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射用賴氨匹林,不適用於口服給藥的發熱及中度疼痛的治療。
基本介紹
- 藥品名稱:注射用賴氨匹林
- 藥品類型:處方藥、醫保工傷用藥
- 用途分類:羧酸類
警示語
血友病或血小板減少症患者禁用。
有阿司匹林或其他非甾體抗炎藥過敏史著,尤其是出現哮喘、神經血管性水腫或休克者禁用。
妊娠期婦女禁用。3個月以下小兒禁用。
成份
賴氨匹林結構式為:
分子式:C15H22N2O6
分子量:326.35
性狀
適應症
規格
(2) 0.5g (按C15H22N2O6計)
(3) 0.9g(按C15H22N2O6計)
用法用量
1.成人:一次0.9~1.8g,一日2次。
2.兒童:一日按體重10~25mg/kg, 分2次給藥。
不良反應
2.對血液系統的影響:本品對抗維生素K的作用,抑制凝血酶原的合成,延長出血時間,可予維生素K防治。長期使用可抑制血小板聚集,發生出血傾向。
3.對肝腎功能的影響:長期套用本品可出現轉氨酶升高、肝細胞壞死及腎臟損害,及時停藥可恢復。
4.水楊酸反應:表現為頭痛、頭暈、耳鳴、視聽減退、噁心、嘔吐、腹瀉,嚴重者有精神紊亂、呼吸加快、酸鹼平衡失調和出血等,甚至可出現休克。
5.過敏反應:少數病人用藥後出現皮疹、蕁麻疹、哮喘、血管神經性水腫或黏膜充血等過敏反應,嚴重者可發生過敏性休克。其中哮喘較多見,而且多發於30歲以上中年人,於用藥數分鐘後發生呼吸困難、喘息,稱為“阿司匹林哮喘”,嚴重者可危及生命。已報導的嚴重皮膚損害包括:大皰性皮疹、中毒性表皮壞死松解症和剝脫性皮炎等。
禁忌
2.血友病或血小板減少症;
3.有阿司匹林或其他非甾體抗炎藥過敏史者,尤其是出現哮喘、神經血管性水腫或休克者禁用;
4.妊娠婦女禁用;
5.3個月以內小兒禁用。
注意事項
- 避免與其它非甾體抗炎藥,包括選擇性COX-2抑制劑合併用藥。
2.根據控制症狀的需要,在最短治療時間內使用最低有效劑量,可以使不良反應降到最低。
3.在使用所有非甾體抗炎藥治療過程中的任何時候,都可能出現胃腸道出血、潰瘍和穿孔的不良反應,其風險可能是致命的。這些不良反應可能伴有或不伴有警示症狀,也無論患者是否有胃腸道不良反應史或嚴重的胃腸事件病史。既往有胃腸道病史(潰瘍性大腸炎,克隆氏病)的患者應謹慎使用非甾體抗炎藥,以免使病情惡化。當患者服用該藥發生胃腸道出血或潰瘍時,應停藥。老年患者使用非甾體抗炎藥出現不良反應的頻率增加,尤其是胃腸道出血和穿孔,其風險可能是致命的。
4.針對多種COX-2選擇性或非選擇性NSAIDs藥物持續時間達3年的臨床試驗顯示,本品可能引起嚴重心血管血栓性不良事件、心肌梗塞和中風的風險增加,其風險可能是致命的。所有的NSAIDs,包括COX-2選擇性或非選擇性藥物,可能有相似的風險。有心血管疾病或心血管疾病危險因素的患者,其風險更大。即使既往沒有心血管症狀,醫生和患者也應對此類事件的發生保持警惕。應告知患者嚴重心血管安全性的症狀和/或體徵以及如果發生應採取的步驟。
患者應該警惕諸如胸痛、氣短、無力、言語含糊等症狀和體徵,而且當有任何上述症狀或體徵發生後應該馬上尋求醫生幫助。
