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厝武獅館

“刣獅”又稱“弄獅”“武獅”,相傳為南少林和尚“一元祖師”創建的,據清抄本《西山雜記》記載,泉州民間“刣獅”始於清庭為剷除福建的反清力量,於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降詔焚毀泉州南少林寺,南少林寺僧四處逃匿,或伏身於山野鄉村,或隱居深山老林的寺廟,傳授少林武功。

簡介,歷史,
“一元祖師”則以“刣獅館”為名目創建武館,自創一套泉州最為特色的南少林武術拳種之一,它既有民間舞蹈又是一種武藝功夫,其陣容雄偉,技藝高超的“獅陣”,具有濃厚的閩南地方特色“刣獅”是一項集武術與民間舞蹈為一體的活動。
“刣獅”所用的器械統稱“家私”除了傳統的刀.槍.劍.戟.棍棒,<泉州人稱為丈二槌.七尺槌.五尺槌.盾牌(俗稱獅笠).鞭.鐧等十八般武器外還有信手可得的農具.家具(鋤頭.扁擔.草耙.雨傘.板凳)等.“刣獅”是“宋江武獅陣”的俗稱,出陣時由108人組成的“刣獅隊”以龍.虎兩面旗帶頭,青龍大刀為前導,其次是長短兵器,隨後齊眉棒<五尺槌>壓陣,“獅陣”由大鼓和五音銅擊樂器指揮,旗手及前導青龍大刀在大鼓指揮下完成整套“獅陣”的演練程式。
《宋江武獅陣演排法》分為四個陣型:即“田螺陣”“八卦陣”“一字長蛇陣”“蜈蚣陣”和“蝴蝶陣”。“武獅”分為三個部門組成:一繞陣.二武術表演.三“刣獅”。
“武獅”全是真刀真槍打獅的拳法和兵杖套路,一般為拽拳踢腿,閃展騰挪,進退快速,變化矯捷,拳腳齊動都包含著技擊法則,形成伸屈、四環平行、跳躍跌扑、翻滾等動作,對兵杖的打法,每種兵器都有不同的套路,掌握獅頭獅尾的人必須靈活機動,動作配合默契,使獅子時而搖頭擺尾,溫柔和順,舞姿優美,時而騰空漿頸只而起,勇猛出擊,時而左逃右閃迴避兵器,既有攻守隔拒又有龍騰虎躍態勢,總達影臘斷之整個過程刀光劍影,吼聲陣陣,驚心動魄。
賴厝五鄉,坐落於風光秀麗的“八仙山”下,人口10000人左右,聚族而居,大多為賴姓,其民風淳樸,鄉風文明,民俗文化內涵豐富,習武傳統代代秉承。賴厝“武獅”要追溯於明清年間,悼熱希鄉人習武開始,時值倭寇擾害我沿海地區,俞大猷、戚繼光、傅應嘉抗擊倭寇,時有“俞龍戚虎傅蛟龍”之譽。明代泉州豐州桃源傅姓有三個武館:育英、聚英、雙飛。傅姓有祖訓:其拳法、陣法只傳內不傳外,從不輕易涉足江湖旬囑糠去。因賴羅傅的宗親關係,賴姓就有人到傅姓武館習武。當時賴厝“武獅館”尚未創建,學的是“太祖拳”及桃源傅姓獨創特殊的拳法陣勢—桃源拳蛇脫殼陣,所謂蛇脫殼陣是由明代抗倭寇泉州人俞大猷“獨輪車陣法”演變而來。由桃源人傅應嘉在抗倭寇戰鬥中的實際經驗,在戰術上加以研究形成的一種特殊的拳法陣勢,即隊形演練採用兩行縱隊,兩隊逆向推進,按套路繞陣,隊員依次不斷交換對手,一個一個過招,猶如蛇脫殼一樣,一節一節地行走。參加演練人數不限,器械可用各種傳統兵器和家具農具通稱為“家私”。自此以來賴厝鄉里人一直保持習武風氣。清乾隆己亥年,賴厝鄉人賴經倫赴省鄉試武舉得中第十名武舉人。
自“一元祖師”創建“刣獅館”,泉巴試勸州一帶“刣獅”盛行。據悉僅晉江就有47陣“刣獅隊”,賴厝“武獅”淵源還得從賴厝武術、武獅祖師“艾師”說起,“艾師”是清末的“武獅”拳師,他與泉州豐州桃源武術村傅氏桃源拳師傅仲花同輩結盟,兩人都是當時閩南著名拳師。也就是千年武術之村現代傳人——傅子嘉的祖師叔。“艾師”擅長“武獅”兵杖,拳法套路並熟悉獅陣的各種陣法布局,鑒於“艾師”與豐州桃源傅姓武館的同盟關係及賴姓習武者秉承傅氏桃源拳。因此“艾師”於賴厝立館,收徒100多人,創建“賴厝獅館”,據悉,賴厝有兩隊“獅陣”分為上蓋下蓋的打法,後來合二為一陣容雄偉壯觀。清末民國初,正是賴厝“獅館”鼎盛時期,也是“艾師”在賴厝授徒晚期。賴厝“獅館”由”艾師“的得意門徒賴奕貴,賴奕耳執管館務及授徒。並在玄天上帝宮邊一民宅設立“獅館”(館址),“獅館”匾額於民國三年立(即1914年),至今館址猶存,但已是破塌老屋。
