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質庫
- 經營者:多為徽商
- 遍及:許多城市
- 引言:“每以質庫居積自潤”
明代質庫的經營者多為徽商,他們遍及許多城市,“每以質庫居積自潤”。明嘉靖間,禮部尚書董某“富冠三吳”,除田產外,“有質舍百餘處,名以大商主之,歲得子錢數百萬”。送入質庫抵押的物品,除一般的金銀珠玉錢貨外,有時甚至還包括奴婢、牛馬等。普通勞動人民則多以生活用品作抵押。質庫放款時期限很短,利息甚高,往往任意壓低質物的價格,借款如到期不能償還,則沒收質物,因此經常導致許多人家破產。
中國古代進行押物放款收息的商鋪。亦稱質舍﹑解庫﹑解典鋪﹑解典庫等。即後來典當的前身。在南朝時僧寺經營的質庫已見於文獻記載。唐宋以後,社會經濟日益發展,...
中文名稱:種質庫 英文名稱:germplasm bank 定義:用於保藏動植物遺傳資源(如種子、組織或生殖細胞等)的設施。 套用學科: 資源科技(一級學科);動物資源學(二級學科...
《當鋪與質庫》是2010年1月1日吉林出版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出版的圖書...... 《當鋪與質庫》內容簡介:我國的當鋪歷史十分悠久,早在千年以前的漢代,典當這種行為就已...
(質舍) 古指當鋪。 范文瀾 蔡美彪 等《中國通史》第三編第二章第五節:“﹝唐 時﹞櫃坊又有僦櫃、寄附鋪、質庫、質舍等名稱,類似後世的當鋪。” ...
中國的當鋪一般認為不遲於南北朝出現,當鋪在歷史上還有典鋪、解鋪、解庫、質庫、長生庫、抵當所等不同的稱呼,但典當活動卻早已盛行。漢代時,典當在民間非常普遍...
典當亦稱“當鋪”或“押店”。是舊中國以收取物品作抵押,發放高利貸的一種機構。中國歷代典當名目繁多,有稱“質庫”、“解庫”、“典鋪”、“長生庫”等等。...
《食藥用菌專業戶手冊》薛海濱著,由中國農業出版社於2002-5出版楊國良,1978年畢業於河北大學生物系,留校任教及從事科研工作,副研究員。現兼任河北省食用菌種質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