情,其發情周期為34-36天,雌性紅袋鼠發情時,小便次數會明顯增加,其前肢也會相應的在育兒袋及陰部撓抓。雄性紅袋鼠見狀會緊隨雌性紅袋鼠,並嗅聞雌性紅袋鼠地上的尿液,試圖摟抱雌性紅袋鼠,並進行交配。在雌性紅袋鼠發情初期,如果其不接受交配就會逐漸向前移動,並離開雄性紅袋鼠,如果其站立不動,雄性紅袋鼠就會摟抱住雌性紅袋鼠,並與其進行交配。通常1天可交配1-2次,每次持續時間為5-10分鐘。雌性紅袋鼠與其他哺乳動物不同,雌性紅袋鼠在受孕後已經可以進行下一周期的發情交配,第二周期的受精卵發育至胚囊階段後靜止,直到前一周期的幼崽進育幼袋200日齡或者掉袋死亡後繼續發育。當第二周期的幼崽進袋、發育後,雌性紅袋鼠再次發情交配。雌性紅袋鼠通常離袋6個月就能再次進行發情交配,進而生產幼崽。雌性紅袋鼠的育兒袋在發育前,袋內壁光滑彈性較小,並且相對乾燥,當育兒袋發育後,袋壁就會變得鬆軟且褶皺增多,其溫度、濕度也會相應增加。育幼過的雌性紅袋鼠的育兒袋壁顏色會因為幼崽的大小便呈現灰褐色。

產仔

紅袋鼠的孕期在33天左右,雌性紅袋鼠在產前2-3天,育幼袋變會得鬆軟,同時出現停止進食、精神萎靡不振以及清理育兒袋等臨產信號。產仔時,雌性紅袋鼠通常選擇較為僻靜的地方,並以正常站立姿態,低頭將從產道到育兒袋之間的毛舔濕,以方便幼崽從產道出來後順著舔濕的毛髮自行爬到育兒袋中,幼崽進袋後會自主吮吸在育幼袋中的乳頭,此時,雌性紅袋鼠的乳房會迅速膨脹以供紅袋鼠幼崽吮吸。紅袋鼠的整個生產過程的持續時間為30-60分鐘。紅袋鼠幼崽剛出生時,體重約1克,類似花生大小,全身呈半透明肉色,光滑無毛。其鼻孔清晰可見,眼睛尚未成形,只是一個黑點,耳朵也發育不明顯。紅袋鼠幼崽在從產道產出後,其後肢緊緊與腹部蜷縮在一起,沒有活動能力,但前肢發育良好,五指已經清晰分開,並能緊緊抓住雌性紅袋鼠的毛,在雌性紅袋鼠用舌頭將毛舔濕的指引下爬入育兒袋。生產過後,雌性紅袋鼠會排出火柴盒大小的暗紅色胎盤組織。由於幼崽體型較小,因此雌性紅袋鼠在生產過程中出血較少,偶爾會在排便中沾有一絲血跡。

育幼

通常紅袋鼠的育幼袋溫度維持在34.5-35.5℃,濕度維持在80%左右,這種溫度和濕度與紅袋鼠子宮內的溫度大致相同,不僅適合紅袋鼠幼崽的繼續生長發育,還可以使尚未生出毛髮的紅袋鼠幼崽皮膚保持濕潤。紅袋鼠的幼崽進入育幼袋後,其所有的成長發育都需要雌性紅袋鼠提供。不僅如此,雌性紅袋鼠還會通過舔舐紅袋鼠幼崽的肛門刺激紅袋鼠幼崽排泄,為保持育兒袋的乾淨,雌性紅袋鼠通常會舔食紅袋鼠幼崽的排泄物。
紅袋鼠幼崽進入育幼袋的第1天,首先會找到一個沒有進行過哺乳或者已經恢復到1厘米左右的適合自身吮吸的乳頭,此時紅袋鼠幼崽由於身體比較小,通常靠乳頭懸掛在育幼袋中。當紅袋鼠幼崽出生10日齡左右時,紅袋鼠幼崽的後肢發育基本與前肢相同,並且開始生長乳白色的指甲。紅袋鼠幼崽在20日齡左右時,耳朵生長出明顯的輪廓,指甲前段也逐漸呈現黑色,雖然此時其體表依舊是粉紅透明裝,但其已經達到迅速的增長階段。當紅袋鼠幼崽在育幼袋45天左右時,雌性紅袋鼠從外觀上可明顯看出育幼袋有膨脹的痕跡。當紅袋鼠幼崽發育到120天左右時,紅袋鼠幼崽的睫毛、嘴邊的觸鬚以及排泄口周邊的毛開始生長。此時紅袋鼠幼崽第1次鬆開母體乳頭,之後不再緊緊吮吸住乳頭,只有需要時才吮吸乳頭進食。
紅袋鼠幼崽通常在出生120-130天后才會睜開眼睛。紅袋鼠幼崽基本發育成熟大致在其出生後的150天,此時紅袋鼠幼崽眼、鼻、口、耳朵以及4隻腳掌、尾部都逐漸變黑,體表也長出白色絨毛,並開始從育幼袋中探頭觀看外面的世界。在紅袋鼠幼崽出生185天時,紅袋鼠已經完全生長成熟,並開始出袋並在雌性紅袋鼠周圍活動。紅袋鼠幼崽在返回育兒袋過程中,通常是先用前肢將雌性紅袋鼠的育兒袋扒開,頭銜鑽入育兒袋中,然後用後肢力量將全身裝入育兒袋中,在完全進入育兒袋後,紅袋鼠幼崽再調整自身的位置,將頭從育幼袋中探出。當時大袋鼠幼崽發育到215天左右,其開始嘗試進食饅頭、熟玉米等人工飼料。紅袋鼠幼崽在出生230天開始離開育幼袋,並進行長時間的獨自生活。通常其白天需要喝3-4次母乳,並輔之一些精料、水果、蔬葉。通常紅袋鼠會在出生220-230天后徹底離袋生活,離袋時的體重為3.1-3.8千克。

