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環境經濟學基礎教程

資源環境經濟學基礎教程

《資源環境經濟學基礎教程》是2022年復旦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黃和平、陳勝東。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資源環境經濟學基礎教程
  • 作者:黃和平、陳勝東
  • 出版社:復旦大學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22年11月
  • 頁數:358 頁
  • 定價:68 元
  • 開本:16 開
  • 裝幀:平裝
  • ISBN:9787309164152
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圖書目錄,

內容簡介

本書在系統梳理資源環境經濟學的產生背景與發展脈絡的基礎上,簡要介紹了資源環境經濟學對傳統經濟學的創新與套用,闡述了資源環境經濟學的研究對象、內容與方法,講解了資源科學、環境科學和經濟科學的基礎知識,然後將經濟學的相關原理運用於資源環境領域,重點分析了資源環境的稀缺性、外部性、效率、產權和效用理論等,最後就資源環境的巨觀政策等展開了討論。
本書適合作為高等院校資源環境經濟學專業師生的教材。

作者簡介

黃和平,男,1969年生,博士,教授,理論經濟學博士後合作導師,人口、資源與環境經濟學博士生導師,人口、資源與環境經濟學、西方經濟學、土地資源管理和資產評估碩士生導師,江西財經大學“百人計畫”學科領軍人才,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通訊評審專家,多種權威期刊審稿人,江西省第七批省級中青年骨幹教師,國際城市生態學會(SURE)、中國生態學學會、中國景觀生態學會、中國自然資源學會、中國環境科學學會會員,中國生態經濟學會理事,中國生態經濟學會理論與發展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國自然資源學會資源流動與效率專業委員會委員,中國環境科學學會環境經濟學分會常務委員,中國系統工程學會生態環境系統工程專業委員會委員,全國LCA專委會專家委員,江西省高校生態學學科聯盟理事,江西省生態經濟學會理事。主持和參與國家級基金項目10餘項,省部級項目40餘項。發表論文60餘篇,出版學術專著10部。研究方向為物質代謝與生態效率、生態系統管理與評價、循環經濟與產業生態學、生命周期評價與管理,環境規劃與管理、土地資源利用與評價、資源環境經濟與可持續發展等。
陳勝東,男,1975年生,經濟學博士,江西財經大學經濟學院副研究員、碩士生導師,中共江西省委辦公廳信息決策諮詢專家。主持省級基金項目6項;參與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大項目、重點項目等國家基金項目10餘項。發表論文30餘篇,出版學術著作4部。研究方向為農業經濟、生態經濟和資源環境經濟。

