貿易開放與經濟成長

著作進一步深化對貿易開放與經濟成長的研究,將制度的作用和技術創新的異質性嵌入經濟成長理論之中。在這個基礎上,分別從制度變遷和技術創新的角度考察貿易開放對增長的作用。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貿易開放與經濟成長
  • 外文名:Trade openness and economic growth
  • 副題名:制度變遷與技術創新的雙重視角
  • 論文作者:盤為龍
基本信息,中文摘要,

基本信息

導師
林崗指導
學科專業
政治經濟學
學位級別
博士論文
學位授予單位
中國人民大學
學位授予時間
2008
關鍵字
經濟成長 貿易 技術革新
館藏號
F061.2
館藏目錄
2009\F061.2\6

中文摘要

貿易體制的選擇,是經濟發展的核心問題。將經濟發展戰略劃分為“進口替代戰略”和“出口導向戰略”兩大類別,正是對貿易體制的主導地位的肯定。進入20世紀90年代以來,世界經濟一體化進程明顯加速。各國向外向型貿易體制的轉型,促使經濟學家對貿易開放影響經濟成長的機制進行更為細緻的研究,並圍繞這一主題展開了持久的爭論。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經濟的高增長伴隨著貿易的急劇擴張。1979-2006年間,中國GDP年均增長速度為9.7%,而進出口貿易額年均增長速度為17.2%。貿易的發展,是中國經濟成長的強勁推動力,但也使中國經濟對貿易的依賴日漸加深。2006年,中國的貿易依存度已經上升到66.9%。在1994-2006年間,中國累積了10451.45億美元的外匯儲備,其中貿易順差的貢獻約占70%。巨額的貿易順差一方面使中國在貿易摩擦中備受爭議,另一方面又形成了被動的貨幣供給,導致流動性過剩。而且,內部經濟也相應地出現了投資一消費失衡、就業吸納能力下降、收入分配差距擴大等問題。對外貿易在這種內外失衡的增長模式的形成中所發揮的作用,是我們亟需探索的實踐問題。 從理論的發展脈絡來看,經濟學對貿易的“價值判斷”從來都是建立在增長學說的基礎之上的。新增長理論已經成為增長理論的主流,技術擴散也因此成為各種研究中貿易作用於增長的主渠道。但新增長理論存在兩個缺陷:制度缺失;未考慮技術創新的具體類型以及由此對就業、收入分配的影響。貿易開放具有制度和技術的雙重功能。本文的主要內容和結構安排如下: 第1章 導論。本章介紹了研究主題提出的緣起和本文研究思路,並對貿易開放、經濟成長模式、技術創新分化這三個核心概念進行了界定,最後陳述本文的框架結構和可能存在的創新之處。 第2章 貿易開放與經濟成長:理論淵源和發展脈絡。重商主義—古典經濟學—馬克思主義經濟學—新古典經濟學—新貿易理論與新增長理論以來的發展表明,經濟學對貿易的“價值判斷”總是建立在增長學說的基礎之上的。因此,要繼續推進開放與增長主題的研究,首先應對增長理論做出發展。這存在兩個方面:一是如何將制度的作用引入巨觀增長模型;二是怎樣在增長模型中體現技術創新的異質性,從而使我們可以在增長理論的框架中討論增長的模式。 第3章 經濟成長:制度的作用與技術進步的要素偏向。本章將制度要素和技術創新的異質性引入了增長理論。制度提供生產性活動的激勵結構,其他要素的生產效力均在這個結構內得以發揮。因此,制度通過對其他要素的同質影響作用於增長,在生產函式中,它表現為一個加乘的係數;而技術決定著資本、勞動在生產過程中的結合方式,因此技術創新對資本和勞動的影響通常是非中性的,它通過影響資本—勞動的技術替代率而改變了生產過程中的資本一勞動比例。這使得我們可以在增長理論的框架下來討論就業、收入分配等更為廣泛的問題。 