賣子救國

在江門五邑華僑華人博物館,出現“賣子救國”的文物——一張主人公的照片,一個棕色的舊布袋和一件中山裝。

基本介紹

據館展示的資料記載,1937年爆發的全面抗日戰爭牽動了全世界華僑華人的心,江門華僑為了支援國內抗戰,紛紛以不同的方式參與抗日救亡運動。
“賣子救國”文物出現在江門“賣子救國”文物出現在江門
南洋地區有一個窮小販叫鄭潮炯,背著兒子鄭社心,穿著那件衣服和肩搭布袋,從1937年起,在北婆羅洲及砂勞越各埠義賣瓜子籌款。
1939年,鄭潮炯把自己的孩子賣掉了,得款80元,並全數捐給了籌賑會,這一義舉震動了南洋,各地華僑紛紛投身祖國抗日救亡運動,掀起一股新的抗日救國熱潮。
“賣子救國”此舉的寶貴之處正在於它背後隱藏著愛國救國義舉。江門五邑籍的華僑華人為祖國的復興、繁榮不惜犧牲一切,該故事表達了“有國才有家”的含義。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