贊哈

贊哈

傣族曲藝曲種。流行於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贊哈”為傣語民間歌手之意。演出時一人一笛或兩人合作,多演于吉慶時日。曲調具朗誦風格。傳統曲目多為民間傳說,也有即興編詞的歌唱。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贊哈
  • 區域: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
  • 民族:傣族
  • 類型:傣族民歌
定義,表演形式,傳統曲目,起源與發展,音調,贊哈表演,表演地位,贊哈藝人,

定義

贊哈,中國傣族曲種,傣族民歌形式之一。又是對傣族民間歌手的稱謂,傣語意為歌手。“贊”是“會、能、善於”的意思,“哈”是“唱歌”的意思。“贊哈”直譯為“能歌善唱者”,意譯為“歌手”。屬於一種專業的民間歌唱藝人。流行於中國雲南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

表演形式

表演形式靈活簡便,一人一,或兩人對唱,隨時隨地可以演唱。演唱內容與人民民眾的生產﹑生活結合得非常緊密,被稱為“傣族生活中的鹽巴”。它產生於公元11世紀傣族部落首領叭真在瀾滄江邊建立景龍金殿國時期。嗣後,隨著佛教的傳入和傣族文化的興旺而得到發展,逐漸形成為傣族人民喜聞樂見的民歌形式。

傳統曲目

傳統曲目多為民間故事神話傳說,也有藝人即興編唱的獵歌、酒歌,如《賀新房》﹑《恆勐拉》﹑《帕召列羅》﹑《召樹屯》﹑《召相勐》﹑《四棵緬桂》﹑《蘭戛西賀》、《四棵緬桂花》、《哈路教》等;新編曲目為《流沙河之歌》、《彩虹》等。
能演唱上述長歌者,均可稱為贊哈藝人。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人民政府很重視、關懷贊哈工作。新的贊哈藝人不斷成長,老贊哈藝人又重新獲得了藝術生命。1963年,西雙版納自治州成立了贊哈協會為培養青年演員、蒐集整理傳統曲目、繁榮創作,作了大量的工作

起源與發展

據調查,贊哈調早在十五世紀就已經在傣族人民中間流傳。通常在節慶、禮儀等場合演唱,在勞動小憩時亦能聽到贊哈娓娓動聽的歌聲。演唱時,兩人盤膝坐在:一人吹,一人手執紙扇歌唱,有時兩人對唱。曲調具有朗誦風格,歌曲內容多為歷史故事或歌唱勞動、生活、愛情等。
作為民間藝人的贊哈,就是在勞動人民歌唱勞動、歌唱愛情、歌唱生活的種種感受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西雙版納傣人民早期狩獵,特別是採集生活,為傣族人民提供了自由歌唱的廣闊天地。那時候,人們在喜慶豐收時,或者是在打到鹿,分鹿肉吃的時候,大家歡欣鼓舞,人人歌唱,並且是邊歌邊舞,有集體合唱的,如現在還保存的“依攔賀”調邊舞國唱的形式,老、中、青、少年都會唱、能舞。還有獨唱,這種形式就是自由,更普遍了。在這些歌唱活動中,有一部份人既能唱,又唱得比較好,他們自然被譽為“善歌者”。這是贊哈的萌芽時期,還沒有成為職業性的民間歌手。
贊哈
後來,隨著社會歷史的發展,西雙版納傣族先民由農村公社時期進入階級社會階段,出現了社會分工。人們為獲得贊哈這種專稱,不僅需要有較好的歌喉,要有即興表達演唱的才能,而且還要掌握比較多的歌唱內容,這就必須有一定的時間作保證。於是,這些“能歌善唱者”為了生存,逐漸從農業、狩獵、手工等行業脫離出來了,成為職業性的民間歌手。但是,由於西雙版納保留原始農村公社的歷史長久,其變化發展又非常緩慢,贊哈逐漸成為歌手的專名,應該在具備人們為謀求自身生存的生產勞動中已經有剩餘的產品和剩餘的時間之後。
贊哈在西雙版納有廣泛的民眾性。據調查,全州有民眾公認的贊哈一千多人,差不多每三百人中就有一名歌手,一般民眾亦能隨聲唱和。
贊哈不令有西雙版納傣族人民都從中流傳廣,影響深,在德寵傣族地區也一樣(德寵傣族稱讚哈為“哈鸞哄”或“喊門當”)。同時,在緬甸寮國泰國的傣族地區也很盛大行。傣族中流傳著這樣一句形象而又深刻的話:“在傣家人的生活中沒有贊哈,就象菜里沒鹽巴”。由此可見了,贊哈對傣族人民生活有著深遠的影響,對傣族的文化發展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關於贊哈的來歷,有這樣一段傳說:從前,有一隻糯樂多鳥用婉轉動聽的歌喉,從黃昏一直唱到深夜,吸引了全村的青年男女。美麗的玉嫩姑娘也被糯樂多鳥的歌聲迷住了。一次,王子召龍交向玉嫩求愛,當即遭到拒絕。玉嫩說:“我寧願與糯樂多鳥在一起,也不和你在一起”。召龍交為了把玉嫩弄到手,一心想除掉糯樂多鳥。一天黃昏,正當糯樂多鳥在村邊的椰林中高歌時,狠心的召龍交向糯樂多鳥放出一支毒箭,糯樂多鳥被射落在地。玉嫩急忙到椰林中找了受作了的糯樂多鳥,並把它揣在懷裡。不多時,糯樂多鳥就在玉嫩的懷裡死去了。這時,全村的青年男女都前來看望,並為失去糯樂多鳥而悲傷,玉嫩也因悲傷過度而昏迷過去當她醒來時,突然覺得自己說話的聲音也象糯樂多鳥唱歌一樣透婉動聽,她就學著糯樂多鳥的唱聲安慰全村青年。從此,玉嫩姑娘就成了第一個受民眾愛戴的贊哈。
傳說終歸是傳說,我們不去考證它的真假。但在西雙版納,聽贊哈演唱是確是最精彩的文藝活動,尤其是遇上男女贊哈賽歌,更是一聽就不願離去贊哈深受傣家人歡迎,是難於比擬的。據說,當你投宿傣家村寨時,只要說是贊哈,立即就會被傣家人請到屋裡用酒肉款待,待為上賓,並熱情地請你唱贊哈。

