賽伯空間的異類

賽伯空間的異類

《賽伯空間的異類》是2001年天津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葉平。

基本介紹

  • 書名:賽伯空間的異類
  • 作者葉平
  • ISBN:9787530933756
  • 頁數:270
  • 定價:22.60元
  • 出版社:天津教育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01-9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

內容簡介

《賽伯空間的異類》內容簡介:刷成白色的頂樓房間,四處擺滿控制台,儀表燈像繁星般不斷地閃爍。凱斯坐下來,戴上頭飾皮膚帶,看著塵埃在從頭頂天窗射進來的微弱光線中飛舞。監視器螢幕一角正顯示著倒計時。顯示屏尖叫著發出最後三秒的警告聲。三、二、一,開始!賽伯空間從四個方位的基點上呈現在他的眼前,漸漸向前拉近,撲面向他罩了過來。
凱斯閉上雙眼,伸手按下了開關,皮膚帶上的電極被接通。
突然,在雪亮的眼底,銀色的光幻視像從空間邊緣翻滾而來,像似隨意剪輯的電影一樣閃過,符號、人影、臉部,一個個破碎的模糊不清的視覺影像構成了強烈的信息場。
“快!”他禱告著。一個灰色圓盤旋轉起來,越來越快,逐漸變成了淺灰色的球體,開始變大。
流暢的霓虹燈造型圖景在眼前一一展開,向無限的空間延伸,這一切仿佛都在為他流動。他看到了東海岸核裂變管理局台階式的紅色金字塔,在美國三菱銀行的綠色立方體後面閃爍,高處更遠的地方,他看見了軍事系統的螺旋形武器。
凱斯有了一種奇怪的感覺,好像自己正在一架飛機的駕駛艙內,以一種超乎任何飛翔物的速度,迅速穿過一道道翠綠色和乳白色的牆。他在沒有地平線的曠野上空旋轉,藍色的閃光塔頂在腳下呼嘯而過,奇怪的是,每座尖塔似乎都由密密麻麻的數據構成,與曼哈頓摩天大樓的外形有點兒相似……
“波士頓,” 遠方傳來莫莉的聲音,“你下去吧。”
凱斯啟動了第二個程式,一種精心設計的病毒飛快地撲向了網路聯合體中心的玻璃幕牆,這個金字塔發出了尖銳刺耳的警報。
病毒頓時把用電子對抗技術構造的主壁壘鑽破了一個視窗。凱斯跟著病毒撞了進去,發現裡面居然又是一片無邊無垠的藍色空間。他的正前方,巨大的有色代碼球體懸浮著,他不敢遲疑,把身體擠進這個球的圓形穹頂。
凱斯的手不由自主地敲擊著鍵盤,開始鍵入從一個有嚴重毒癮的中級雇員那裡買來的程式代碼。不一會兒,隨著子程式的啟動,有色代碼球的核心監視命令終於被修改完畢。
他平穩地向後轉,病毒重新把視窗的纖維織好。直到這時,凱斯才感覺到左邊大腿上火辣辣的疼痛……
1984年,移居加拿大的美國科幻作家威廉·吉布森(W.Gibson),為我們寫下了這樣一個長篇的離奇故事,書名叫《神經漫遊者》(Neuromancer)。這本小說一經出版,立即受到讀者和評論家的喝彩,好評如潮,再版成風,贏得了科幻小說三大獎項:雨果獎、星雲獎和菲利普·迪克獎。吉布森因此而一舉成名。
吉布森的這部小說新奇而生動。它描寫了反叛者兼網路獨行俠凱斯,歷經窮途潦倒,受盡屈辱的生活之後,只得受僱於某跨國公司,被派往全球電腦網路構成的空間裡,去執行一項極具冒險性的任務。
進入這個巨大的空間,凱斯並不需要乘坐飛船或火箭,只需在大腦神經中植入插座,然後接通電極,電腦網路便被他感知。當網路與人的思想意識合為一體後,即可翱遊其中。在這個廣袤的空間裡,看不到高山荒野,也看不到城鎮鄉村,只有龐大的三維信息庫和各種信息在高速流動……