5.和所有非甾體抗炎藥(NSAIDs)一樣,本品可導致新發高血壓或使已有的高血壓症狀加重,其中的任何一種都可導致心血管事件的發生率增加。服用噻嗪類或髓袢利尿劑的患者服用非甾體抗炎藥(NSAIDs)時,可能會影響這些藥物的療效。高血壓病患者應慎用非甾體抗炎藥(NSAIDs),包括本品。在開始本品治療和整個治療過程中應密切監測血壓。
6.有高血壓和/或心力衰竭(如液體瀦留和水腫)病史的患者應慎用。
7.NSAIDs,包括本品可能引起致命的、嚴重的皮膚不良反應,例如剝脫性皮炎、Stevens Johnson綜合徵(SJS)和中毒性表皮壞死溶解症(TEN)。這些嚴重事件可在沒有徵兆的情況下出現。應告知患者嚴重皮膚反應的症狀和體徵,在第一次出現皮膚皮疹或過敏反應的其他徵象時,應停用本品。
8.年老體弱或體溫達40℃以上者應嚴格掌握給藥劑量,以免出汗過多引起虛脫。
9.嚴重肝功能損害、低凝血酶原血症、維生素K缺乏、血小板減少者等均需避免套用於本品,手術前一周也應停用。
10.下列情況應慎用:
(1)有哮喘及其他過敏性反應史;
(2)葡萄糖-6-磷酸脫氫酶缺乏者(本品偶見引起溶血性貧血);
(3)痛風(本品可影響其他排尿酸藥的作用,小劑量時可能引起尿酸滯留);
(4)肝功能減退時可加重肝臟毒性反應,加重出血傾向,肝功能不全和肝硬變患者易出現腎臟不良反應;
(5)心功能不全或高血壓患者,大量用藥時可能引起心力衰竭或肺水腫;
(6)腎功能不全時有加重腎臟毒性的危險。
11.對各種創傷性劇痛和內臟平滑肌絞痛無效。 - 12.該藥可引起過敏性休克。醫生應詢問患者藥物過敏史,用藥過程中要密切監測,如果出現皮疹、瘙癢、呼吸困難、喉頭水腫、血壓下降等症狀和體徵,應立即停藥並及時治療。
13.該藥可引起嚴重皮膚損害,包括大皰性皮疹、中毒性表皮壞死松解症、剝脫性皮炎等。如果患者用藥後出現皮疹、瘙癢等不良反應,應立即停藥並及時就診。
孕婦及哺乳期婦女用藥
兒童用藥
老年用藥
藥物相互作用
2.與抗凝藥(雙香豆素、肝素等)、溶栓藥(鏈激酶、尿激酶)同用,可增加出血的危險。
3.尿鹼化藥(碳酸氫鈉等)、抗酸藥(長期大量套用)可增加本品自尿中排泄,使血藥濃度下降。但當本品血藥濃度已達穩定狀態而停用鹼性藥物,又可使本品血藥濃度升高到毒性水平。碳酸酐酶抑制藥可使尿鹼化,但可引起代謝性酸中毒,不僅能使血藥濃度降低,而且使本品透入腦組織中的量增多,從而增加毒性反應。
4.尿酸化藥可減低本品的排泄,使其血藥濃度升高。本品血藥濃度已穩定狀態的患者加用尿酸化藥後可能導致本品血藥濃度升高,毒性反應增加。
5.糖皮質激素可增加水楊酸鹽的排泄,同用時為了維持本品的血藥濃度,必要時應增加本品的劑量。本品與糖皮質激素長期同用,尤其是大量套用時,有增加消化道潰瘍和出血的危險性,不主張將此兩類藥物同時套用。
6.胰島素或口服降糖藥物的降糖效果可因與本品同用而加強和加速。
7.與甲氨蝶呤同用時,可減少甲氨蝶呤與蛋白的結合,減少其從腎臟的排泄,使血藥濃度升高而增加毒性反應。
8.丙磺舒或磺吡酮的排尿酸作用,可因同時套用本品而降低;當水楊酸鹽的血濃度〉50μg/ml時即明顯降低,〉100~150μg/ml時更甚。此外,丙磺舒可降低水楊酸鹽自腎臟的清除率,從而使後者的血藥濃度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