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甲戰鬥

1939年11月,抗日戰爭時期,新四軍日軍賀甲村展開的一場戰鬥,最終新四軍全殲日軍,這次戰鬥是抗日戰爭中在蘇南地區殲敵最多、戰鬥最激烈的一次戰鬥。亦稱九里戰鬥、延陵大捷。

基本介紹

  • 名稱:賀甲戰鬥
  • 地點:賀甲村
  • 參戰方:中國,日本
  • 結果:中國勝利
  • 發生時間 :1939年11月8日至9日
  • 別名:九里戰鬥、延陵大捷
背景,經過,結果,意義,相關紀念,

背景

賀甲位於丹陽西南,延陵和九里西北,距丹陽二十多公里,距延陵五公里,距九里二公里,是六十餘戶的一個村莊,現屬丹陽行宮鎮,這裡溝塘密布,地形比較複雜,附近村莊也較稠密,有利於部隊隱蔽、穿插、轉移。1939年11月上旬,丹陽、珥陵、金壇、寶埝之敵集中千餘兵力,採取分進合擊戰術,不間斷地開赴延陵地區尋找我目標掃蕩。我新四軍一支隊二團一部、新六團和地方武裝丹陽獨立支隊等地方武裝,隱蔽在金壇、延陵、寶埝一塊地區遊動,撒下天羅地網,待機殲敵。
1939年11月8日凌晨,丹徒寶堰鎮日軍約三四十人至延陵、九里“掃蕩”。
羅維道回憶稱:1939年11月初,駐紮在江蘇金壇的日軍第15師團步兵第51聯隊及偽軍5 000餘人,兵分8路,向駐守在江蘇茅山地區的新四軍部隊分進合擊,戰鬥態勢十分嚴峻。當時我是新四軍一支隊二團政治處主任。團部和3營駐紮在江蘇丹陽延陵鎮東北2公里處的徐村,2營住在團部附近的沈家莊,離賀甲村七八華里左右。11月8日,駐金壇的日軍又出動了200餘人,向丹陽南部的延陵九里鎮一帶"掃蕩"。

經過

1939年11月8日上午8時許,日軍途經塔路頭村時被丹陽獨立支隊包圍,斃傷日軍10餘人。日軍一部兵力搶占了賀甲村東約1華里的城河山制高點,並據此以輕機槍、擲彈筒瘋狂射擊,負隅頑抗,戰鬥形成僵持狀態。這時,新四軍一支隊新六團團長段煥競率兩個營的兵力前來增援,對占據城河山的日軍發起猛烈攻擊。日軍突圍逃至賀甲村內,固守待援。新六團攻擊城河山時,擊斃日軍10餘人,繳獲輕機槍2挺。12時許,日軍從寶堰調來增援部隊,突破警戒線進入賀甲村與村內日軍會合。日軍重新組織火力反撲,以攻占城河山為主要目標,連續發動3次進攻,傷亡10餘人。又施放催淚彈再次猛攻。新四軍在英勇反擊中,新六團三營營長劉玉林及戰士20餘人犧牲。王必成團長率部支援,整個戰鬥由王必成團長統一指揮。下午,二團三營開始強攻賀甲村北之木橋,與日軍展開肉搏戰;一營進攻賀甲村西北角日軍。傍晚,驟降大雨,風力亦猛。一營利用這一條件,在日軍陣地前點燃濕稻草7堆,在濃煙掩蔽下沖入賀甲村,三營與新六團也相繼突人。戰鬥中,日軍傷亡慘重,逐次退縮到賀氏宗祠內。龜縮在祠堂內的七八十名日軍,以堅固的高牆作掩護,作垂死掙扎。9日凌晨4時許,二營主攻固守在賀氏祠堂內的日軍時,遭到埋伏在草堆中日軍的阻擊,雙方展開肉搏格鬥。9時許,二團戰士用集束手榴彈炸坍祠堂南側圍牆後,日軍企圖從北門逃竄,被二團、新六團戰士圍住,經過一場白刃戰,日軍全部被殲。

結果

此次戰鬥,斃日軍武村大隊所部士兵164人、上尉中隊長1人、小隊長3人,生俘士兵3人,繳獲輕機槍4挺、擲彈筒2具、步槍100餘支。新四軍參戰部隊陣亡營以下指揮員17人、戰士77人,負傷百餘人。

意義

賀甲殲滅戰是抗日戰爭中在蘇南地區殲敵最多、戰鬥最激烈的一次戰鬥。當時,在蘇南地區日軍據點林立,公路互通,呼應靈便,新四軍參戰各部在日軍的夾縫中,以最短的時間全殲敵軍,故有“延陵大捷,威震江南”之讚譽。這次戰爭極大地鼓舞了抗日的勇氣,當時被稱為“延陵大捷”,受到新四軍領導的通令嘉獎。從此二團“老虎團”的美名也就在大江南北傳開了。

相關紀念

20世紀80年代,林勝國曾專程去賀甲村緬懷戰友,並於1992年抒寫以下詩作以志紀念:
丹陽九里大捷
揮師擊倭寇,江南揚威名。
賀甲肉搏戰,鬼嚎血染村。
殲敵近二百,勝利振人心。
“無敵”神話破,爭贊新四軍。
亡國論休矣,正義戰必贏。
當地現有賀甲戰鬥紀念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