賽楠

賽楠

賽楠,為中亞熱帶常綠喬木,最高可達30餘米,胸徑可達1米。賽楠歸類為楠木本類,主要有聞香園林金絲楠,緬甸賽楠,小葉楠等;潤楠歸類為楠木旁類,主要有水楠,大葉楠,賽楠,紫楠等。其中緬甸進口賽楠最好。

楠木為樟科常綠大喬木,國家二級保護漸危種分布區位於亞熱帶常綠闊葉林區西部,氣候溫暖濕潤,生長在氣溫約0-38攝氏度,年降水量1400~1600毫米的亞熱帶區域。

楠木為中國和南亞特有,是馳名中外的珍貴用材樹種。在我國貴州、四川、重慶、湖北等地區有天然分布,是組成常綠闊葉林的主要樹種。由於歷代砍伐利用,致使這一豐富的森林資源近於枯竭。現存林分,多系人工栽培的半自然林和風景保護林,在廟宇、村舍、公園、庭院等處尚有少量的大樹,但病蟲危害較嚴重,也相繼在衰亡。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賽楠
  • 拉丁學名:Nothaphoebe cavaleriei (Lévl.) Yang
  • :植物界
  • :被子植物門
  • 亞門:雙子葉植物綱,又稱木蘭綱。
  • 木蘭亞綱
  • 樟目
  • :樟科(Lauraceae)
  • 亞科:樟亞科
  • :鱷梨族、鱷梨亞族
  • :賽楠屬(Not-haphoebeBl.)
  • :賽楠
  • 分布區域:產四川、貴州及雲南東北部。
  • :楠屬
形態特徵,生長環境,分布範圍,主要價值,名木歷史,

形態特徵

喬木,高3-7(12)米。老枝近圓柱形,無毛,乾時呈黃褐色,密布長圓形皮孔,幼枝多少具稜角,近無毛。葉互生,密集於枝頂,倒披針形或倒卵狀披針形,長10-18厘米,寬 2.5-5厘米,先端短漸尖,基部楔形,革質,上面深綠色,無毛,下面綠白色,有在擴大鏡下能見到的極短柔毛,羽狀脈,側脈每邊8-12條,上面中脈凹陷,側脈平坦,下面中脈及側脈十分凸起,橫脈及小脈兩面多少明顯;葉柄長1.5-2厘米,腹面具槽,無毛。聚傘狀圓錐花序腋生,長9-16厘米,疏散,分枝,最末分枝有花2-3朵,總梗長(2.5)6-8厘米,與各級序軸近無毛;小苞片細小,線形,長約1毫米。花淡黃或黃白色,長約3毫米;花梗長3-5毫米。花被筒短,花被裂片6,寬卵形,內輪3枚較大,長3毫米,寬1.6毫米,外輪3枚約短於內輪的一倍,均外面疏被短柔毛,內面中部密被柔毛。能育雄蕊9,第一、二輪雄蕊花絲無腺體,第三輪雄蕊花絲近基部有一對近無柄的圓狀腎形腺體,花絲均疏被柔毛,花葯4室,第一、二輪雄蕊花葯藥室內向,第三輪雄蕊花葯藥室外向。退化雄蕊3,位於最內輪,三角狀心形。子房卵珠形,花柱纖細,柱頭頭狀。果圓球形,直徑1.2-1.4厘米,無毛,基部有宿存的不等大花被片。花期5-7月,果期8-9月。
賽楠
賽楠

生長環境

常生於常綠闊葉林及疏林中,海拔900-1700米。

分布範圍

產緬甸,四川、貴州雲南東北部。

主要價值

木材有香氣,紋理直而結構細密,不易變形和開裂,為建築、高級家具等優良木材。在歷史上金絲楠木專用於皇家宮殿、少數寺廟的建築和家具。金絲楠木中的結晶體明顯多於普通楠木,木材表面在陽光下金光閃閃,金絲浮現,且有淡雅幽香。

