賽璐璐

賽璐璐

賽璐璐是於1865年問世的首批人造塑膠,它受熱後變軟,冷卻後變硬。在纖維素中的部分羥根(氫氧根)被硝化後會得到焦木素,再將焦木素溶於乙醇和乙醚的混合物,再加入樟腦等蒸發後就可以得到。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賽璐璐
  • 外文名:Celluloid
  • 發明時間:1865年
  • 類型:人造塑膠
歷史發展,動畫中的套用,

歷史發展

使塑膠從化學實驗室中的珍品一躍而成為公眾關注的對象,是塑膠被引入檯球室這一戲劇性事件引發的。以前的檯球是用象牙做的,象牙只能來源於死了的大象,數量自然非常有限。19世紀60年代初,有人懸賞 1萬美元徵求檯球的最好代用品。1869年,美國的海厄特利用“賽璐璐”制出了廉價檯球,從而贏得了這筆獎金。從此,賽璐璐被用來製造各種物品,從兒童玩具到襯衫領子中都有賽璐璐。它還用來做膠狀銀化合物的片基,這就是第一張實用照相底片。但是由於賽璐璐中含硝酸根,極易著火,而引起火災。

動畫中的套用

賽璐璐做法,先攝影做成膠捲,電腦負責後期加工。
賽璐璐做法也就是24格的傳統做法,24格是利用人類視覺停頓的視覺錯誤造成的
也就是每1秒用24幅圖片去替換畫面,最終大家會有畫動起來的感覺
也就是我們說的動畫,flash的叫矢量動畫,是電腦利用公式,確定組件的運動方向,缺點是太有規律,
雖然是方便了,但由於過於生硬,賽璐璐的動畫有很多不確定性,生動的程度都是靠動畫師調校的,所以flash 大多只運用於廣告,
日本的動畫工業,因為歷史問題,所以如今所用的軟體都是延續傳統動畫工藝的,比如animo跟Retas。
如今日本動畫製作流程一般都是:紙上繪製原動畫,然後掃描到電腦,在軟體里導入圖像序列,上色,合成,在後期軟體里加特效,然後剪輯。
這種流程是半無紙化的,其實並不是說不能全部在電腦中完成整個製作,因為如retas,他的繪畫功能雖然不靈活,不過也能滿足要求,可是日本的傳統動畫工藝已經培養了太多這種紙上動畫繪製人員,所以想完全轉換流程是非常麻煩的。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