賽龍舟(東鳳五人飛艇賽)

賽龍舟(東鳳五人飛艇賽)

賽龍舟(東鳳五人飛艇賽),流行於廣東省中山市東鳳鎮的傳統體育,廣東省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

東鳳五人飛艇賽由起龍、放龍、比賽、奪標、領獎、吃龍舟飯、收龍等多個環節組成。每次比賽都有數十隻艇參加。東鳳五人飛艇賽傳統體育項目主要分布在東鳳鎮的永益村、伯公村、益隆村、穗成村、西罟村、東罟村等村落。

2010年7月21日,東鳳五人飛艇賽入選中山市第三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編號Ⅵ-1。2012年2月21日,賽龍舟(東鳳五人飛艇賽)入選廣東省第四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編號Ⅵ-6。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賽龍舟(東鳳五人飛艇賽)
  • 批准時間:2012年2月21日
  • 遺產級別:省級
  • 遺產類別:傳統體育、遊藝與雜技
  • 申報地區:中山市東鳳鎮
  • 非遺編號:Ⅵ-6
歷史淵源,運動特色,賽艇規模,主要流程,傳承保護,傳承價值,傳承狀況,傳承人物,社會影響,

歷史淵源

東鳳五人飛艇賽的歷史可以追溯到明代,從最初的賽龍舟、賽農艇和賽桑艇,發展到後來賽五人飛艇。清道光《香山縣誌·風俗》載:“龍舟競渡,畫船彩色,邑城或數年一舉.……”,描述的就是當年這裡進行龍舟水上運動比賽的情景。

運動特色

賽艇規模

東鳳五人飛艇的賽艇一般用杉木做成,木質輕盈,浮水性強,賽艇全長128米、總重量60公斤,有利於比賽時快速前行。賽艇由一條“龍根”作為牽引,由一塊30厘米寬的艇底板貫穿全艇,並由“攤水”1塊、“夾根”2塊“旁舷”2塊等板塊構造成,艇頭15厘米、艇尾10厘米、艇身中間寬度51——54厘米左右的長條型艇型,並配木橈5支作划行工具之用。
賽龍舟(東鳳五人飛艇賽)
東鳳五人飛艇賽

主要流程

東鳳五人飛艇賽在秋收之後農閒時舉行,比賽沿東鳳鎮內的河涌環回舉行,賽程長達數十公里,比賽時間3、4個小時以上。
每隻艇五個人參加比賽,分頭工、二帶橈、淋頭、戽水和舦工,比賽開始後選手可離艇休息,但不能中途換人。
賽前兩三天,村中長者帶領參加比賽的“扒仔”用碌柚葉沾水為賽艇祛除污穢,並將賽艇補漏、翻新。當天,扒仔要先到社頭(土地公)燒香燭衣紙進行“出食”祭祀,並再次用新鮮碌柚葉沾水為賽艇“沐浴淨身”,然後划艇到指定地方集中執籌、放龍。放龍多在堤圍外河面寬闊處,上百隻的賽艇一字排開,等潮水上漲適於比賽時方可開始,各艇經過激烈搶閘進入堤圍內的指定河涌賽道。由於比賽時間長、體力消耗大,比賽沿途還專門設有送粥艇,負責為參賽選手提供稀粥、茶水等。東鳳五人飛艇賽沒有嚴格的時間和賽程限制,待前十名賽艇大致見出分曉時,裁判會詢問最前面的兩三隻飛艇可否“收龍”,如第二、三名認為有實力超越前面的賽艇,可以要求增加一兩圈再“收龍”。 裁判宣布“收龍”後,進入賽程最後一圈,各參賽飛艇爭先沖剌,最先衝進龍門的飛艇可摘到繡球一枚,謂之“奪標”。

傳承保護

傳承價值

東鳳五人飛艇賽是當地民眾從生產生活出發,結合本地人文自然環境共同創造的民眾性體育活動,具有濃厚的嶺南水鄉特色,對研究珠江三角洲水鄉傳統體育的發展歷史,具有重要價值。每當東鳳舉行五人飛艇賽,全鎮都洋溢著歡樂祥和的氛圍,吸引了周邊地區和旅居在外的鄉親回鄉,對於促進地方和諧社會建設、凝聚海內外華人愛國愛鄉的情懷,具有積極意義。東鳳五人飛艇賽的盛行,造就了當地造船業的發達。

傳承狀況

隨著當地城鎮化進程的加快,當地河水污染、河涌減少,比賽賴以生存的生態環境發生了變化;年輕人因較少體力勞動而缺乏體力,也造成東鳳五人飛艇賽的保護與傳承面臨著困境;如不採取有效措施,東鳳五人飛艇賽的傳承與發展將處於瀕危的境地。

傳承人物

盧元標,男,漢族,1957年5月出生。中山市東鳳鎮人。2012年12月被確定為省級非遺名錄項目代表性傳承人。
賽龍舟(東鳳五人飛艇賽)
傳承譜系

社會影響

重要活動
2010年9月23日,東鳳鎮“小瀝杯”五人飛艇賽舉行。
2011年9月8日,“同安杯”五人飛艇公開賽在東鳳鎮舉行。
2012年10月23日,東鳳鎮舉辦“永益杯”五人飛艇公開賽。
2018年10月26日下午,東鳳鎮2018年“商會杯”五人飛艇公開賽正式開賽,100支隊伍參加。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