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雲翱,男,現任南京大學歷史系教授、博士生導師,南京大學文化與自然遺產研究所所長。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賀雲翱
- 國籍:中國
- 畢業院校:南京大學
- 性別:男
- 職稱:教授
- 職務:南京大學文化與自然遺產研究所所長
- 任職院校:南京大學
- 專業方向:文化與自然遺產研究
人物經歷,社會兼職,主講課程,學術成果,主持項目,出版著作,發表論文,
人物經歷
1982年2月畢業於南京大學歷史系考古專業,後入南京博物院從事田野考古工作。
1984年參與創辦學術期刊《東南文化》並長期擔任編輯部主任。
1996年又負責創辦南京市文物研究所並擔任負責人。
2002年入南京大學任教,現任南京大學歷史系教授、博士生導師,南京大學文化與自然遺產研究所所長。
曾應邀多次為國家和省市領導人授課。
社會兼職
兼任江蘇省錢幣學會副會長、江蘇省古陶瓷研究會副會長、江蘇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專家委員會委員、江蘇省文物保護專家委員會委員、國家文物局第三次文物普查專家庫成員、中國錢幣學會專家委員會委員、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中心《世界遺產》(中文版)專家委員會委員、《長江文化論叢》和“華夏遺產網”主編、《東南文化》編委會副主任、南京文化遺產保護與利用研究會秘書長、南京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專家組組長、世界遺產論壇組委會秘書長、南京市人民政府決策諮詢委員會委員等。
是第十三屆全國政協文化文史和學習委員會委員。
主講課程
本科:宋元明考古、區域考古、古代陶瓷、文化遺產科學概論
碩士:城市考古與城市文化、中國考古學史
博士:文化遺產研究
學術成果
主持項目
(1)2006—2007年,主持南京市規劃局、南京市文化文物局項目“南京歷史文化資源普查建庫”並取得重要成果,調查獲得近3000處歷代文化遺產資源,並由規劃局編研中心做成可供隨時查閱的電子信息系統以推動南京歷史文化名城保護工作。相關工作成果被省內外媒體多次報導,對宣傳南京歷史文化資源產生了一定的社會影響。
(2)2006年,主持江蘇省文化廳及文物局項目“江蘇文化遺產對江蘇經濟社會發展的貢獻”,相關成果被省文化廳和文物局用於文化遺產保護決策工作。
(3)2006—2007年,主持淮安市“淮安市青蓮崗文化遺址和洪澤湖大堤文化遺存保護規劃及研究”課題,首次提出洪澤湖大堤申報世界農業文化遺產項目。
(4)2006—2007年,主持宜興市人民政府項目“宜興紫砂工藝申報‘世遺’調研及文本撰制”。
(5)2006年,主持盱眙縣人民政府項目“盱眙泗州城考古勘探”並取得重要發現。發現埋藏在地下的古代泗州城遺址,此項發現被國內多家媒體報導。
(7)2007年,主持“宿遷出土明城牆遺存保護規劃”。
(8)2007年,主持“環太湖地區文化遺產調查研究”課題,江蘇省規劃院委託,相關成果支撐了江蘇省規劃院主持的環太湖地區環境保護規劃。
(9)2008年,主持“中山陵風景區申報國家自然與文化雙遺產”調查與研究,並完成申報文本,目前申報工作進展順利。
(10)2008年,主持“江蘇大運河申報世界遺產調查和研究”,江蘇省文物局課題。
(11)2008年,主持“南京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持規劃”調查研究和制定,南京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委託課題,此項工作有助於南京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與合理利用。
(12)2008年,主持“江蘇歷史文化與人居環境研究”,江蘇省建設廳委託課題,此項課題成果部分為省人民政府決策層面所使用。
(13)2009年,主持“無錫人與中國近現代化”,無錫市委委託課題。
(14)2009年,主持國務院三峽建設委員會委託課題“長江三峽庫區後續工作規劃·文化規劃研究”和“旅遊業規劃”,在重慶至湖北的三峽庫區20多個市、區、縣開展大面積調查,相關研究成果得到國務院三建委、文化部、國家廣電總局、建設部、重慶和湖北人民政府有關部門的良好評價,規劃研究成果對三峽庫區未來十年的文化發展和旅遊業發展將發揮積極作用。
出版著作
(1)《紫砂大師訪談錄》,主編,文物出版社,2007年。
(2)《中國金銀器》(合作),中央編譯出版社,2008年5月。
(3)《帝王陵寢》(合作),文物出版社,2007年。
(4)《陶都攬勝——宜興市歷史文化遺產研究》(合作),文物出版社,2009年。
發表論文
(5)《讓文化遺產助力當代城市建設與文化發展》,《中國文物報》2006年9月29日;
(6)《南京發現南朝“明堂”磚及其學術意義初探》,《東南文化》2006年4期;
(7)《南京出土<明國子監生趙君墓志銘>考》,《華夏考古》2006年3期;
(8)《東亞地區出土生產系統錢紋陶瓷器的研究》,《東亞考古論壇》第2期,2006年韓國出版;
(9)《展示地域文化的一本好書——評王俊主編<馬鞍山文物聚珍>》,《中國文物報》2007年1月31日;
(10)《文化遺產中“傳統技藝”之思考》,《中國文物報》2007年2月23日;
(11)《關於中國世界遺產教育問題的思考》,《世界遺產》2007年創刊號;
(12)《鄭和與金陵大報恩寺關係考》,《東南文化》2007年4期;
(13)《張正明先生與“長江文化”研究》,《江漢論壇》2007年12期;
(14)《關於“長江文化”研究的對話》(合作)載張正明《秦與楚》,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2007年;
(15)《南京鐘山二號寺遺址出土南朝瓦當及與南朝上定林寺關係研究》,《考古與文物》2007年1期;
(16)《文化遺產學初論》,《南京大學學報》2007年3期;
(17)《鄭和與金陵大報恩寺關係考》,《東南文化》2007年4期;
(18)《江蘇古泗州城考古取得重要成果》(第一作者),《中國文物報》2007年11月14日;
(19)《河南南陽市邢莊漢、宋墓群發掘報告》,與王國奇合作,《華夏考古》2008年3期;
(20)《從歷史文化角度解讀南京》,《走進市民學堂》(7),江蘇文藝出版社,2008年。
(21)《東亞地區出土早期錢紋陶瓷器的研究》,《考古與文物》2008年2期;
(22)《南京江寧上坊孫吳大墓墓主試考》,《東南文化》2009年1期;
(23)《南京出土六朝椽當初研》,《文物》2009年5期;
(24)《為〈南京市非物質文化遺產集萃〉出版而作》,《中國文物報》2009年6月3日;
(25)《實物視角下的古中江流域文化》,《中國文物報》2009年7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