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楨(186~217年),字公幹,東漢末寧陽縣人,東漢著名文學家,建安七子之一。魏文帝曹丕在《典論·論文》中稱劉楨與孔融、陳琳、王粲、徐幹、阮瑀、應瑒七子,“於學無所遺,於辭無所假。鹹以自騁驥於千里,以此相報。”他以詩歌見長,其五言詩頗負盛,後人將他與曹植並稱“曹劉”,為“建安七子”中的佼佼者。劉楨之父劉梁,字曼山,一名恭。少有清才,以文學見貴,終於野王令,著有《破群論》等書。其母是漢元帝時京兆尹王章之玄孫女,琴棋書畫,詩辭歌賦無所不通。她年輕寡居,把希望寄托在兒子及眾侄身上。劉楨在母親的勸誡、督導與身教下,從小就勤學好問。劉楨五歲能讀詩,八歲能誦《論語》、《詩經》,賦文數萬字。因其記憶超群,辯論應答敏捷,而被眾人稱為神童。後受曹操徵辟,曾任丞相掾屬、平原侯庶子、五官將文學。建安二十二年(217年),劉楨去世。他的著述包括《毛詩義詞》十卷,文集四卷。後人集有《劉公幹集》傳世。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贈五官中郎將詩四首
- 創作年代:東漢
- 作品體裁:五言律詩
- 作者:劉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