音調

贊哈唱的調子一般是“12356”五個音階,通稱為“贊哈調”。是傣族人民喜聞樂見的一種演唱曲調。漢族所說的“說書”,在傣族中則是“唱詩”。詩是動人的,音樂是優美的,歌手們在娓娓動聽的“傣”伴奏下,有節奏地用“宣敘調”式的、富於敘事的特點,唱出一篇詩章,一個個故事。旋律似乎有些平板,但它是朗誦與歌唱緊密結合的獨特藝術,它那獨特的調式音階是無法用十二平均律解釋的,仔細的揣摩,它已是二十四平均律或更多平均律的音樂藝術了。

贊哈表演

贊哈演唱不受時間、環境、條件的限制,演唱者席地而坐,手持一把扇子半遮住臉,由另一人報毖(吹竹笛)伴奏,即可演唱。演唱的內容十分廣泛,有各種習俗歌、情歌、民間傳說故事、佛教經典、佛祖生平等,還常常即興創作。每逢過年過節,賀新房、婚嫁、小兒滿月、升和尚等喜慶日子,都少不了贊哈演唱。
贊哈演唱席地而坐,也不化妝,以一紙扇遮臉,一人吹笛伴奏,即可演唱。演唱主要有三種形式:①自由演唱或即興演唱;②男女二人對唱(也可同性對唱)。一個歌手先唱一段,另一歌手接著往下唱,如此交替接唱,直至把故事唱完為止。演唱中誰知識豐富,詞語生動,歌聲優美,承接順暢,感情動人,誰就是佼佼者,就獲得聽眾讚賞;③賽唱。帶有一決勝負的競賽性質。男女贊哈均可參賽,一個對一個,一問一答,直至有一方答不上來或答錯了為止。這時提出問題的一方可告知對方正確的答案,而對方只能心悅誠服地認輸,甘拜下風。

表演地位

“贊哈”是傣語的譯音,意思是“歌手”,是傣族的民間藝人。有一首傣族詩歌這樣寫道:“唱歌使人快樂,沒有贊哈的歌聲,在我們生活中,就象吃菜沒有鹽巴,吃飯沒有糯米。”鹽巴是五味之首,任何一道菜都缺不了它;糯米是傣族的主糧,把贊哈當做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鹽巴”和“糯米”,可見贊哈對傣族生活的重要。

贊哈藝人

一般會唱歌的人還不能成為贊哈。要經過拜師培訓和實踐考核,民眾承認,才能獲得贊哈的稱號。
先要拜師。有一定的文化水平,記憶力強,歌喉優美,有即興創作能力的人,徵得老贊哈同意後,備上布匹、檳榔、蠟條、大米和銀元等象徵性的學費,擺在一張篾桌上,舉行儀式,正式拜師學藝。
贊哈贊哈
學習期限二至三年。學員必須掌握以下十項基本的傳統唱詞:①亥披勐(請神歌)、②苔邦貢(向土司頭人賠禮歌)、③東答牙邁(歌手見面禮貌歌)、④恆很邁(賀新房歌)、⑤波魯教(升和尚歌)、⑥甘允(婚禮歌)、⑦西賀勐龍(16個城市來歷歌)、⑧捧桑羅(開天闢地歌)、⑨嘎迫(佛經故事歌)、⑩打少西甲(佛祖生平歌)。
掌握了以上10項基本功,才有資格成為贊哈。
西雙版納解放後,黨和人民政府關心愛護贊哈,成立了州、縣級贊哈協會,一大批贊哈滿懷激情進行創作和演唱,湧現了康朗甩、波玉溫、康朗英等著名贊哈。贊哈們為傳承貝葉文化,繁榮傣族民族民間文藝,歌頌改革開放和美好生活而放聲歌唱。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