保護現狀

保護級別: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2015年 ver 3.1——無危(LC)。

養殖技術

獸舍設計

由於紅袋鼠之前一直生活在野外,所以其生性膽怯,較為神經質,喜歡快速跳躍。針對紅袋鼠的生活特性,對紅袋鼠的獸舍飼養的設計上分為2個室內獸舍和大小2個活動場。其獸舍分內外2間,內間鋪有木質地板,以適應其喜歡生活在乾草上的習性,外間為水泥地面打毛,夏天供紅袋鼠遮陰避雨,飲水進食所用,冬天對外間獸舍的四周進行封閉,進而為紅袋鼠提供更多的室內活動場所。獸舍屋頂全部鑲有隔熱保溫層,以保證冬季室內溫度控制在10℃左右。水泥地面也都進行了相應的防滑處理。此外,還設有供紅袋鼠運動的大小2個運動場,2個運動場的面積為450平方米左右,運動場外圍欄高1.9米,場內有稀疏的幾棵灌木。室內與運動場之間通過拉門相連線,在正常活動期間拉門保持打開狀態,以供紅袋鼠自由活動。

飼養用料

對於紅袋鼠的飼養用料,主要考慮到其生存的生活環境。在野外,紅袋鼠受環境的影響對糧食的有無十分敏感。災荒年,紅袋鼠因欠缺食物會全部停止發育。但是圈養條件下不會出現糧食短缺的情況,為保證紅袋鼠的正常生長及生育,需保證紅袋鼠的飼料品種豐富,營養搭配要合理,並補充適當的動物性飼料。首先,紅袋鼠的進食以野生禾木草料為主,在對紅袋鼠進行餵養時,主要以禾木草料為主,冬季時會種植大麥等作為紅袋鼠的補充飼料。其次,還要對紅袋鼠進行多汁料的投喂,可以根據季節的變化,對其進行蘋果、胡蘿蔔、西紅柿、山芋等切條餵養。此外,還應偶爾對紅袋鼠進行相應的精料如饅頭、牛奶的補充。

其他管理

首先,由於紅袋鼠生性膽怯,因此要保證紅袋鼠的居住環境相對安靜,避免產生大聲喧譁以及突發的巨大響聲,進而引起袋鼠受驚嚇死亡。其次,要對紅袋鼠做好相應的保溫措施。雖然紅袋鼠的適應能力強,但是紅袋鼠的生存的環境為熱帶,北方寒冷的氣候對紅袋鼠的正常生存起到一定的威脅。因此,要保持紅袋鼠的飼養溫度,尤其是在每年11月中旬到第2年3月中旬,要對獸舍進行加溫處理,使室溫保持在10-15℃。在冬季,還要選擇氣溫相對暖和的天氣讓紅袋鼠在小運動場跳躍活動,並接受日光照耀,以保證紅袋鼠的健康。再次,在夏季,要及時對獸舍進行清理,以保證獸舍的清潔乾淨以及空氣流通。在極為炎熱的情況下要對獸舍以及紅袋鼠進行潑水降溫。最後,還應及時改善紅袋鼠的生態環境。夏季,運動場中的喬木不僅使紅袋鼠的獸舍綠意盎然,更為紅袋鼠提供了遮陰納涼的活動場所;冬天要在紅袋鼠的大運動場種植大麥,保證紅袋鼠生活於綠意盎然的環境中,這樣還能增加紅袋鼠飼養飼料的多樣性。

人工育幼

紅袋鼠幼崽會在紅袋鼠的育幼帶中發育成熟並離開育幼袋,但是由於營養不足,雌性紅袋鼠受到突然的驚嚇或氣候條件突變等種種原因,紅袋鼠幼崽的吊袋率較高,通常幼崽掉袋只要及時察覺,並在幼崽夭折前用溫水洗淨並放回育幼袋中即可。但是當雌性紅袋鼠因健康原因造成幼崽掉袋時,通常這種處理難以奏效,此時就需要對紅袋鼠幼崽進行人工育幼。人工育幼紅袋鼠幼崽成功率較大的為140日後掉袋的幼崽。首先,要將掉落的幼崽放置水溫在37-38℃的溫水中進行清洗,將其身上的泥污清洗乾淨,待紅袋鼠體溫回升後,將其放入用毛巾特製的育幼袋中,每隻紅袋鼠幼崽要準備2-4個育幼袋,以方便清潔換洗。毛巾特製的育幼袋溫度要恆定在33-35℃。其次,在對紅袋鼠幼崽的飼養方面,要做到營養均衡。對於紅袋鼠幼崽,每天要進行5-7餐的投喂,以新鮮羊奶為主食,並添加鈣、酵母等輔食。150日齡後的紅袋鼠幼崽要相應增加蛋黃、蘋果泥等輔食;180日齡後的紅袋鼠幼崽要加餵饅頭、餅乾等主食。同時,要考慮到雌性紅袋鼠的乳汁隨著幼崽的成長,其含脂量和濃度會發生一定的變化,在人工餵養時,也要考慮到這一變化並及時調整。最後,雌性紅袋鼠會及時清理自身的育幼袋,所以在人工育幼過程中,一定要對人工育幼帶進行及時的換洗、清理、消毒。紅袋鼠幼崽離開育幼袋的時間為220-230天,在離袋後的一段時間內,還以吃奶為主,但在飼養中要逐漸添加精料,直到其離袋180天左右,紅袋鼠幼崽會停止吸食奶。此時,對紅袋鼠的人工育幼過程基本結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