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與文化》是清華大學出版社出版的一本圖書。本書是一部以詩詞、繪畫和煉丹的研討來體現和把握中國古代文人關於自然和文化觀念的書。本書內容分為:總論——...
世界文化與自然雙重遺產,又名複合遺產,是同時具備自然遺產與文化遺產兩種條件者。早期複合遺產的登錄名單當中,有先被登錄為自然遺產或文化遺產,之後也被評價為另一...
《自然和文化》(Nature and Culture)是一份2005年起發行的學術期刊。該期刊每年出版三次,內容以研究歷史和當代社會與自然兩者間的關係。...
自然與文化雙遺產,又名複合遺產,是同時具備自然遺產與文化遺產兩種條件者。早期複合遺產的登錄名單當中,有先被登錄為自然遺產或文化遺產,之後也被評價為另一種遺產...
文化和自然遺產日源自文化遺產日,是每年6月的第二個星期六,為中國文化建設重要主題之一,體現了黨和國家對保護文化遺產的高度重視和戰略遠見。目的是營造保護文化...
《世界自然與文化遺產》是2006年11月1日浙江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郭萬平。本書主要介紹了有關世界遺產的基礎知識和世界各大地區的世界遺產概況,還討論了多...
自然文化遺產,是指分布在國家內的自然遺產、文化遺產和自然文化雙重遺產。1972年11月16日在巴黎召開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第17屆會議通過了《保護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
中國世界自然和文化遺產名錄是聯合國教育、科學及文化組織於1972年11月16日在第十七屆大會上正式通過的。...
1982年,衡山風景區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重點風景名勝區名單;2006年2月,衡山入選首批國家自然與文化雙遺產名錄;2007年5月,衡山風景區被評為首批國家5A級旅遊景區;2007...
中華自然風景名勝,在全國各地都有,除了歷史、傳說,最耀眼的:是自然景區的牌匾題字文化。...
九華山佛教是佛教徒弘通世俗,導化、融合儒道的產物,九華山就是釋儒道互動下形成的佛化自然。作為一種文化化自然,九華山千百年來承載著民間對地藏精神的信仰,這種...
九華山風景區是首批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國家5A級旅遊區、全國文明風景旅遊區示範點,國家首批自然與文化雙遺產地,其山峰九華山與山西五台山、浙江普陀山、四川峨眉山...
生態文化是指以崇尚自然、保護環境、促進資源永續利用為基本特徵,能使人與自然協調發展、和諧共進,促進實現可持續發展的文化。生態文化的形成.意味著人類統治自然的...
是世界自然與文化遺產,世界地質公園,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全國文明風景旅遊區。 [1] 泰山被古人視為“直通帝座”的天堂,...
截至2011年6月,中國已有41處自然文化遺址和自然景觀列入《世界遺產名錄》,其中文化遺產26項,自然遺產8項,文化和自然雙重遺產4項(涉及四個城市:泰安市、黃山市、...
保護世界文化與自然遺產.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多年來積極開展的一項國際合作活動。1972年11月16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巴黎總部舉行的第17屆大會上通過了《保護世界...
《自然與文化雙遺產:中國世界自然與文化遺產旅遊》是2002年湖南地圖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柳正恆。...
自然健康文化一書是劉昕明先生所著,本書主要講述自然健康文化的核心及機理,科學方法,心靈調節方法。其重點是心理健康在於自健自強,擁有自然健康的幸福,領悟自然健康...
《自然與文化:中國的詩、畫與煉丹》是清華大學出版社2010年4月1日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吳彤。該書是一部以詩詞、繪畫和煉丹的研討來體現和把握中國古代文人關於自然...
1. 《中國的世界遺產——自然與文化》(羅哲文 主編)【簡介_書評_線上閱讀】 - 噹噹圖書 .噹噹網[引用日期2019-03-01] 詞條標籤: 文化, 出版物 圖集...
人與自然是由東北林業大學出版社出版,以人類紀元晉千為時代景,以人與自然關係為基本視角,以人類文化演進為思想主線,生動描述、全景展現了人與自然關係的壯麗畫卷,...
中國世界自然和文化遺產名錄是聯合國教育、科學及文化組織於1972年11月16日在第十七屆大會上正式通過的。...
“原生態”本意是指生物和環境之間相互影響的一種生存發展狀態,原生態是一切在自然狀況下生存下來的東西。原生態民歌是人類發展歷程中一種民間原始文化的記載,是民族...
如今,生態學已經滲透到各個領域,當然,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對“生態”的定義會有所不同,多元的世界需要多元的文化,正如自然界的“生態”所追求的物種多樣性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