贛西北紅五月起義

1930年5月,中共湘鄂贛邊特委在江西省宜春、萬載、銅鼓、宜豐等縣發動和領導了工農武裝起義。

1929年12月上旬,中共湘鄂贛邊特委決定統一改編邊境赤衛隊,銅鼓、萬載、宜春、宜豐等縣分別編成第3、第5、第6、第8等4個赤衛大隊。在此基礎上,成立了第1、第2兩個湘鄂贛邊赤衛軍總指揮部。中共湘鄂贛邊特委適時提出了開展秋收鬥爭、年關鬥爭和春荒鬥爭的口號,提出了與當時情況相適應的政策和策略,將民眾自發的經濟鬥爭引向有組織的政治鬥爭和武裝起義。1930年2月,銅鼓、萬載、宜豐、宜春等縣根據特委指示,相繼成立工農兵暴動委員會或武裝起義指揮部,具體布置起義工作。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贛西北紅五月起義
  • 外文名:The Northwest Jiangxi Red May Uprising
  • 起義時間1930年5月
  • 起義地區:江西省宜春、萬載、銅鼓、宜豐
起義歷程,社會影響,

起義歷程

在特委的統一組織下,於巴黎公社誕生紀念日——3月18日,贛西北各縣舉行了武裝大示威,史稱“3·18”武裝示威。3月18日,萬載的武裝示威按原計畫分4路進行。第1路攻擊王玉山靖衛團,占領高村。第2路圍攻辛拱臣靖衛團。第3路攻進高城,消滅了駐在高城的靖衛團。第4路攻占黃茅,全殲反動武裝靖衛團,繳槍90餘支。宜春縣的武裝示威是在縣暴動委員會指揮下進行的,數萬民眾搗毀區、鄉反動政權,先後建立58個鄉蘇維埃,並於3月24日攻克宜春縣城,成立了宜春縣蘇維埃政府。銅鼓在“3·18”武裝示威中,組織1萬餘民眾,打垮了竹山六合團,趕走了游揚靖衛隊,燒毀了反動團防局的住所和哨所。經過“3·18”武裝大示威,激發了民眾的革命熱情,增強了黨的力量,起義條件日臻成熟。4月10日,特委在湖南平江黃九區召開邊境各縣民眾團體聯席會議,部署“紅五月”武裝起義工作。
5月間,宜春、銅鼓、萬載、宜豐等縣先後有數十萬工農民眾參加了武裝起義。
宜春。“3·18”示威之後,地主武裝“宜北各鄉聯合剿匪辦事處”和“西路民眾聯合剿匪隊”糾集在一起,企圖從北、東、南三面包抄蘇區。4月20日,■市、新田等地地主武裝近萬人,分3路直撲飛劍潭。分5道防線嚴陣以待的宜春5區工農武裝和紅6大隊共2000餘人,以誘敵深入戰術伏擊敵人,斃傷200餘人。5月13日,金瑞、洪塘等地地主武裝又向盤田蘇區進攻。
紅6大隊和各鄉民眾英勇作戰,斃敵100餘人,繳獲步槍6支,鳥銃、梭標100餘件,並摧毀設在盤田文昌宮的反動據點“宜北剿匪總部”。
銅鼓。銅鼓的1、2、3區1萬多名武裝工農參加起義。5月1日,由湯九倫率領的銅1區暴動隊2000餘人從梁段出發,3日進入瀏陽白沙,打擊了團防武裝,活捉白沙民團團總廖甘桂,打垮了千秋段、黃花洞、石子庵等處的挨戶團。5日,抵達白沙鎮,鎮壓了惡霸地主,幫助一些地方建立了鄉蘇維埃政權。到8日,起義隊伍肅清了銅1區境內的反動殘餘勢力。銅2區暴動隊打擊了棋坪游揚靖衛隊。銅3區武裝工農5000餘人,從曾公廟出發向豐田和縣城方向前進。盤據在縣城的國民黨軍第5師獨立第1團和警察大隊,在全縣武裝大暴動的威脅下向大段方向逃遁。
萬載。萬載縣工農兵暴動委員會於5月1日發表《為建立蘇維埃政府告工農兵貧苦民眾書》。這一天,全縣除縣城和盧家洲外,其他各地均召開了民眾大會,並舉行聲勢浩大的示威遊行。各地豪紳地主紛紛逃往縣城、南昌和上海等地。中共萬載臨時縣委決定組織全縣工農武裝直搗萬載縣城。5月23日,以紅5軍和4、5區工農武裝為一路,以紅5大隊和1、2、3、6區的赤衛隊、少先隊為另一路,兩路總計9萬餘人直撲縣城。28日黃昏激戰開始,踞守在城內的國民黨軍第5師獨立團的1個營,在起義隊伍前後夾攻下傷亡甚多,且戰且退。8時許,起義隊伍占領縣城。第2天拂曉,敵軍重整殘部從東門反撲。紅5軍和赤衛隊奮起抗擊,在紅6大隊的支援下,經兩個多小時激戰,殲敵400餘名,繳步槍400餘支,機槍4挺,七星炮6門,敵營長林振東、靖衛團分隊長王寶山等均被擊斃。隨後,暴動隊打開監獄,釋放了70餘名無辜民眾,並將沒收土豪劣紳的財產分給貧苦民眾。6月1日,紅軍和赤衛隊相繼撤離縣城。
宜豐。4月下旬,中共宜豐特區委部署了“紅五月”起義的任務。5月7日晚,在劉小青、管仁義率領下,天寶、潭山、逍遙、找橋、石橋、李家坪一帶工農民眾1000餘人,分路向黃崗進發。8日凌晨,起義隊伍從東、西兩面向黃崗夾攻。由於叛徒告密,駐守黃崗的靖衛隊事先逃走,起義未達預期目的。為扭轉這一被動局面,宜豐特區委於5月中旬從修水的麻洞、祥雲,銅鼓的高嶺、龍門,奉新的長坪、西塔、百丈,挑選赤衛隊員1400餘人,在找橋集中整編,正式成立宜豐特別區赤衛軍總隊,並以原宜豐游擊隊為基礎,成立特務隊,向修水、銅鼓、宜豐、奉新4縣邊界反動勢力進擊。30日,宜豐特務隊、紅8大隊、赤衛軍總隊2000餘人,分3路向陳雪率領的天寶民團進攻,陳雪聞訊逃跑,隊伍隨即打進潭山,活捉大土豪劉作賓。

社會影響

從“3·18”武裝示威到“紅五月”武裝起義,是贛西北地區當時民眾發動面最廣,影響最大的一次武裝奪取政權的行動,有力地推動了贛西北地區的土地革命鬥爭。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