吉布森用他的故事,生動地告訴我們,電腦“螢幕之中另有一個真實的空間,這一空間人們看不到,但知道它就在那兒。……它是一種真實的活動的領域,幾乎象一幅風景畫。”吉布森幻想的這個空間,不僅可以包含人的思想,而且也包括人類製造的各種系統,如人工智慧和虛擬現實系統等等,甚至也包含著上帝創造的東西。海德格爾在20世紀中葉描述說:“我們正進入世界圖景的時代,世界對人來說已經變成一系列圖景。”吉布森的用他的科幻故事恰如其分地驗證了這位哲學大師的預言。
在這部小說里,吉布森新創了一個奇怪的術語——“賽伯空間”(Cyberspace)。他告訴 記者說,他創造“Cyberspace”一詞的靈感,受啟發於電腦遊戲機前一群孩子。透過那些孩子們如醉如痴的眼光,他突然感到,在他們的腦海和電腦螢幕之間,一定存在著這樣一個虛擬地方——“賽伯”(Cyber)。我們知道,“賽伯”一詞並非吉布森首創,出自於美國科學家、“控制論之父”羅伯特·維納創造的新詞“控制論” (Cybernetics)。
從某種意義上講,傑出的科幻作家就是未來學者,孩子們至今還愛不釋手地閱讀著凡爾納的小說《海底兩萬里》和《神秘島》,雖然他的科學幻想如潛水艇、宇宙飛船等,現在大都成了事實;反過來講,未來學者也像科幻小說家,當托夫勒、奈斯比特關於資訊時代的奇談怪論第一次傳到華夏大地,我們不是也像沉浸在布道式的幻覺中?科幻作家吉布森生造出“賽伯空間”一詞,生動地反映出電腦(電子的)與人腦(生物的)、以及電腦網路文化(精神的)之間的聯繫,更具有電腦和網路時代的文化意蘊,反而被電腦網路愛好者乃至電腦科學界普遍認同,連帶著“賽伯” (Cyber)都獲得了與“電腦”(Computer)和“網路”(Net)相同的詞義,成為能派生諸多電腦和網路新辭彙的前綴。
進入知識經濟時代,我們每個人都將生活在兩個“宇宙”之中。一個是原子分子構成的物質世界,一個是數位化數據構成的虛擬世界,即賽伯空間的世界。確切地講,賽伯空間是思維和信息的虛擬世界,它利用信息高速公路作為基本的平台,通過計算機實現人與人之間的感情交流和文化交流,而無需面對面接觸,只要在鍵盤上擊鍵而已。賽伯空間文化則是知識經濟時代特有的文化,正如麥可·沙利文指出的那樣:“我們目前用來交流的工具是個人電腦和網路,採用這兩種工具,信息高速公路將推動並大大拓寬我們向賽伯空間文化的轉變,這種新文化的標誌無處不在。它的特徵不是電子通信——那只是一種附屬物,相反,是互動的性質標誌著賽伯空間的特徵。”
或許,吉布森本人並不這么認為。他的“Cyber”所派生而出的第一個,也是最著名的一個英文單詞,竟然就是“Cyberpunk”(電腦朋克),也指人們深惡痛絕的那些“黑客”(Hacker)。不管吉布森願意還是不願意,他的名字也許永遠與“電腦朋克”乃至“電腦黑客”釘在了一起。任何一部描寫黑客歷史的書籍,都要把顯著的位置留給吉布森和他的《神經漫遊者》。吉布森本人也確屬科幻作家群中的“異類”人物。
1948年出生在美國南卡羅萊納州一個小鎮上的吉布森,從小就處在被剝奪文化權利的環境裡。自從一場大火燒毀了全鎮唯一的圖書館後,沒有任何人關心重建這個小鎮的“精神家園”。他回憶說,這種環境只能讓我胡思亂想,儘可能搜尋和閱讀科學幻想書籍就是我的反叛行動。讀高中時期,他因強烈反對美國侵略越南的戰爭,遭到美國徵兵局除名,便輟學移居到加拿大的多倫多,最後定居在溫哥華。