賴厝“武獅”自第一代傳人賴奕貴、賴奕耳後,已沿襲近百年至今傳承5代,百年滄桑,時盛時衰。解放前“獅陣”僅為迎神送佛等封建節日活動表演為主。解放後“獅陣”則以強身健體及政府舉辦各種活動簽海遊行演練表演。
文革初期,“破舊立新”階段,“獅陣”充當封建舊俗產物破掉,被迫停止一切活動,所有“家私”全部入庫,所幸遺留舊破獅頭及少數“家私”作為“獅陣”歷史見證。此獅雖然沉睡40年,但賴厝“武獅”習武者拳法、杖法、套路從不間斷,代代傳承。
2009年10月1號晉江市老年大學為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60周年國慶大型踩街活動,想法設法,喚醒賴厝這頭的沉睡了多年的獅。當年的老獅手,老當益壯,可謂雖老不減當年勇,舞棍刣獅呈英豪。一支由33人組成的“武獅隊”,判市您生龍活虎出現在踩街的隊伍中,自此,賴厝“武獅隊”重整旗鼓,廣收門徒,邀請泉州豐州桃源傅子嘉為顧問,其愛徒傅少陽、傅輪軸、傅承德為教練,傳教桃源拳法蛇脫殼陣及武獅陣法、拳法、兵杖法。在社區黨支部居委會大力支持下,賴厝“武獅隊”真正復活了。
傅子嘉老人82歲高齡是泉州市武術協會顧問桃源育英武館前館長,桃源武術總教頭,千年武術村的現代傳人。為把源自桃源拳蛇脫殼陣的“賴厝武獅隊”發揚壯大,傅老親自擔任顧問,言傳身教,並推薦傅少陽.傅潤澤.傅承德.三位嶄露頭角的得意門徒擔任教練。“賴厝獅隊”經傅老指導,整理復興。短短10個月中在師傅的精心教導,隊員立下恆心,刻苦學習,反覆演練,一支名副其實的“獅隊”於今年端午節在安海大型民俗彩街活動,虎虎生風出陣了。
名師出高徒2010年8月21號“賴厝武獅隊”與“桃源育英武館”應邀參加第二屆全國全民健身日.福州首屆“武林杯”大賽,初出茅廬的獅隊參賽隊員賽前面對眾多武林高手有點膽怯,但是在傅姓師傅的鼓勵下,鼓足勇氣,敢於摘金奪銀。終於榮膺本屆“武林杯”大賽的四金三銀一銅的優異成績(見附表)
賴厝“武獅”自第一代傳人賴奕貴、賴奕耳後,已沿襲近百年至今傳承5代,百年滄桑,時盛時衰。解放前“獅陣”僅為迎神送佛等封建節日活動表演為主。解放後“獅陣”則以強身健體及政府舉辦各種活動遊行演練表演。
文革初期,“破舊立新”階段,“獅陣”充當封建舊俗產物破掉,被迫停止一切活動,所有“家私”全部入庫,所幸遺留舊破獅頭及少數“家私”作為“獅陣”歷史見證。此獅雖然沉睡40年,但賴厝“武獅”習武者拳法、杖法、套路從不間斷,代代傳承。
2009年10月1號晉江市老年大學為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60周年國慶大型踩街活動,想法設法,喚醒賴厝這頭的沉睡了多年的獅。當年的老獅手,老當益壯,可謂雖老不減當年勇,舞棍刣獅呈英豪。一支由33人組成的“武獅隊”,生龍活虎出現在踩街的隊伍中,自此,賴厝“武獅隊”重整旗鼓,廣收門徒,邀請泉州豐州桃源傅子嘉為顧問,其愛徒傅少陽、傅輪軸、傅承德為教練,傳教桃源拳法蛇脫殼陣及武獅陣法、拳法、兵杖法。在社區黨支部居委會大力支持下,賴厝“武獅隊”真正復活了。
傅子嘉老人82歲高齡是泉州市武術協會顧問桃源育英武館前館長,桃源武術總教頭,千年武術村的現代傳人。為把源自桃源拳蛇脫殼陣的“賴厝武獅隊”發揚壯大,傅老親自擔任顧問,言傳身教,並推薦傅少陽.傅潤澤.傅承德.三位嶄露頭角的得意門徒擔任教練。“賴厝獅隊”經傅老指導,整理復興。短短10個月中在師傅的精心教導,隊員立下恆心,刻苦學習,反覆演練,一支名副其實的“獅隊”於今年端午節在安海大型民俗彩街活動,虎虎生風出陣了。
名師出高徒2010年8月21號“賴厝武獅隊”與“桃源育英武館”應邀參加第二屆全國全民健身日.福州首屆“武林杯”大賽,初出茅廬的獅隊參賽隊員賽前面對眾多武林高手有點膽怯,但是在傅姓師傅的鼓勵下,鼓足勇氣,敢於摘金奪銀。終於榮膺本屆“武林杯”大賽的四金三銀一銅的優異成績(見附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