費縣龍王堂,位於山東省臨沂市費縣探沂鎮樓斗灣村,坐落於拖龍山背的一片山坡上,隔朱龍河與樓斗灣相望。其地東臨費縣富馬(富貴莊至馬莊鎮)公路,北距327國道費縣段8.5公里,南與王家後峪村相距2.5公里。相傳,龍王堂始建於唐朝,原名輝泉庵(正殿的西側有輝泉),供奉觀音菩薩,宋代改建為龍王堂,後來古建築在文革時期被人為破壞,現存建築為2005年根據歷史描述重建。
在費縣乃至臨沂,人們更多的把龍王堂與費縣四大傳說之一朱龍王以及為紀念朱龍王而舉行的六月六廟會聯繫在一起。現在每年的農曆六月初六已經成為費縣東南一帶僅次於過年的第二大節日。流傳於費縣民間的一段童謠“朱龍河七十二道彎,黑龍想娘淚不乾。天不下雨不用愁,六月六來把家還”描述的就是這個節日。當地人在這一天會老少出動趕廟會,祭拜朱龍王,以祈求平安,豐收。人們還有在這一天吃羊肉等習俗。而且據老人講,每年的這一天朱龍王都會回家,因此每年的這一天在當地都會多多少少的下一些雨,這也為節日增添了一份神秘。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費縣龍王堂
- 地點:山東省臨沂市費縣探沂鎮樓斗灣村
- 時間:2005年
- 別名:輝泉庵
歷史傳說,朱龍王傳說,民俗,廟會盛況,補充,
歷史傳說
一直以來,龍王堂香火旺盛,主要是由於它供奉著費縣的地方保護神朱龍王。朱龍王的傳說是費縣著名的四大傳說之一,他的故事應是山東廣泛流傳的“禿尾巴老李”傳說的一個分支。當地百姓講,朱龍王出生在費縣西蔣村的一戶姓朱的人家,名字叫朱福。朱福小的時候,經常和村里人一起到龍王堂山來拾柴禾。別人都忙忙碌碌的,只有他在那兒睡大覺。下晚的時候,人家都拾了一挑子柴禾回家了。他這才起來,變成龍,三爪子兩爪子就抓一大挑子,然後打個滾變成人就去趕,到馬山那一塊就趕上同夥了。同夥們都很奇怪,後來就偷偷留下看,結果發現朱福其實是條龍。幾年以後,朱福娶了媳婦,爹娘也都不在了。有一天,他的小姨子來家裡玩,聽人說他會變龍,非要他變一個看看。朱福先變了個小蜥蜴,小姨子就笑話他:“你這哪是條龍,可別寒磣人了。”朱福於是就變成了一條大龍,身子有一丈多長,兩個眼睛象大鈴鐺,渾身是鱗,張著血盆大口,在他小姨子和媳婦面前搖頭擺尾。把他媳婦給嚇死了。朱福自己也叫媳婦的死氣給“撲”了,再也變不成人了,打這就成了朱龍王了。朱龍王又後悔又害怕,順著河就跑到托龍山了。他走的這條河後來就叫朱龍河。朱龍王的小姨子穿上姐姐的衣服一邊追一邊喊“姐夫,你回來吧,俺姐活了”,想把他引回來。她喊一句,朱龍王就回一次頭,他一回頭,河就拐一道灣。小姨子喊了72聲,朱龍王就回了72次頭,朱龍河就有了72道回頭灣。小姨子見引不回朱龍王,就衝著他的背影說:“姐夫,你可真難引呀!”朱龍王說:“還南引呢,就是北引也不回去了。”後來他倆說話的地方就叫做了“南尹”和“北尹”,至今猶存。
朱龍王來到龍王堂山時正趕上天大旱,河裡水都快幹了,他趴在水汪里奄奄一息,身上招了很多蒼蠅,老百姓就拿扇子給他扇,朝他身上潑水,並開始在輝泉東邊給他建廟。建廟期間一直沒下雨,廟建成以後,下了一場透雨,龍就不見了,打那起就有了龍王堂。有一年西蔣大旱,眼看莊稼就要乾死了,莊裡就去龍王堂求朱龍王下雨。朱龍王可憐自己的鄉親,偷偷趁著黑夜下了場小雨。但事情讓老天爺知道了,把朱龍王罰進了爛泥汪,一連漚了七七四十九天,漚掉了尾巴,身子也給漚黑了。
