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枯竭井工煤礦區土地損傷診斷與生態修復技術研究

《資源枯竭井工煤礦區土地損傷診斷與生態修復技術研究》是由中國礦業大學(北京),淮南礦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北京市門頭溝區科委,首都經濟貿易大學,中國風景園林景觀規劃設計研究中心擔任主要完成單位,胡振琪,李晶,王霖琳,張永,程功林,肖武,田軍,劉春武,鄭文杰,宋輝擔任主要完成人的一項科技項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資源枯竭井工煤礦區土地損傷診斷與生態修復技術研究
  • 主要完成單位:中國礦業大學(北京),淮南礦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北京市門頭溝區科委,首都經濟貿易大學,中國風景園林景觀規劃設計研究中心
  • 要完成人:胡振琪,李晶,王霖琳,張永,程功林,肖武,田軍,劉春武,鄭文杰,宋輝
  • 等級:二等
  • 獲獎序號:20120020
  • 獲獎證書編號:KJ2012-2-08
  • 獎種:國土資源科學技術獎
項目摘要
礦產資源是不可再生資源。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大量的礦山關閉或資源枯竭,導致礦區和資源枯竭城市的經濟發展下降、環境惡化、無業人員增多、社會矛盾突出。截止目前,全國已界定了69座資源枯竭城市。針對資源枯竭礦區土地生態環境損傷時間長、類型多、損傷信息難以查明、治理難度大、治理技術欠缺等難題,以井工煤礦區為研究對象,研發了從損毀土地生態損傷診斷到修復的整套技術。取得如下創新成果: (1)創立了資源枯竭井工煤礦區土地生態損傷診斷技術,包括“四位一體(航空-航天-地面-地下)”的土地損傷診斷技術、基於CA差值法的土地生態環境信息遙感自動發現技術、塌陷水田裂縫探測技術、煤矸石山自燃診斷技術、基於GIS柵格數據的土地損傷模糊綜合評判技術等,較好地解決了資源枯竭井工煤礦區土地生態損傷數據難以獲取的難題。 (2)研發了山區型資源枯竭井工煤礦區塌陷土地生態修復技術。提出了以“山頂園地型、邊坡林地型、溝壑水保型和凹坑充填型”為代表的乾旱山區型塌陷土地生態修復技術,首創了包括田坎封堵,裂縫充填、隔水層重建等技術為代表的濕潤山區型塌陷水田治理技術,並提出山區型塌陷地生態旅遊的發展模式,有效地解決了地貌重塑、植被重建、灌溉水源供給、景觀最佳化等山區型塌陷地生態修復中的難題。 (3)研發了高潛水位平原型資源枯竭井工煤礦區塌陷土地生態修復技術,包括:塌陷區水系重構技術、污染土壤聯合修復技術以及植被恢復和群落功能重建技術,有效解決了高潛水位井工煤礦區水土耦合以及污染控制與生態修復一體化的技術難題。 (4)系統開發了煤矸石壓占土地生態修復技術,包括:酸性和非酸性煤矸石壓占土地生態修復技術,重點突破了酸性煤矸石山控酸抑氧防燃技術、覆壓隔氧防燃技術以及不同條件煤矸石山植物種類篩選和群落構造模式,有效解決了不同立地條件和自然條件下的煤矸石壓占土地生態修復難題。 研究成果獲得授權發明專利5項,申請待授權發明專利1項,獲得授權實用新型專利1 項,發表論文50餘篇,出版專著1部,培養博士8名,碩士6名。 套用本研究開發的四項創新性技術成果,在安徽淮南大通礦區、北京門頭溝區、山西潞安礦區等地,查明了各自的土地損傷問題和編制了詳細的生態修復規劃設計,治理了9398畝採煤塌陷地和1237畝煤矸石山(十餘座)壓占土地,創造直接經濟效益45012萬元,新增就業崗位超過800個,社會經濟和生態效益十分顯著,為資源枯竭礦區和城市的生態環境治理提供了技術支撐。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