賽氏籬鶯

賽氏籬鶯

鳥名,屬鶯科,體小(12厘米)。大小及形狀同柳鶯(Phylloscopus)但色彩斑紋似葦鶯。甚似靴籬鶯但體略大,上體褐色較少,下體較白,嘴較大。分布範圍:繁殖於俄羅斯及中亞;越冬在印度。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賽氏籬鶯
  • :動物界
  • :雀形目
  • 鶯科
基本資料,分布範圍,分布狀況,相關介紹,其它介紹,雀形目,鶯類介紹,

基本資料

賽氏籬鶯Hippolais rama
雀形目 > 鶯科> 籬鶯屬,英名Sykes's Warbler
PASSERIFORMES > Sylviidae > Hippolais rama
描述:體小(12厘米)的褐色鶯。大小及形狀同柳鶯(Phylloscopus)但色彩斑紋似葦鶯。甚似靴籬鶯但體略大,上體褐色較少,下體較白,嘴較大。
虹膜-褐色;嘴-上嘴色深,下嘴粉紅;腳-偏粉色。
叫聲:鳴聲比靴籬鶯響亮緩慢而單調,帶較多的哨音及顫鳴。
形態:如麻雀,但是羽毛粗糙點

分布範圍

繁殖於俄羅斯及中亞;越冬在印度。
賽氏籬鶯賽氏籬鶯
賽氏籬鶯

分布狀況

罕見留鳥於新疆西部的阿爾泰山、莎車、喀什、青河及吐魯番地區,高可至海拔2000米。偶見於香港。
賽氏籬鶯賽氏籬鶯
賽氏籬鶯賽氏籬鶯

相關介紹

常被置放在靴籬鶯下(參見鄭作新,1987;Inskipp et al., 1996)。儘管在分布重疊區有明顯的混交現象(Cramp, 1992),但基於Glutz & Bauer(1991)以及Sibley & Monroe(1993)對其形態及鳴聲的研究,我們感到其應為一物種。它們緊鄰而居卻能夠保持其各自特色,恰是表明其各為獨立種的絕好實例。

其它介紹

雀形目

雀形目(Passeriformes)1.屬鳥綱中的一目,該目種數最多,占鳥類全部種類的一半以上。所屬鳥類體型一般較小,外部形態與習性都有極大的多樣性,大多巧於在樹木或灌叢間營巢,雛鳥為晚成性;鳴肌發達,大都善於鳴叫;喙、翼變化甚大;腿較細短;嘴全部角質,嘴基無蠟膜;足趾有四,均於一平面上,三趾向前,一趾向後,適於樹棲;後爪較其他爪為長,無距。2.雀形目通常具體劃分成4個亞目:①闊嘴鳥亞目,又稱亞叫禽亞目,中國只有闊嘴鳥科,如長尾闊嘴鳥。②霸鶲亞目,又稱叫禽亞目,中國只有八色鶇科,如藍翅八色鶇。③琴鳥亞目,琴鳥分布限於澳大利亞東南部,中國無。以上3個亞目可統稱為亞鳴禽,以與鳴禽亞目相對應。④鳴禽亞目。(註:雀形目屬鳥類有亞鳴禽和鳴禽之分,鳴禽具有最發達,最複雜的鳴肌,非雀形目鳥類只有簡單的鳴肌甚至沒有鳴肌,亞鳴禽的鳴肌則介於二者之間。亞鳴禽主要分布在熱帶,亞熱帶地區,鳴禽則遍及世界各地,是數量最多也是最進步的鳥類。)3.雀形目共有64科;中國占34科,不少於650種。 鶯科(Sylviidae)在鳥類DNA分類系統中是鳥綱雀形目中的一個
賽氏籬鶯
科。在鳥類傳統分類系統中,鶯科的所有種作為鶲科下的一個亞科鶯亞科的成員。鶯是小型鳴禽,體型纖細瘦小,嘴細小,羽色大多比較單純,棲息於多種環境中,鳴叫聲尖細而清晰。鶯科包括遍布舊大陸各地的包括林鶯柳鶯葦鶯等在內的典型的鶯類,分布於北半球並主要生活於針葉林中的戴菊類,分布於美洲的蚋鶯類,主要分布於非洲的扇尾鶯類和主要分布於澳洲的刺嘴鶯類和細尾鷯鶯類等,共約有60屬447種,我國約19屬84種,有人將這些不同類群劃分成不同的科,這裡只將細尾鷯鶯單劃成一個科。鶯科分布基本限於舊大陸,只有極北柳鶯出現在美洲的阿拉斯加,兩種戴菊分布於北美洲,幾種蚋鶯分布於中南美洲。鶯科中有不少體型很小的鳥類,其中小嘴刺鶯是澳洲最小的鳥類之一,鶯類也屬於我國最小型的鳥類之列。

鶯類介紹

鶯類屬於雀形目□科的亞科。本亞科鳥類體形短小或中等;嘴形尖細,有時微具
鶯類鶯類
缺刻;體羽大都為純色,僅少數非洲種彩色較多。共61屬345種,中國有19屬83種。是舊大陸著名的鳴禽,僅少數種類(如戴菊鶯、北極鶯)越過白令海峽,到達阿拉斯加,但冬季仍返回菲律賓和馬魯古群島越冬。常見的鶯類有地鶯屬樹鶯屬短翅鶯屬大尾鶯屬、蝗鶯屬、小蝗鶯屬、葦鶯屬、蘆鶯屬、靴籬鶯屬、鶯屬、柳鶯屬、戴菊鶯屬、雀鶯屬、縫葉鶯屬、扇尾鶯屬、鷦鶯屬。代表種長尾縫葉鶯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