贊皇六宰相傳說

贊皇六宰相傳說

《贊皇六宰相傳說》是一篇中國古代寓言故事。在唐代贊皇李氏家族名人輩出,有“贊皇李半朝”之譽,最具代表意義的是贊皇六宰相,這六位宰相的家鄉是贊皇歷史文化名村許亭。

基本信息,名錄簡介,

基本信息

名錄名稱: 贊皇六宰相傳說
編號: 5—1—1
名錄類別: 民間文學
申報地區: 石家莊贊皇縣

名錄簡介

贊皇縣是一個千年古縣,在唐代贊皇李氏家族名人輩出,有“贊皇李半朝”之譽,最具代表意義的是贊皇六宰相,這六位宰相的家鄉是贊皇歷史文化名村許亭。據《贊皇縣誌》記載,公元前204年,漢淮陰侯韓信用兵井陘口,背水一戰,斬了成安君陳余,生擒趙王歇,縛了廣武君李左車,漢軍全勝,那次戰役被稱為“許亭之捷”。許亭村中有六宰相資料陳列館,有一株千年古槐,村北有竇建德大王廟,村西有平泉湖,村東臥龍崗南端為李德裕書院遺址,村南東古山東面有李氏家族祖墳。
許亭一帶有很多歷史傳說,最為著名的是唐朝六宰相的傳說。這六宰相分別是:詩人宰相李嶠、耿直宰相李絳、狀元宰相李固言、開國公宰相李珏、地理學家宰相李吉甫、政治家宰相李德裕。
李嶠,字巨山,生於公元644年,卒於公元713年,中宗時宰相,李鎮惡之子,武則天愛臣,曾做監察御史,風閣舍人。公元698年,任天官侍郎等職,同鳳閣鸞台平章事,聖上封他贊皇縣男、贊皇縣公,趙國公、死後葬於祖墳許亭。李嶠是初唐時期的一位大詩人,他的五言絕句《風》這樣寫道:解落三秋葉,能開二月花。過江千尺浪,入竹萬竿斜。這首詩被載入《唐詩三百首》、《全唐詩》,而且被國小課本錄用,李橋被稱為詩人宰相,和蘇東坡的老祖宗欒城蘇味道並稱“蘇李”。李絳,字深之,生於公元764年,卒於公元830年,李元善之子,唐憲宗時宰相,曾做監察御史,尚書主客員外郎等職,811年為中書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聖上封他高邑男、趙郡開國公,死後葬於祖墳許亭,人稱“耿直宰相”。李固言,字仲叔,唐代人,狀元及第,唐文宗時宰相,曾任給事中,尚書右丞。曾任門下侍郎等職,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宣宗時封他太子傅,分司東都,人稱狀元宰相。李珏,字待價,生於公元782年,卒於公元853年,唐文宗宰相,歷任右拾遺、中書舍人,戶部侍郎等職。838年為同中書門下平章事,聖上封他贊皇郡開國公、贊皇縣男。李吉甫,字弘憲,生於758年,卒於814年,李棲筠之子,唐憲宗時與李絳為同殿宰相,歷任忠州刺史,中書舍人、中書侍郎同平章事,聖上封他贊皇侯,又升趙國公,他編著的《元和郡縣圖志》是中國最早的一部行政地理志書,因此人稱地理學家宰相。李德裕字文饒,生於787年,卒於850年,李吉甫次子,唐文宗、武宗宰相,歷任監察御史、中書舍人、浙西觀察史、兵部尚書、同中書門下平章事等職,聖上封他贊皇伯、衛國公。後被牛黨所攻,被貶崖州,即今海南島,後來他的屍骨起回故鄉,二子、三子留在在崖州,李德裕是開發海南島的第一人,海南五公祠至今供奉著李德裕,李德裕輔佐唐武宗實現了晚唐時期的“會昌中興”,李德裕和管仲、商鞅、諸葛亮、王安石、張居正,被梁啓超稱為中國古代六大政治家。
贊皇六宰相傳說故事有“李嶠妙筆生花”、“李嶠夢人贈筆”、“李德裕臥雪留詩”、“牛角山死牴李氏祖墳”、“李德裕出生傳奇”、“八角琉璃井和玉泉寺”、“李德裕在崖州”等等,《贊皇六宰相》和《傳說贊皇》中,記載贊皇六宰相的傳說故事就有幾十個,這些傳說是贊皇縣古老文化的代表,傳承這種非物質文化遺產,對保護贊皇民間文化具有很大的作用。
唐朝是中國歷史上的鼎盛時期,唐代名相輩出,贊皇就占有了六位宰相,這樣的情況至今在全中國也是空前絕後、絕無僅有,收集他們的歷史故事和民間傳說,對研究唐朝歷史、唐代宰相、唐代文化、唐代經濟、唐代的風土人情和唐代的軍事、政治、教育等等,都有深刻的歷史意義和文化價值。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