贈俊公道人

贈俊公道人

《贈俊公道人》是南朝文學家范雲所作詩詞之一。范雲因作此詩相寄,以表達對俊公道人的深切懷思。

基本介紹

作品原文,作品鑑賞,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贈俊公道人
秋蓬飄秋甸,寒藻泛寒池。
風條振風響,霜葉斷霜枝。
幸及清江滿,無使明月虧。
月虧君不來,相期竟悠哉!

作品鑑賞

倘若此詩作於期會之前,詩人正滿懷“有朋自遠方來”的喜悅,詩中當會出現極其清麗的秋景描繪。但此刻既已過了約期,詩人心中正有訴不盡的惆悵,當他向朋友追述那日夜期待的情景時,不免染上了濃重的蒼涼感:當秋風吹拂之時,你可知道我曾久久眺望過清寂的秋野,眼前飄飛起數不完的枯蓬;站在日見寒冽的池邊,看那浮泛水面的萍藻,它們似乎也感受到了秋來的涼意,全帶上了一片蒼寒之色。詩中開頭兩句一動一靜,分別是詩人選擇的意象,這中間隱隱包含了對遠方友人的關切和牽掛:他的朋友,也像飄蓬、浮藻一樣,正在人世間流徙不定。而今秋意已涼,不知他是否已回返居所。接著的“風條振風響”兩句,則由視覺意象的展現,轉為風夜霜晨聽覺意象的描摹。秋夜本就淒清,何況當詩人輾轉床側之時,耳邊聽到的,又只是時時振響樹條的蕭蕭風聲。直到白霜滿階的清晨,那風似乎還沒有靜息,園中還傳來霜枝顫抖之聲,想必還伴隨著瑟瑟霜葉的紛紛飄墜。這客觀的音響,似乎與詩人牽念友人的心境無關,最多只能讓人添一些思念中的孤寂罷了。但詩的意象,有時往往能產生多重效果。讀者可以想像,詩人在留心這些自然音響時,還同時隱含著這樣的心理活動:在靜靜的夜晚,忽聞窗外似有衣衫窸窣之聲,好像是朋友的先期來訪,其欣喜之情如何?但側耳細聽,卻只是風吹樹條的振響,又不免大失所望。至於霜晨的枝顫葉落之音,在迷糊之中,也難說不會幻覺為友人踏霜而近的步聲,令詩人推被而起、“倒屣相迎”,直到出門一看,才發現錯了。此時佇立階前,又該多少懊喪。
以上四句,均為詩人向遠方友人訴說期待之日的情景。值得注意的是,這四句的結構,都運用了句中復字迴環的方式:首句以“秋蓬”引出“秋甸”,二句以“寒池”回應“寒藻”,三句“風條”、“風響”,四句“霜葉”、“霜枝”,各在句中迴環相復。這種結構方式頗為少見,用得不好,便顯得累贅而佶屈;但倘用得恰當,則可大大增強意象的情感效果。范雲這四句復字之用,就顯得很自然,在迴環往復之間,頓使秋氣更濃、寒意更深、風聲更淒、霜色更重。以此襯托詩人秋寒風霜中的思情,愈加有一種淒清深沉之感。
追述當初的牽思之情,雖然顯得淒清。但在當初,詩人心中畢竟還時時湧起過即將會見朋友的喜悅。而且,秋日之景,也並不總是飄蓬、淒風,其間也還有秋江潮生的清景、徐風朗月的美辰。當相約之期臨近時,詩人的心境一度異常明淨:“幸及清江滿,無使明月虧”。詩人佇立江畔,感覺到那早、晚的潮水,正一天比一天壯盛,很快就要達到滿潮之期。古人雖然不懂得月亮具有引潮力的現代科學原理,但對江海之潮與月之圓缺的關係,則早就觀察到了。所以,詩人看到清江漸及滿潮,便想到了月明相會之期已近,心中既漾滿了喜悅,又平添了幾分對友人能否如期而至的擔心。“幸”,這裡是希望的意思。因此這二句簡直就是在對遠方友人熱切呼喚了:那相聚之夜的明月將多么美好圓滿,你可別耽誤了啟程之期,一定要趕上那清江潮滿的日子!切切不要徒然讓月兒漸漸虧缺呵!這兩句一掃前文的淒清孤寂之感,筆致清麗便轉,恍有一輪明月照耀著詩章。然而,眼看著夜空的明月,漸漸變為一彎月牙,詩人久待的友人依然不見。這使詩人感到深深惆悵,不禁喟然嘆息:“月虧君不來,相期竟悠哉!”意思是說:滿輪明月已經虧成這個樣子,你還不曾來到;我們的約會,又要推遲到很久很久以後了!一個“不”字,一個“竟”字,寫出了詩人心中的多少憾意。這結句雖為“情語”,其中卻有著極為感人的“情中景”:人們仿佛可以看到,詩人正夜夜仰對著空月,搔首嘆息,徘徊不定。
俊公道人讀到這首充滿秋寒風霜中的牽思和秋夜月光下的惆悵的詩,也該會引發深深的歉情。或許他會趕緊治裝啟程,以補救友人“相期竟悠哉”的憾意。

作者簡介

范雲(451-503)南朝文學家。字彥龍,南鄉舞陰(今河南泌陽縣西北)人。少好學,善屬文,下筆即成。仕宋,為郢州西曹書佐,轉法曹行參軍。齊時,入竟陵王蕭子良幕府,為“西邸八友”之一。遷尚書殿中郎,曾出使北魏。又任零陵內史、散騎侍郎、始興內史、廣州刺史,坐事下獄,獲赦免。後起為國子博士,蕭衍執政,范雲入其幕府,與沈約同心輔佐之。梁立,官吏部尚書,封霄城縣侯,領太子中庶子,遷尚書右僕射。卒贈侍中衛將軍。事跡具《梁書》卷一三及《南史》卷五七本傳。有集三十卷,已佚,《先秦漢魏晉南北朝詩》輯得其詩四十二首。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