賢頓法師

賢頓法師

賢頓法師(1903~1986年)台灣省台中縣大甲鎮人。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賢頓法師
  • 出生日期:1903
  • 逝世日期:1986
  • 性別:男
人物履歷,受戒學法,返台傳法,培育僧才,弘法利生,

人物履歷

賢頓法師俗姓林,名傳仁。十八歲出家,二十四歲前往福建鼓山湧泉寺受具足戒,後再赴大陸參訪名山古剎。1945年後,曾任台灣省佛教分會理事長、台北臨濟寺住持。1962年以後,嘗至國外弘法,足跡遍歷香港、泰國、越南、印度、馬來西亞新加坡、菲律賓及日本等地,又在台灣各大寺傳授千佛大戒及菩薩戒數十次,得度弟子逾萬。其間,且與白聖創辦戒光佛學院。歷任北投天竺寺、天母吉祥寺、台北東和禪寺、嘉義天龍寺、板橋接雲寺、金山慧明禪寺、士林啟明堂等剎住持。

受戒學法

賢頓法師,俗家姓林,法名彌悟,字賢頓,受傳嗣法,法號寂昶。台灣省台中縣人,祖居台中縣大甲鎮的蘆竹湳仔,清光緒一九〇三年出生。他的父親諱成河,務農為業,母親黃氏,相夫教子,料理家務。父母均信佛,賢頓自幼也隨著父母到寺廟中禮拜佛菩薩,他宿具慧根,十二歲即皈依三寶,並長齋茹素。十八歲時,感到世間虛幻無常,而有出家之念。當徵得父母同意,即乘船到福建,入漳州南山寺,禮覺定和尚為師剃度出家。
剃度後的賢頓,在寺中禮佛誦經,學習佛門儀規,如是數年之久。一九二四年,賢頓二十二歲,廈門南普陀寺住持轉逢和尚,把子孫廟改為十方叢林,禮請泉州承天寺住持會泉法師出任南普陀寺方丈。會泉法師在南普陀寺成立"閩南佛學院",自兼院長,聘請常惺法師任副院長,蕙庭法師任主講,對外招生。賢頓以近水樓台,到廈門入院受學。閩南佛學院自一九二四年創立,至一九三七年對日抗戰始停辦,十餘年間,其中不乏台籍學僧。不過,賢頓法師是台籍人士第一位入學者。賢頓法師在校期間,以學習努力,為人誠實憨厚,甚受會泉法師器重,也種下後來嗣法會公的遠因。
在閩院期間(二十四歲時),福州鼓山禪寺傳戒,他向院方告假,到福州受三壇大戒後回到廈門,二十五歲在閩南佛學院畢業,算是該院的第一屆畢業生。時為一九二七年,他離開家鄉已八年之久,畢業後即返回台灣省視父母。

返台傳法

賢頓法師回台住了一段時間,二度前往大陸行腳參訪,朝禮諸大名山,至各地名剎向高僧大德請益。後來回到漳州南山寺。時,會泉法師已自南普陀寺退居,在閩南弘化,賢頓參謁會師,承受會師衣缽及法卷,成為會師的法嗣。這以後,他曾在普陀山天后宮任書記多年。
中日戰爭期間,賢頓法師返回台灣,曾先後任觀音山凌雲禪寺監院,台北臨濟禪寺、龍雲寺、東和寺、天龍寺、士林吉祥寺、天竺寺及慈明諸寺住持。一九四五年抗戰勝利,台灣光復,後來中國佛教會在台復會,賢頓法師先後當選中佛會理事、常務理事,及台北市佛教分會理事長。
一九六三年六月,賢頓法師與白聖、淨心、星雲等法師及許君武、劉梅生、朱斐諸居士,組織中國佛教訪問團,先後赴香港、泰國、印度、新加坡、馬來西亞、越南、菲律賓等地訪問,宣揚佛法,所至之處,受到各國政府及佛門四眾熱烈歡迎。

培育僧才

賢頓法師本身受過閩南佛學院正規教育,他也以培育僧侶人才為職志。一九六三年下半年,賢頓法師在臨濟寺創辦"戒光佛學院",又在龍雲寺設立夜間佛學院,以便出家學僧進修。此時,《台灣佛教》月刊創刊,賢頓法師擔任社長多年。一九六六年,在台北市佛教分會理事長任內,協助白聖法師籌備"世界第一屆華僧大會",並在大會期間,擔任主席團主席。
賢頓法師對佛學研究有素,曾出版《觀世音菩薩普門品講記》一書,他在自序中說:眾生度盡方證菩薩,地獄未空誓不成佛,此語乃觀音、地藏之願力,亦我佛化身之因緣,正全佛教中慈悲至極之理,千經萬典於此語包括而盡矣。楞嚴之觀音、法華之普門,就是五時八教最後而說,亦我佛一代時教之結晶,眾生入佛門之總路。普門者有三,一無門楣、高貴上人可參,二無門豎、大身富家之人可入,三無門欄、貧賤短足小人可登。是以說教上、中、下性鹹宜。觀音現三十三身,十九說法,無微不至無窮不入。諸佛有慧之門,會權入實,凡聖同解,這窮而入觸境即心,洞然本地風光,了達唯心淨土。
一九七〇年,賢頓法師膺選東和寺住持,四月舉行晉山典禮,各山長老及男女善信參加觀禮者數百人,盛況一時。

弘法利生

賢頓法師精通佛法,且悲願宏深,為普度眾生,經常環島前往各寺院講經說法;每星期日又在廣播電台弘揚佛法,極受聽眾熱愛。曾為十普寺、寶覺寺、凌雲寺、海會寺、慈明寺、臨濟寺及樹林吉祥寺等寺戒場之三師七證。一九八一年韓國海月法師來台,懇請賢頓法師傳為曹洞宗法嗣。
賢頓法師為人誠實溫厚,待人接物和藹可親,誨人不倦,如沐春風。從事謹慎,計畫周密,凡事無大小,均以身作則,因而遠近請益者為數眾多。師又精於法事,聘請為主法者應接不暇,以致日夜為法事奔走;因年事已高,疲勞過度而中風,雖然行動不便,仍不斷為眾說法。
一九八六年,賢頓法師日漸衰弱,行動更為不便,雖有弟子慧坦法師服侍在側,經常背負就醫,但不久終因法軀已不由己,於七月十四日功德圓滿、世壽化盡圓寂。僧臘六十六秋,戒臘六十一夏,世壽八十有四。
為紀念大師一生對佛教之貢獻,由其弟子慧坦法師等,在台中縣太平鄉苹陀山頂,籌建"賢頓紀念堂",以垂世紀念。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