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原文
賀新郎·送陳真州子華
北望神州路,試平章①、這場公事,怎生分付②?記得太行山百萬,曾入宗爺駕馭③。今把作握蛇騎虎④。君去京東豪傑喜,想投戈下拜真吾父⑤。談笑里,定齊魯。
兩河蕭瑟惟狐兔⑥。問當年、祖生去後⑦,有人來否?多少新亭揮淚客,誰夢中原塊土⑧?算事業須由人做。應笑書生心膽怯,向車中、閉置如新婦。空目送,塞鴻去。
注釋譯文
作品注釋
①平章:議論,籌劃。公事:指對金作戰的國家大事。
②分付:安排,處理。
③“記得”二句;指靖康之變後在河北、山西等地結集的抗金義軍,其中有不少歸附東京留守宗澤。
④把作:當作。握蛇騎虎:比喻危險。
⑤真吾父:用郭子儀事。郭子儀曾僅率數十騎入回紇大營,回紇首領馬而拜,說:“真吾父也。”
⑥兩河:指河北東路、西路,當時為金統治區。狐兔:指敵人。
⑦祖生:祖逖。這裡指南宋初年的抗金名將宗澤、岳飛等。
⑧“多少”二句:謂士大夫只會痛哭流涕沽名釣譽而不去行動。新亭,用新亭對泣事。塊土:猶言國土。
作品譯文
向北眺望通往中原的路,試著議論議論,這一場恢復中原的大事,該怎么囑咐?記得太行山王善、楊進聚眾百萬,曾經接受東京留守宗澤駕馭。現在朝廷對義兵左右為難就象握著毒蛇騎著老虎。你到京東路去義軍領袖會高興,料想他們一定會放下武器拜你為父。談笑間,平定齊魯。
黃河兩岸一派蕭條只見亂跑的狐兔,試問當年、祖逖離開這裡後,還有人來過否?多少在建業新亭灑淚的士大夫,誰真正想到過中原那一大塊國土?算起來恢復大業必須由適當的人來做。應該笑象我等書生心裡膽怯,向車中、關閉起來象新媳婦。空空地目送,邊塞的鴻雁飛去。
作品鑑賞
文字賞析
上闋起以問句,從“北望神州路”落筆,一開始就把讀者捲入異族侵逼、江山頹敗、社稷傾危之際南宋朝野兩等人士、兩種主張的矛盾之中:一方面是愛國志士引頸翹盼儘早收復中原淪陷之土,一方面卻是偏安朝廷高位重臣的一味主和,這種國勢與國策的相悖直令作者憂心如焚,由“這場公事、怎生分付”這一問句,抖落出一片憂慮、急切而又無奈之情。起首以設問造勢,既直露了作者願望與現實衝撞下的不平心境,又造成行文上的引弓待發之勢。作者沒有緊接上句設問作答,而是讓思維的流程回溯到宋初的一段史實,以對比來抒懷——當年老將宗澤率領宋軍大敗金人、駕馭太行的偉績,令人感奮;今日朝廷既外困於異族,又內懼於義軍的“握蛇騎虎”的窘境,更令人慨嘆。這種歷史與現實併合、交錯的寫法,使詞的時空範圍得以拓展,作者的憂時愛國之懷,正是在這種對歷史的欽慕與對現實的感喟中見於紙筆。接著幾句,寫作者勉慰鼓舞朋友,表現出堅持聯合北方義軍共同抗侮、收復失地的希望與信念。筆墨之間,豪情橫溢。
下闋進一層寫“悲憤”。起首聯繫江山殘破、半壁苟安的慘痛現實,繼而連設二問,連用二典,一面熱切鼓勵陳子華以晉“聞雞起舞”、“擊楫中流”的祖逖為楷模,為中原統一建功立業;一面沉痛指責那些南渡後但得一隅安身的統治者早已不復懷思中原失地。“問當年、祖生去後,有人來否?多少新亭揮淚客,誰夢中原塊土?”這兩句明以發問,實則為他勉、為自況,一以敘事,一以狀懷,前句以問代答,實為盼今陳子華荷重任前往真州能如祖逖當年渡江北伐,有不盡勉勵寄望之意。“算事業、須由人做”,是志士對同道的希冀與勉勵;“應笑書生心膽怯,向車中、閉置如新婦”,是對書生膽怯的嘲笑,要人奮厲有為,為國效命,不能像新婦那樣躲在車中膽小怕事,這也是胸懷報國之志、身為一介書生的作者的自勉。詞人終究痛感自己書生無用,報國無路,詞末終於發出了“空目送,塞鴻去”的悲憤嘆息。“塞鴻”指陳子華,是說自己只能徒然目送陳子華。這首詞用事帶典很多,尤其是下闋,幾乎句句用事,然不顯堆垛,用得圓熟,用得貼切,這正是辛派詞人一路的風格。作者化典用事,加深了詞的悲憤蒼涼的氣氛,在語意、文氣上一脈相承,使全詞充滿了一股梗概之氣。
名家點評
當代學者徐揚:“在這首詞中,作者要陳子華正確對待義軍,招撫義軍,思想是進步的。他的詞,發展了辛棄疾詞的散文化、議論化的傾向,雄放暢達,繼承辛派的愛國主義詞風,又有自己的風格。這首詞氣勢磅礴,一氣貫之,是名詞的顯著特色。立意高遠,大處落墨,又曲折跌宕,不同於那些一昧講究直率的人。”
創作背景
南宋理宗寶慶三年(1227),劉克莊知建陽縣(今屬福建省)事,年三十六歲。他的朋友陳鞾(字子華)本來任倉部員外郎,調知真州,兼淮南東路提點刑獄,路過建陽。真州(今江蘇省儀征縣),位於長江北岸,是靠近當時宋金對峙前線的要地。作者在送別陳子華之時,寫了這首詞。
作者簡介
劉克莊(1187—1269),字潛夫,號後村居士,莆田(今福建縣名)人。以世家子入仕,淳祐六年(1246)賜同進士出身。累官秘書監、工部尚書兼侍讀、中書含人、兵部侍郎,以龍圖閣直學士致仕。一生關心國事,喜直言極諫,故屢進屢退,四次入朝,任職時間都很短。著有《後村先生大全集》。
劉克莊是南宋後期重要的詩、詞作家,繼承陸、辛的愛國精神和豪放風格,作品頗豐。詩作多諷刺時事,同情民生疾苦。詞在議論化、散文化方面更有所發展,愛國激情、個人憤慨溢於言外,豪而傷於粗,韻味稍嫌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