圖書目錄

目錄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資源環境經濟學的產生與發展
一、資源環境經濟學的產生背景
二、早期的資源環境經濟學思想
三、資源環境經濟學的發展路徑
四、資源環境經濟學的發展趨勢
第二節 資源環境經濟學對傳統經濟學的創新與套用
一、資源環境經濟學對傳統經濟學的創新
二、資源環境經濟學在實踐中的套用
第三節 資源環境經濟學的研究對象、內容與方法
一、資源環境經濟學的研究對象
二、資源環境經濟學的特點
三、資源環境經濟學的研究內容
四、資源環境經濟學的研究方法
第二章 資源科學基礎知識
第一節 自然資源簡介
一、自然資源的概念
二、自然資源的分類
三、自然資源的基本屬性
第二節 土地資源與糧食安全
一、土地與土地資源的基本概念
二、中國土地資源現狀
三、糧食安全與耕地保護
第三節 森林資源與生態安全
一、森林與森林資源的概念
二、我國森林資源現狀
三、森林資源與生態安全
第四節 水資源與可持續發展
一、水資源的概念
二、水資源的特性
三、水資源的類型
四、我國水資源現狀
五、水資源與可持續發展
第三章 環境科學基礎知識
第一節 環境科學與環境問題
一、環境
二、環境科學
三、環境問題
第二節 大氣環境與大氣污染
一、大氣環境
二、大氣污染
三、大氣污染的綜合防治
第三節 水環境與水污染
一、水環境
二、水體污染
第四節 土壤環境與土壤污染
一、土壤與土壤環境
二、土壤污染
三、土壤污染的防治
第四章 經濟學基礎知識
第一節 個體經濟學基礎知識
一、市場供求理論
二、消費者行為理論
三、市場理論
四、生產理論
第二節 總量經濟學基礎知識
一、國民收入核算理論
二、國民收入決定理論
三、巨觀經濟政策
第三節 早期西方資源環境經濟學思想簡介
一、斯密設定
二、馬爾薩斯模型
三、李嘉圖模型
四、穆勒的歸納
五、馬克思和恩格斯的觀點
第五章 資源的稀缺性與資源產權理論
第一節 資源稀缺的概念與度量
一、資源稀缺與資源短缺
二、資源稀缺性變數指標
第二節 緩解資源稀缺的途徑
一、積極推進技術進步,發現新的資源儲量
二、發展循環經濟,提高資源利用率
三、擴大稀缺資源的替代
四、實現資源利用的規模經濟
五、建立有效的價格機制
六、改善交通運輸條件
七、加大經濟的開放度
八、有效的制度安排
第三節 資源產權的基本理論
一、產權的基本理論
二、資源產權的基本理論
第四節 資源產權制度的基本模式
一、產權制度
二、現代產權制度的特徵
三、資源產權制度
第五節 資源產權的初始分配與再分配
一、我國資源使用產權初始分配
二、我國資源使用產權再分配
第六章 外部性理論
第一節 外部性的含義、類型與特徵
一、外部性的含義
二、外部性的類型
三、外部性的特徵
第二節 外部性理論的產生與發展
一、馬歇爾首次提出外部經濟
二、庇古發展外部性理論
第三節 外部性與資源配置效率
一、資源配置的原則
二、資源配置的方式
三、生產外部性分析
四、消費外部性分析
第四節 外部性的消除對策
一、採取行政手段:管制與指導
二、運用經濟措施:稅收與補貼
三、運用法律手段:制定規則與法律約束
四、建立產權交易規則
第七章 公共物品與公共資源有效供給
第一節 公共物品定義及分類
一、物品特徵
二、公共物品定義
三、公共物品分類
第二節 公共物品與市場失靈
一、公共物品和搭便車
二、公共物品市場供給的無效率
三、博弈論與提供公共產品
第三節 公共物品的有效供給
一、公共物品有效供給
二、公共物品有效供給的形式
第八章 經濟效率理論
第一節 經濟效率的實現
一、經濟效率
二、經濟效率的實現
第二節 帕累托效率的政策意義
一、帕累托效率的基本原理
二、帕累托效率的政策意義
第三節 市場在實現帕累托最優上的缺陷
一、市場失靈
二、市場失靈的原因
第四節 科斯條件下的庇古稅
一、最優庇古稅
二、最優庇古稅的數學推導
第九章 環境資源價值與損害評價
第一節 環境資源價值的理論基礎
一、勞動價值論
二、效用價值論
三、存在價值論
第二節 環境資源價值的特點及構成
一、環境資源價值的特點
二、環境資源價值的構成
第三節 直接市場價值評估法
一、生產率變動法
二、疾病成本法和人力資本法
三、機會成本法
四、重置成本法
五、直接市場價值評估法的適用範圍與條件
六、直接市場價值評估法存在的問題
第四節 揭示偏好價值評估法
一、內涵資產定價法
二、防護支出法
三、旅行費用法
第五節 意願調查價值評估法
一、投標博弈法
二、比較博弈法
三、無費用選擇法
四、優先評價法
五、專家評價法
六、意願調查價值評估法的局限性
七、意願調查價值評估法的適用範圍與條件
第六節 環境資源價值評價方法的選擇
一、評價方法選擇的規律
二、評價方法選擇的依據
第十章 資源與環境經濟政策
第一節 資源與環境經濟政策依據
一、有效率的污染水平
二、污染者付費原則
三、資源補償與生態恢復原則
第二節 環境經濟政策的一般形式和基本功能
一、環境經濟的一般形式
二、 環境經濟政策的基本功能
第三節 環境經濟政策的基本類型
一、自然資源與環境徵稅
二、排污收費制度
三、排污許可證制度
四、環境保護的其他經濟政策
第四節 環境經濟政策的實施條件與影響因素
一、實施條件
二、影響因素
第十一章 排污收費與排污權交易
第一節 排污費與污染治理成本
一、庇古稅——排污費
二、最優排污費率的確定
三、最優排污費率的數學推導
第二節 不完全競爭與排污收費
一、不完全競爭條件下的排污收費效率
二、不完全競爭下的次優收費標準
第三節 排污收費的經濟效率
一、降低達標費用
二、降低監督實行環境標準的費用
三、有利於污染控制技術的革新
四、有利於籌集環保資金
五、排污收費的問題
第四節 排污權交易的微觀和巨觀效應
一、排污權交易的微觀效應
二、排污權交易的巨觀效應
第五節 排污權交易的主要特點
一、成本最小化
二、有利於巨觀調控
三、給非排污者表達意見的機會
四、有利於最佳化資源配置
五、提高了企業投資污染控制設備的積極性
六、更具有市場靈活性
第六節 排污權交易的條件
一、合理分配排污權
二、完善的市場條件
三、政府部門的有效管理
第十二章 資源環境與可持續發展
第一節 自然資源的可持續利用
一、不可再生資源的最優配置
二、可再生資源的可持續利用
第二節 資源承載力與資源安全
一、資源承載力的概念與評價方法
二、資源安全
第三節 環境保護與可持續發展
一、環境與可持續發展的關係
二、我國生態環境的現狀
三、實現環境可持續發展的戰略對策
第十三章 循環經濟理論
第一節 循環經濟概述
一、循環經濟的概念
二、循環經濟的主要特徵
三、循環經濟的內涵
第二節 循環經濟理論
一、循環經濟理論提出的背景
二、循環經濟理論
第三節 循環經濟的實施
一、可持續發展的概述
二、傳統經濟是不可持續發展的經濟
三、循環經濟是可持續發展的實現途徑
四、循環經濟的實施原則
五、實施循環經濟的具體要求
第四節 國外循環經濟實踐
一、德國循環經濟的發展模式
二、日本循環經濟的發展模式
三、美國循環經濟的發展模式
第五節 循環經濟在我國的套用
一、生態農業模式
二、生態工業模式
三、資源綜合利用與環保產業
參考文獻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