後來朱龍王就去了東北。那時東北有條白龍江,江里住著一條白龍,每年都要吃幾個打魚的。朱龍王來了後想在這裡住下,可白龍不讓,朱龍王就和白龍打了一架,但他少了尾巴,打不過白龍。於是到了晚上,朱龍王託夢給白龍江邊的山東人,說他明天還要和白龍打仗。人要是見到水裡冒黑水花,就往裡面扔饃饃;要是看見水裡冒白花,就往裡面扔石灰。在山東老鄉的幫助下,朱龍王打敗了白龍,占領了這條江。從此,這江就改叫黑龍江了。因此,黑龍江上行船時,總要問一句有沒有山東人,沒有山東人不開船。
當地人說,朱龍王雖然身在東北,心還是向著家鄉,每年六七月份,經常回家偷偷的給家鄉下幾場雨,往往傍晚時分下,一早就停。所以每當費縣東南部旱情嚴重之時,百姓就會結隊到龍王堂求雨。求雨者頭戴柳條編的帽子,帶著香紙,來龍王堂磕頭燒香求雨。女人們還要到輝泉那裡去掏掏泉子,叫掏龍眼。把泉子裡的髒東西都掏出來,如果掏出魚來要放回去。求雨結束,往往是不等隊伍到家就能下來雨。樓斗灣的老人們自豪的說:“咱這個地方多少年來沒有說多旱多澇、沒有收成的時候,從來沒有。”朱龍王當然成了當地人心目中庇佑一方的保護神。其職能從分配雨水擴展到祛病避難,保人平安。每年六月初六,朱龍王生日的那天,方圓幾十里的百姓都來給龍王老爺送香火,形成了聲勢浩大的六月六龍王堂廟會。
從前六月六朱龍王生日的這一天,周圍的幾十個村子都要帶著自己的鑼鼓家什,打著大旗給龍王老爺送香火,最遠的村莊是臨沂的大嶺,距龍王堂20里公里,都是常年來“送駕”。有時日照、河北等地的隊伍也來,有些送駕的隊伍還抬著紙紮的龍王,將其在龍王堂前燒掉,叫“升”龍王。文革開始後,廟宇被拆,神像被砸,造反派不許老百姓送駕燒香,並在通往龍王堂舊址的大路兩頭堵著,但送駕的隊伍都是由各村壯年男子組成,氣勢強悍,造反派也無可奈何。沒有廟宇,就由王家祥寫好各位神靈的牌位,擺在輝泉旁邊,在那裡敬奉龍王,表演鑼鼓。至於老百姓,則偷偷從小路跑到輝泉邊祭拜龍王。當時買不到線香和黃表紙,有些人乾脆直接燒錢。但是廟戲是不能唱了。
上世紀80年代以後,政府對民間信仰的管理逐漸放寬,六月六龍王堂廟會恢復舊貌並且規模日益擴大。費縣芍藥山鄉東宋莊的劉明春。他回憶說: “小時候,常常跟著大人來龍王堂趕廟會。那時侯各村的鑼鼓隊天不亮就起程趕往龍王堂送駕,路遠的村莊甚至要半夜出發。我們莊離龍王堂十幾里路,每年來看龍王堂廟會,不到六點就起床,大人帶著,跟在鑼鼓隊之後。送駕時敲的牛皮大鼓直徑一米多,放在桌子上,由四個人抬著,敲鼓的站在桌子上,一路敲著一路走。直到高中時還和同學結伴來。不過送駕的場面已經大不如前了。”
送駕的鑼鼓隊一般由五部分組成。最前面是開道的,拿著鞭炮和鐮刀,不停地往人群中扔鞭炮開路。廟會上賣東西的攤子都得給鑼鼓隊讓路,有些攤子撐著棚子,如果阻礙了送駕的隊伍,開道的可以拿鐮刀把棚上的繩子勾斷,礙事的東西,一腳踹開,誰也不敢吱聲。開道的後面是村莊裡有威望的老人,舉著“大馬”(寫有龍王牌位的紅紙)。然後是鑼鼓隊和彩旗隊,最後是拿著香火的村民。送駕的隊伍肩負著給龍王老爺送香火錢的神聖使命,因而絕對不允許有人怠慢。一個在費縣流傳甚廣的故事特別能反映這種現象,傳說有一年臨沂大嶺的來給龍王老爺送駕,隊伍走到馬家上莊,那裡的人嫌他們踩壞了莊稼,雙方打了起來。後來大嶺的人來到龍王堂,燒香燒紙後,跟龍王老爺說:“以後再也不能來了,上莊的人不讓走。”結果從那以後一連三年,年年雹子打得上莊顆粒不收。上莊的人實在受不了了,到龍王堂謝罪,給龍王蓋了一座戲台,請來戲班唱了戲,這才不再下雹子。