名木歷史

歷史上,並稱為四大名木,而楠木被冠以其首,足見人們對楠木喜愛程度有多高。在中國建築中,金絲楠木一直被視為最理想、最珍貴、最高級的建築用材,在宮殿苑囿、壇廟陵墓中廣泛套用。根據《博物要覽》楠木有三種:一是賽楠,木微紫而帶清香,紋理也很美觀,高檔家具用材;二是金絲楠(楨楠紫楠的別名),木紋里有金絲,是楠木中最好的一種,更為難得的是,有的楠木材料結成天然山水人物花紋;三是香楠,木質適中,多用其製作家具。古代封建帝王龍椅寶座都要選用優質楠木製作,同時還是古代修建皇家宮殿、陵寢、園林等的特種材料,該樹種自清代起就稀有了。晚明謝在杭《五雜俎》提到:楠木生楚蜀者,深山窮谷不知年歲,百丈之乾,半埋沙土,故截以為棺,謂之沙板。佳板解之中有紋理,堅如鐵石。試之者,以署月做盒,盛生肉經數宿啟之,色不變也。[3]
楠木在元代,楠木已經廣泛套用於宮廷家具的製作,成為皇家青睞的家具用材,元末,陶宗儀南村輟耕錄》中就有關於楠木製作的寶座,屏風床和寢床的記載,書中還記載了中國歷史上最早,以及楠木為建材建造的宮殿,文德殿,楠木因其不宣不燥,經久耐用的獨特屬性,成為皇家建築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木材,據元末,陶宗儀《南村輟耕錄》記載,後香閣,一間,東西140尺,身75尺,高如其身,閣上御榻二,柱廊中設小山平床,皆楠木為之,而視以金,寢殿楠木玉榻,東加紫檀玉榻,香閣楠木寢床,金簍褥,黑貂壁幛,文德殿,又曰楠木殿,皆楠木為之,三間。[3] 明代,在中國的建築中,楠木一直被視為最理想,最珍貴,最高貴的建築用材,大明永樂四年(1460年)詔建北京宮殿時就“分遣大臣采木於四川、湖廣、江西、浙江、山西”,這在明史上有明確的記載。明代的宮城和城樓,寺廟,行宮等重要的建築,其棟樑必用楠木,明史記載的楠木,明史卷三十,正德十年,宣慰彭世麒,限大木三十,次者二百,親督運京,賜赦寶諭。[3]
北京故宮及現存上乘古建多為楠木構築。如文淵閣樂壽堂太和殿長陵等重要建築都有楠木裝修及家具,並常與紫檀配合使用。如明十三陵中,建成於明永樂十一年(1413年),明成祖朱棣的長陵棱恩殿,占地1956平方米,全殿由60根直徑1.17米、高14.30米的金絲楠木巨柱支承,黃瓦紅牆,垂檐廡殿頂,是中國現存最大的木結構建築大殿之一。[3]
明代文獻里常常提到,楠木為做家具的良材。常被用來製作箱子、柜子和書架,也可用來裝飾櫃門或製作文房用具。此外,楠木尤多“滿面葡萄”的結癭,其花紋細密瑰麗,精美異常。明式家具中用在顯著部位的癭木,多數為這類楠木癭子。《博物要覽》:“骰柏楠木出西蜀馬湖府,紋理縱橫不直,中有山水人物等花者價高,四川亦難得,又謂之股子柏楠,今俗雲斗柏楠。[3]
清代,清前期國力昌盛,統治者追求窮奢極欲的豪華生活,對於起居坐臥家具的製作也是極盡工巧,這一時期對於楠木的需求量也是一直保持高位,據清宮檔案記載,康熙年間楠木木桌長96cm,寬64cm 高32cm,桌子做成炕桌式樣,桌面鑲嵌銀板,牙板為直牙條,四條腿直下,足尖是內翻馬蹄足。[3]
清康熙時修建的承德避暑山莊的主殿——“澹泊敬誠”殿,也是一座著名的楠木大殿。還有清西陵道光帝的慕陵隆恩殿、配殿建築木構架均為楠木,並以精巧的雕工技藝雕刻出1318條形態各異的蟠龍和游龍。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