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賦得釋迦缽贈慧古明上人》是明初詩人徐賁所作的一首五言古詩。該詩是作者就釋迦缽而賦詩,以贈給友人慧古明上人,表達了詩人對友人的讚美之情。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賦得釋迦缽贈慧古明上人
- 創作年代:明代
- 作品出處:《北郭集》
- 文學體裁:五言古詩
- 作者:徐賁
作品原文,注釋譯文,作品鑑賞,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賦得釋迦缽贈慧古明上人①
聖凡同有體,飲食必藉器。
如來制石缽,匪特傳法嗣②。
偶因受餘光,相承成舊事。
遂令後代爭,紛紛起嗔戾③。
我願過量人④,要識拈花意⑤。
注釋譯文
①賦得:古人詩題中的常用語,即為某物或某事而作詩的意思。
②聖凡同有體,飲食必藉器。如來制石缽,匪特傳法嗣:不管是聖人還是凡人,都有軀體,都要吃飯喝水,因而也就必須藉助於一定的器物。所以,如來以缽為食器,並不是為了傳法嗣的。據《金剛經》雲,如來到了吃飯的時間,曾持缽到舍衛大城乞食,即詩中“制石缽”之意。“傳法嗣”之事,是說東土禪宗傳法,往往以衣缽為信物。宋僧契嵩《傳法正宗記》卷六記載弘忍傳法惠能時之言道:“昔達摩以來自異域,雖傳法於二祖,恐世未信其所師承,故以衣缽為驗。今我宗天下聞之,莫不信之,則此衣缽可止於汝。”
③偶因受餘光,相承成舊事。遂令後代爭,紛紛起嗔戾:以衣缽相驗,在東土禪宗只是一件偶然的事,豈料竟被賦予了特殊的含義,世代相傳下去,致使後人為了獲得正統地位,紛紛搶奪衣缽,引起無數爭端。如六祖惠能得到五祖弘忍所傳衣缽後,南行途中,就曾被人追殺。
④過量人:器識深遠的人。
⑤拈花意:即世尊拈花,迦葉微笑之意。《五燈會元》卷一:“世尊在靈山會上,拈花示眾。是時眾皆默然,唯迦葉尊者破顏微笑。世尊曰:‘吾有正法眼藏,涅盤妙心,實相無相,微妙法門,不立文字,教外別傳,付囑摩訶迦葉。’”
作品鑑賞
北宋歐陽修、蘇軾曾創為禁體詩。歐陽修的作品題為《雪》,序中寫道:“時在潁州作。玉、月、梨、梅、練、絮、白、舞、鵝、鶴、銀等事皆請勿用。”蘇軾的一篇作品題為《江上值雪,效歐公體,限不以鹽、玉、鵝、鷺、絮、蝶、飛、舞之類為比,仍不使皓、白、潔、素等字,次子由韻》。由此可知,禁體所禁,一是直接形容客觀事物外部特徵的詞;二是比喻客觀事物外部特徵的詞;三是比喻客觀事物的特徵及其動作的詞;四是直陳客觀事物動作的詞。用唐代司空圖《二十四詩品》中的話,就是“離形得似”。實際上,這正是禪宗的精神。即如這首詩中所說,衣缽相傳,皆是形跡,怎能作為得道的證明。是否得道,重在頓悟,重在明心見性,而不體現在衣缽一類外物上。所以,這首詩一方面對禪宗史作了簡單的回顧,指出前期傳法的某些方法已經脫離了禪宗本來的精神;另一方面,強調了心靈的自由和精神的獨立,表示對一切偶像的衝擊。聯繫明末狂禪的出現,該詩可謂開其先河。
這首詩,對僧缽授法的歷史作了簡單的回顧,然後提出了自己參道悟法的觀點,既勉人又自勵,詩可分三個層次來理解。開頭四句為第一層次,說無論聖人或凡人,都有一個軀體,飲食的時候必然都是需要藉助於食器的,因此,“如來制石缽”,其原意並不是專門用來“傳法嗣”的。中間四句為第二層次,因為以缽作為傳法的信物,是從中國禪宗開始的,從此,缽便被賦予了特殊的含義,所以說“偶因受餘光”。缽作為信物,從禪宗初祖一直傳到六祖,世代相傳,影響深廣,這就是“相承成舊事”一句的事實背景。由於缽取得了傳法的重要作用,誰取得了缽,就意味著誰取得了正統地位,於是佛教史上有了許多傳缽爭缽的糾紛之事,據說惠能得到弘忍法師所傳衣缽後,曾多次被人追殺,“遂令後代爭,紛紛起嗔戾”一句蓋指此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