賽罕村

賽罕村

村情簡介

賽罕村隸屬雲南省普洱市讕滄拉祜族自治縣(讕滄縣)富邦鄉,位於富邦鄉南邊,海拔高度為1200米,總面積63平方公里,東鄰南嶺鄉,西南鄰竹塘鄉,北鄰富永村。該村距瀾滄縣城52公里,與相鄰鄉村全部通沙石路,交通十分便利。全村轄15個自然寨(科美、老緬、青平漢族、畢所倮、大寨、青山、安正、新鋪子、河邊、松林、中寨、昔丙、山心、別開奪)。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賽罕村
  • 隸屬:雲南省普洱市讕滄拉祜族自治縣
  • 海拔高度:1200米
  • 總面積:63平方公里
自然資源,社會經濟資源,基層組織建設,基礎設施建設,社會事業,基礎設施,人口衛生,村務公開,文化教育,農村經濟,發展重點,

自然資源

1、土地資源
據相關資料顯示: 賽罕村總土地面積為63平方公里,其中,農業用地12935.55畝,居民住宅用地等公共事業用地595.35畝,道路用地477.15畝。
賽罕村
在農業用地中,有耕地面積7829畝,土地資源豐富。
該村地處低熱河谷,地勢低凹,地形較為平緩而相應開闊,只要提高土地利用率,加強農田基礎設施建設,就會極大促進農業生產發展。
2、氣候資源
該村年平均氣溫為15.4℃,日照時數2284小時,年降雨量為1720毫升,主要集中於7、8、9、10四個月中,年際間變化不大,自然形成上下片區氣候,全村大部分地區氣候溫和,溫濕適中,空氣清新,有較豐富的自然資源,適合種植水稻、玉米、茶葉、甘蔗、核桃、花椒等多種農作物,豐富的光、熱、氣資源,為農業生產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3、土壤類型和肥力狀況
區域內土壤類型為,水稻土,土壤均由沖積性母質發育而成,耕作層有機質含量為2.6~7.1%,含氮0.11~0.23%,有效磷0~5.7ppm,速效鉀118.5~344.2ppm,土壤的PH值4.36~5.33之間。
總體評價,村內土壤砂粒含量適中,通透性能好,保肥保水和耕性良好,適宜雙季水稻生產,提高土地利用率,加強農田基礎設施建設,對農產品產量有較大的提高。

社會經濟資源

1、人口與勞動力
據相關資料顯示:截至2009年,賽罕村共有15個村民小組,550戶,2128人,其中1164人,女性964人,60歲以上的253人,70歲以上的100人。居住著拉祜族、漢族、傣族、哈尼族4個民族,拉祜族占總人口的90%。該村有適齡勞動力1464人,勞動力中具有高中及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占總勞動力的1.6%。國中及以下文化程度的占總人口的93.73%,勞動者的素質有待進一步提高。
賽罕村
2、農村結濟結構
賽罕村2008年農村經濟總收入為443萬元,其中,第一產業經濟收入358.0萬元,占總收入的80.8%,第二產業經濟收入11.0萬元,占總收入的2.5%,第三產業經濟收入74.0萬元,占總收入的16.7%。第一產業中種植業收入所占比重最大,占總收入的52.6%,其它各業所占比重較小。農民人均純收入944元。
3、農業生產狀況
(1)農村經濟結構
賽罕村的農業經濟結構以種植業為主,占農業總產值65.0%,畜牧業收入16.0%。種植業作為當地的優勢產業,在農業經濟中的地位十分重要。
(2)農業生產現狀
①種植業生產現狀
賽罕村2008年有糧食播種面積5187畝,總產量74萬公斤,其中:水稻面積3276畝,總產量60.6萬公斤,玉米面積610畝,總產量8.0萬公斤。農民人均占有口糧305公斤。茶園面積2652畝,採摘面積1816畝,總產量87噸。甘蔗面積700畝,總產量2345噸。
②畜牧業生產現狀
賽罕村以養豬及養大牲畜為主,2008年生豬年存欄1814頭,年出欄1200頭.大牲畜年存欄1113頭,年出欄87頭。

基層組織建設

截至2009年,賽罕村有黨支部1個,下設15個黨小組,有黨員113人,其中:少數民族黨員107人,男黨員90人、女黨員17人;有團支部1個,共有團員106人。

基礎設施建設

截至2009年,賽罕村所轄15個自然寨均已通公路,有7個自然寨已通自來水,8個自然寨未通水(別開奪、山心、安正、松林、畢所倮、漢族寨、青平、科美);有9個自然寨已通電,有6個自然寨未通電(安正、新鋪子、松林、中寨、山心、別開奪);有衛生室1所;有國小1所。

