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贈裴南部聞袁判官自來欲有按問
- 作者:杜甫
- 創作年代:唐代
- 作品出處:《全唐詩》
- 作品體裁:五言排律
作品原文,注釋譯文,詞句注釋,白話譯文,創作背景,作品鑑賞,整體賞析,名家點評,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贈裴南部聞袁判官自來欲有按問
塵滿萊蕪甑,堂橫單父琴。
人皆知飲水,公輩不偷金。
梁獄書因上,秦台鏡欲臨。
獨醒時所嫉,群小謗能深。
即出黃沙在,何須白髮侵。
使君傳舊德,已見直繩心。
注釋譯文
詞句注釋
⑴裴南部:南部縣令裴某。南部屬閬州,在今四川南部縣。按問:查究審問。全詩校:“一本‘南部’以下作原注。”
⑵萊蕪甑(zèng):范丹字史雲,漢桓帝時為萊蕪長,居官清廉。《後漢書·獨行傳》稱其“所止單陋,有時絕粒,窮居自若,言貌無改,閭里歌之日:‘甑中生塵范史雲,釜中生魚范萊蕪。’”
⑶單父(shàn fǔ)琴:《呂氏春秋》:“子賤為單父宰,彈琴不下堂而治。”
⑷飲水:《晉書·良吏傳·鄧攸》:“時吳郡闕守,人多欲之,帝以授攸。攸載米之郡,俸祿無所受,唯飲吳水而已。”
⑸偷金:《史記·萬石張叔列傳》:“塞侯直不疑者,南陽人也,為郎,事文帝。其同舍有告歸,誤持同舍郎金去,已而金主覺,妄意不疑,不疑謝有之,買金償。告歸者來而歸金,而前郎亡金者大慚,以此稱為長者。”袁判官按問者必為裴南部貪贓事,故杜甫為之辯解。
⑹梁獄書:《漢書》:“鄒陽從梁孝王游,羊勝者讒毀之,下吏,陽從獄中上書,王出之。”因上:全詩校:“一作應作。”
⑺秦台鏡:傳說秦始皇有一方鏡,能照見人腸胃五臟。人有疾病者,掩心而照之,則知病之所在。女子有邪心,照之則膽張心動。秦始皇常以照宮人,膽張心動者則殺之。事見《西京雜記》卷三。後以“秦鏡”或“秦台鏡”稱頌官吏明察秋毫,善於斷獄。
⑻獨醒:《楚辭》:“眾人皆醉我獨醒。”
⑼黃沙:黃沙獄,古時詔獄名。《晉書·高光傳》:“是時武帝置黃沙獄,以典詔囚。以光歷世明法,用為黃沙御史,秩與中丞同。”
⑽使君:當指閬州刺史。
⑾直繩:正直如繩墨。《晉書·李胤傳》:“遷御史中丞,恭恪直繩,百官憚之。”
白話譯文逐句全譯
裴縣令,您就像范丹一樣過著清貧的生活,像宓子賤那樣治縣有方,政績斐然。
人們都知道您是鄧攸那樣清廉的好官,是直不疑那樣道德高尚的人。
您一定要像鄒陽那樣上書解釋您的冤情,秦國寶鏡那樣明鏡高懸秉公斷案的判官一定會來到您的面前。
獨自清醒的人會遭到時俗的妒忌,眾多小人的毀謗能讓您深受其害。
您即將走出黃沙監獄的機會就在眼前,又何須憂愁再讓白髮侵凌?
我聽說閬州刺史是德高望重的老臣,他派袁判官來審理您的案子,已經能看出他是心地正直如垂直的繩線見不得半點冤屈的長官。
創作背景
唐廣德元年(763年)秋天,寓居在梓州(今四川三台)的杜甫突然得到摯友房琯客死在閬州(今四川閬中)的噩耗,便星夜兼程趕赴閬州,弔唁並料理朋友的後事,並就此迷戀上了閬州的山光水色。期間至閬州南部縣看望南部縣令裴某,並作詩留念。
作品鑑賞
整體賞析
“塵滿萊蕪甑,堂橫單父琴。”這裡用范丹的清貧,借比裴南部能清貧自守;用宓子賤比擬裴南部,並以“單父琴”稱美裴縣令治縣的政績。“人皆知飲水,公輩不偷金。”這裡以鄧攸比擬裴南部,並以“飲水”為喻,稱美裴氏為官廉潔;用直不疑事比擬裴南部,謂其操守清白,正直有德反而蒙受不白之冤。“梁獄書因上,秦台鏡欲臨。”這裡以鄒陽比擬裴南部,謂其在獄中有辯冤之詞;以“秦台鏡”喻指袁判官能明鏡高懸,秉公斷案。
在這首詩的前六句,杜甫首先肯定了裴縣令是清貧廉潔、道德高尚、為政有方的好官吏,然後鼓勵他要努力爭取為自己辯白的機會,事情一定會搞清楚的,幫助裴縣令樹立信心。
“獨醒時所嫉,群小謗能深。”這裡以被流放的屈原來比擬受誣入獄的裴南部。“即出黃沙在,何須白髮侵。”這裡以“黃沙”指牢獄,以“即出黃沙”謂袁判官即將使裴南部出獄。“使君傳舊德,已見直繩心。”這裡以“直繩”來稱讚閬州刺史的品德,他肯定能為裴縣令主持公道。
詩的後六句首先分析了裴縣令蒙冤的原因是因為“獨醒”,然後指出袁判官來審理他的案子是個機會,一定要抓住機會爭取好的結果。這首《贈裴南部聞袁判官自來欲有按問》蘊含許多名臣賢人的典故,杜甫以這些故事來寬慰蒙冤下獄的朋友,足見他是一位難得的貼心好友。
名家點評
地方文史研究學者蹇耀堂《杜甫<贈裴南部>今譯》:《贈裴南部》這首詩“先表之,次原之,終慰之,恰似一紙辨誣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