第4章 貿易開放的制度變遷性質。本章從制度變遷的角度對貿易開放作用於經濟成長的機制進行了論證。貿易管制形成了貿易領域的租金,大量資源將被投入到對租金的競爭中,這些非生產性行為造成的資源浪費是驚人的。貿易開放有助於消除經濟扭曲,增加生產性活動的資源投入,促進經濟的增長。對於開發中國家而言,貿易開放還有利於推動內部制度變遷的行動集團的形成,並為其提供制度創新的外部源泉,突破低效率制度結構對制度改善的束縛。 第5章 中國的貿易開放與經濟成長:基於制度分析視角的經驗研究。本章對“貿易開放—國內制度結構變遷—經濟成長”的作用機制進行實證檢驗。根據貿易開放的制度分析框架,本文選擇反映價格扭曲的Dollar指數作為貿易開放度指標,對中國的貿易開放進程進行測算,結果顯示中國經歷了“進口替代—強出口導向—中性的貿易體制”的轉變歷程。接著,本文從貿易開放、所有制結構、資源配置和政府職能四個方面考察了中國向市場經濟體制轉型的過程。實證分析的結果表明,貿易開放與國內制度結構變遷存在高度相關性,在經濟體制轉型中占有重要地位,它對中國經濟成長的貢獻是顯著的。 第6章 貿易開放、國際分工與技術創新的分化。本章從技術擴散的角度對貿易開放進行了考察。在經濟全球化的背景下,一國的技術創新將在貿易和投資的作用下服從於國際分工的需要。20世紀80年代以來,信息技術革命推動國際分工進入了以跨國公司為主導的產品—工藝創新分工的新階段。在這種分工形態下,已開發國家專注於產品創新,在直接面對最終客戶的產品市場上進行差異化競爭,而開發中國家專注於工藝創新,在產品的製造市場上進行成本競爭,由此形成了一種新的“中心—外圍”體系。以產品創新為主的技術進步通常是耗費勞動的;而以工藝創新為主的技術進步則通常是節約勞動的。技術創新的差異造就了廠商不同的市場行為和國家不同的經濟成長模式。 第7章 中國的貿易體制、技術創新偏向與增長模式。本章套用第6章所得出基本結論,對中國內外失衡的增長模式的形成進行了考察。中國經濟的內部失衡與外部失衡具有內在一致性。1980-1998年間,中國強出口導向的貿易體制培育了一個面向世界製造市場的生產體系,這個生產體系的擴張是經濟內外失衡的根源,而工藝為主的技術創新模式則是它的主要推動力。統計數據證明,作為世界第六大R&D經費投入國(按購買力平價計算為世界第二),中國取得了相當的創新產出,它推動中國企業的生產能力和成本競爭優勢不斷增強。但這種以工藝為主的創新模式,使經濟成長的就業吸納能力下降,收入分配差距擴大,進而壓縮國內消費市場,導致企業進一步依賴出口,並通過進口中間產品,增加工藝創新投入來擴大成本優勢,形成了一種惡性循環。 第8章 結論與展望。根據研究的結果,本文對中國經濟成長模式的轉變提出如下建議:第一,保持向中性的貿易體制轉變的趨勢,但不能為控制順差而頻繁採取反出口措施。出口企業投資的增長形成了巨大的沉沒成本,在它的影響下,對出口的調節將是緩慢的過程,如果反出口措施給企業帶來的政策性成本超過了這個臨界點,將導致出口企業的大面積經營困難,這對經濟的穩定是不利的;第二,調整技術創新激勵政策和產業政策,鼓勵已經取得製造優勢的產業(如玩具、服裝、家電)積極進入直接面對客戶的產品市場,通過產品創新來獲取差異化競爭的能力,而不是一味推動生產結構向高科技產業轉移,以避免高科技產業在工藝創新的推動下成為下一個玩具業或家電業;第三,調整外資引進政策,將資本積累的重點由吸收外來直接投資轉向動員本國資本,將技術引進的重點由生產工序轉向產品開發,同時鼓勵本國企業“走出去”,通過跨國併購等多種手段提升產品創新能力。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