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河村,是鄭州市下轄村,地處黃河下游,河南省中北部。
基本介紹
賈魯治河編輯,治河時間,治河方法,第一大工程,第二大工程,治河效果,治河耗資,治河紀念,地圖信息,
賈魯治河編輯
治河時間
賈魯主持的這項治河工程,是至正十一年四月開工的,七月完成疏鑿工程,八月放水入故道,九月舟輯通行,並開始堵口工程,十一月,土木工完畢,各種堵堤建成。整個工程計190天。
治河方法
賈魯採取的治河方法是疏塞並舉,先疏後塞,採取先易後難的方案。他考慮到疏浚的工程量最大,但比較容易,乘汛期來到之前,使疏浚工程控制在土工範圍內,可大大縮短工期,所以整個治河分為疏浚故河,堵塞黃河故道下游上段各決口、豁口,修筑北岸堤防以及堵塞白茅決口。
第一大工程
第一大工程是疏浚從黃陵崗到哈只口的黃河故道和凹里村到楊青樹的減水河。由於河道的情況有高有低,有寬有狹,必須根據實際情況採取不同的疏、浚方法。施工是從白茅口南二里的黃陵岡向東開始的,開新河十里到達南白茅,又開河十里至劉莊村,接入故道,從劉莊至專固浚故道有102里280步,從黃固到哈只口浚故道51里80步。這段幹流工程共長182里。為防止以後堵口合龍後水勢狂怒,特疏浚凹里村減水河,從凹里村向西開生地3里40步,分別不同情況拓寬舊河為82里54步到張贊店,從張貨店到楊青村墾生地13里60步,接入故道。這段減水河共長98里54步。兩者全長280里54步強。
第二大工程
第二大工程是堵塞缺口、豁口,修築堤埽。至正四年河決後,黃河故道兩岸已是千穿百孔,為使河回故道後不致出現決溢險情,賈魯在疏浚了故道和開鑿減水河的同時,先後築塞了專固缺口和凹里減水河豁口四處,從哈只口至徐州300餘里,修缺口107處。同時又興兩岸埽堤工程,北岸因地勢低洼,修築護岸堤防,高寬不等,通長254里71步,其中白茅河口至清州板城補築舊堤,長25里85步,板材到英賢村等處,長133里200步,稍岡至碭山縣,長85里20步,亦思刺店縷水月堤,長6里30步,哈只口至徐州缺口1O7處,共長3里256步。第三大工程是堵塞白茅決口,黃河回故道,這項工程是決定治河成敗的關鍵一役。八月開始向疏浚完畢的故道放水。在這之前,賈魯考慮到決河勢大,又正值秋漲汛期,故在口門西側的北岸築刺水堤二道,總長26里2O0步。用作挑溜減弱口門流勢。又築截河大堤19里177步,其中在黃陵北岸的部分,總長10里41步,在口門西側岸上築上堤伸入水中,修疊埽台,系龍尾埽,直抵龍口;黃陵南岸總長9里160步。刺水堤及截河大堤築得較短,而決河南北寬400餘步。中流深3丈余,水流量比原來增加了十分之八,兩河爭流、在原先河口的地方,河水沖刷著堤岸向北奔流,迴旋湍急,難於下場。如果河水大量湧入決河,將導致故河淤積,前功盡棄。在此關鍵時刻,賈魯經過深思熟慮之後,提出了新的防止河水湧入故河的方案。
治河效果
賈魯首先採用船堤障水法,逆流排大船27艘,前後連以大桅或長樁,用大麻繩、竹綆綁紮在一起,連成方舟,又用繩索將船身上上下下捆個結實,這時將鐵錨在上流放入水中。又用長達七八百尺的竹綆系在兩岸的木樁上,每根竹綆上或吊二條船或三條船,使船不會順流而下,船身中稍微鋪些散草,裝滿小石頭,用台子板釘蓋上,再用埽密布合子覆上,或覆上二層,或三層,用大麻繩縛住,再把三道橫木系在頭桅上,都用繩維持住,用竹編成笆籠,裝上草石,放在桅前,約長一丈多,稱為水簾桅。……然後選水性好的民工,每條船上兩個人,執斧鑿,站在船首船尾,只聽岸上擊鼓聲,同時開鑿,沉船阻塞決河口。船沉後,水流入故河道,就再樹水簾,再用前面的方法,然後再如此重複操作。但由於水勢過大,堵口合攏極其驚險,修到河口一二十步時就更加艱難了,決水將大埽沖裂衝陷。這時賈魯表現出驚人的鎮定,依然命令萬餘人扎幫、運埽、疊埽,終於在十一月使龍口堵合,決口的黃河不再泛濫,故道又開始暢通。賈魯在堵口技術上的重大創造——石船堤障水法取得了完全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