社會事業

農村低保情況:2009年賽罕村上半年享受農村低保 197戶,712人,占全村人口的35.5%,共發放資金213360元。五保戶有3戶6人,共發放資金2160元。
新合情況:全村有衛生室1間,面積為140平方米,有鄉村醫生3人;2009年賽罕村參加合作醫療1788人,參合率達86.0%,參合資金17.88萬元。
兩免一補資金:2008學年“兩免一補”資金42712元。其中:“兩免”資金:在校學生123人全部免除教科書和學雜費,總計金額17712元。“一補”資金 :2008學年貧困寄宿學生生活補助50人,標準500元/人,共補助資金2.5元。
種糧補貼:2008年對種糧農民的補貼金額為178813.43元,其中:糧食綜合直補面積5615.4畝,共補助金額177671.26元;種糧補貼面積5178畝,共補助金額1142.17元。

基礎設施

該村截止2014年底,全村有553戶通自來水,有0戶飲用井水, 有553戶通電,有0戶通有線電視,擁有電視機農戶510戶 ,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數553戶,其中擁有行動電話農戶數553戶。  該進村道路為屬於砂石路面 ;距離最近的車站(碼頭)4.00公里,距離最近的集貿市場17.00公里。  全村有效灌溉面積為2105.00畝,其中有高穩產農田地面積0.00畝,人均高穩產農田地面積0.00畝。  該村到2014年底,有510戶居住磚木結構住房;有25戶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

人口衛生

該村現有農戶553戶,共鄉村人口2149人,其中男性1165人,女性984人。其中農業人口2120人,勞動力1725人。  到2014年底,全村參加農村社會養老保險1289;參加農村合作醫療2106人, 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村衛生所, 距離村委會衛生所0.00公里,距離鎮衛生院17.00公里。 人畜混居的農戶0戶。

村務公開

該村到2014年底,該村已簽定農業承包契約543份,農村土地承包面積7513.00畝,其中土地流轉面積0.00畝。是建立了農村公益事業建設“一事一議”制度,其中,一事一議籌資額 0.00 元(人均 元),一事一議籌勞1749個(勞均1個)。年末集體總收入0.00萬元,有固定資產22.80萬元,年末集體有收益0.00萬元,農村財務管理實行委託管理,定期開展村務公開,是成立了民主理財小組,主要以貼上公告、黑板報、會議等方式公開。

文化教育

該村小學生就讀到賽罕村完小,中學生就讀到富邦鄉中學。該村距離國小校0.00公里,距離中學17.00公里。目前該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中,小學生123人,中學生60人。

農村經濟

該村2014年農村經濟總收入884.00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285.00萬元,畜牧業收入140.00萬元(其中,年內出欄肉豬1967頭,肉牛76頭,肉羊0頭); 林業收入45.00萬元, 第二、三產業收入54.00萬元, 工資性收入150.00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2860.00元,農民收入以茶葉、甘蔗、畜牧業等為主。全村外出務工收入150.00萬元,其中,常年外出務工人數312人 ,在省內務工199人,到省外務工113人。

發展重點

該村目前存在的主要困難和問題是:存在主要問題和困難:村組道路末硬化,路面較差,晴通雨阻,136戶農戶飲水困難,156戶農戶未通電;農田水利基礎設施薄弱,抵禦各種自然災害能力差,嚴重阻礙農業科技的推廣和農業生產的發展。對大小水溝修復資金投入不足,給農民的糧食增產豐收帶來很大的影響;“兩雜兩化”覆蓋率低,產業結構單一,經濟發展後勁不足。。該村今後的發展思路和重點是:發展思路及發展產業:抓緊抓好“三農”工作,始終抓好經濟建設,做強做大茶葉、甘蔗、畜牧業產業。計畫推廣無性系茶葉良種,改造低產茶園,鞏固甘蔗面積,改良甘蔗品種和甘蔗下田的種植面積,加大科學養豬試驗示範,搞好畜禽疫病防治,抓好廄舍改造,戶均養殖生豬5頭以上,發展畜牧業,增加農民收入;著力培養新型文化企業(竹製品手工藝加工);打造具有本地特色的拉祜文化(拉祜歌舞表演)。。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