20世紀70年代初期的加拿大與美國相似,許多青年人崇尚“嬉皮士”文化,大多數是“滾石”搖滾樂隊的崇拜者,而“朋客”(Punk)就是當時搖滾音樂界的專用術語,指那些衣著古怪、性格暴躁、心懷不滿,具有強烈反叛意識的青年搖滾樂師。年輕的吉布森自然而然融入到這種文化氛圍中。他在那裡考上了大學,為了儘快修滿學分,他選擇了一門比較容易通過的科學課程。然而,面對著枯燥的畢業論文,吉布森感到十分苦惱。老師告訴他,你如果能夠寫出一篇科學故事,也可以替代論文而獲得學分。吉布森接受了這個挑戰,整整3個月的煎熬,他完成了自己科幻小說的處女作,從此一發而不可收。
滿懷反叛情緒的吉布森,筆下的人物自然不是什麼“正人君子”。他以複雜跳躍的情節,結合大量現代高科技的內容,栩栩如生地刻畫了一個個幻想的“反叛者”,把微晶片、電腦網路、生物工程的未來發展,與電腦黑客、智慧型機器人等組合成烏托邦。從此而後,當代的“朋客”就被用來泛指文化的叛逆者,它的另一個名字是“城市電腦牛仔”,即“電腦朋客”和“電腦黑客”,而“賽伯空間”也成為新一代“朋客”縱橫捭闔的信息疆土。
歷史現在已準確地告訴了我們,20世紀70年代在汽車庫中發動的那場“計算機解放”運動,就是影響深遠的第二次計算機革命。一大批美國狂熱的青年,有的被稱為“電腦玩家”,更多的人原本就是早期電腦黑客,屬於社會轉型期的“邊際人”。他們繼承了60年代反傳統和反主流文化的狂熱,不斷地尋找精神家園,或反戰,或吸毒,或皈依邪教,或摒棄理性。1975年5月,美國正式宣布越南戰爭結束,從戰爭中掙脫出來的黑客文化第三波,便從失范行為中發掘出創造新規範的成分。於是,他們中間的一部分人,舉起了反叛電腦主機模式的旗幟,背離傳統大膽創新,在個人電腦和電腦網路里找到了靈魂的棲身處。曾在著名的施樂公司帕洛阿托研究中心(PARC)工作過的斯圖爾特·布蘭特這樣寫道:“忘掉反戰抗議,忘掉長頭髮,60年代的那一代人留下的真正遺產是電腦革命。”他們中間的另一些人,在更年輕的“反叛者”加入和支持下,直到網路時代仍在為“自由軟體”和自由精神而不懈地奮鬥著。
隨著媒體連篇累牘地宣傳,人們現在也知道,“賽伯空間”英雄神話已經消解,“邊際人”的失范行為進而發展為失控和越軌,一大批現代“黑客”走向了自己的反面。這些“黑客”利用高技術手段在網路中為所欲為,或製造和散布電腦病毒,或非法入侵機密重地,或惡意搗毀或破壞系統,或者乾脆打家劫舍截取帳號盜竊錢財,甚至成立了許多臭名昭著的犯罪組織。據美國有關報紙報導,“黑客” 每年給全世界電腦網路帶來的損失估計高達100億美元。此外,網際網路上沉渣泛起,黃毒猖獗,反動的、色情的垃圾泛濫成災。人們不禁要問:這是電腦的悲哀還是人性的悲哀?為此,各國都在加緊研究防範對策,修訂現行法律,設立“防火牆”系統,防止“賽伯空間”里污染蔓延。
我們將要給大家描述的,就是發生在“賽伯空間”里的一個個生動的故事和一個個鮮活的人物,他們同屬於“賽伯空間”的另類,信息社會的“牛仔”。

圖書目錄

一 解放計算機
二 釀造電腦
三 黑客溯源
四 反戰迷幻藥
五 藍盒子
六 蘇珊的報復
七 少年凱文
八 入侵者
九 惡習難改
十 跟蹤追擊
十一 第一高手
十二 網上決鬥
十三 企鵝潘戈
十四 混沌俱樂部
十五 平衡計畫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