朱龍王來到龍王堂山時正趕上天大旱,河裡水都快幹了,他趴在水汪里奄奄一息,身上招了很多蒼蠅,老百姓就拿扇子給他扇,朝他身上潑水,並開始在輝泉東邊給他建廟。建廟期間一直沒下雨,廟建成以後,下了一場透雨,龍就不見了,打那起就有了龍王堂。有一年西蔣大旱,眼看莊稼就要乾死了,莊裡就去龍王堂求朱龍王下雨。朱龍王可憐自己的鄉親,偷偷趁著黑夜下了場小雨。但事情讓老天爺知道了,把朱龍王罰進了爛泥汪,一連漚了七七四十九天,漚掉了尾巴,身子也給漚黑了。
後來朱龍王就去了東北。那時東北有條白龍江,江里住著一條白龍,每年都要吃幾個打魚的。朱龍王來了後想在這裡住下,可白龍不讓,朱龍王就和白龍打了一架,但他少了尾巴,打不過白龍。於是到了晚上,朱龍王託夢給白龍江邊的山東人,說他明天還要和白龍打仗。人要是見到水裡冒黑水花,就往裡面扔饃饃;要是看見水裡冒白花,就往裡面扔石灰。在山東老鄉的幫助下,朱龍王打敗了白龍,占領了這條江。從此,這江就改叫黑龍江了。因此,黑龍江上行船時,總要問一句有沒有山東人,沒有山東人不開船。
當地人說,朱龍王雖然身在東北,心還是向著家鄉,每年六七月份,經常回家偷偷的給家鄉下幾場雨,往往傍晚時分下,一早就停。所以每當費縣東南部旱情嚴重之時,百姓就會結隊到龍王堂求雨。求雨者頭戴柳條編的帽子,帶著香紙,來龍王堂磕頭燒香求雨。女人們還要到輝泉那裡去掏掏泉子,叫掏龍眼。把泉子裡的髒東西都掏出來,如果掏出魚來要放回去。求雨結束,往往是不等隊伍到家就能下來雨。樓斗灣的老人們自豪的說:“咱這個地方多少年來沒有說多旱多澇、沒有收成的時候,從來沒有。”朱龍王當然成了當地人心目中庇佑一方的保護神。其職能從分配雨水擴展到祛病避難,保人平安。每年六月初六,朱龍王生日的那天,方圓幾十里的百姓都來給龍王老爺送香火,形成了聲勢浩大的六月六龍王堂廟會。
從前六月六朱龍王生日的這一天,周圍的幾十個村子都要帶著自己的鑼鼓家什,打著大旗給龍王老爺送香火,最遠的村莊是臨沂的大嶺,距龍王堂20里公里,都是常年來“送駕”。有時日照、河北等地的隊伍也來,有些送駕的隊伍還抬著紙紮的龍王,將其在龍王堂前燒掉,叫“升”龍王。文革開始後,廟宇被拆,神像被砸,造反派不許老百姓送駕燒香,並在通往龍王堂舊址的大路兩頭堵著,但送駕的隊伍都是由各村壯年男子組成,氣勢強悍,造反派也無可奈何。沒有廟宇,就由王家祥寫好各位神靈的牌位,擺在輝泉旁邊,在那裡敬奉龍王,表演鑼鼓。至於老百姓,則偷偷從小路跑到輝泉邊祭拜龍王。當時買不到線香和黃表紙,有些人乾脆直接燒錢。但是廟戲是不能唱了。
上世紀80年代以後,政府對民間信仰的管理逐漸放寬,六月六龍王堂廟會恢復舊貌並且規模日益擴大。費縣芍藥山鄉東宋莊的劉明春。他回憶說: “小時候,常常跟著大人來龍王堂趕廟會。那時侯各村的鑼鼓隊天不亮就起程趕往龍王堂送駕,路遠的村莊甚至要半夜出發。我們莊離龍王堂十幾里路,每年來看龍王堂廟會,不到六點就起床,大人帶著,跟在鑼鼓隊之後。送駕時敲的牛皮大鼓直徑一米多,放在桌子上,由四個人抬著,敲鼓的站在桌子上,一路敲著一路走。直到高中時還和同學結伴來。不過送駕的場面已經大不如前了。”
送駕的鑼鼓隊一般由五部分組成。最前面是開道的,拿著鞭炮和鐮刀,不停地往人群中扔鞭炮開路。廟會上賣東西的攤子都得給鑼鼓隊讓路,有些攤子撐著棚子,如果阻礙了送駕的隊伍,開道的可以拿鐮刀把棚上的繩子勾斷,礙事的東西,一腳踹開,誰也不敢吱聲。開道的後面是村莊裡有威望的老人,舉著“大馬”(寫有龍王牌位的紅紙)。然後是鑼鼓隊和彩旗隊,最後是拿著香火的村民。送駕的隊伍肩負著給龍王老爺送香火錢的神聖使命,因而絕對不允許有人怠慢。一個在費縣流傳甚廣的故事特別能反映這種現象,傳說有一年臨沂大嶺的來給龍王老爺送駕,隊伍走到馬家上莊,那裡的人嫌他們踩壞了莊稼,雙方打了起來。後來大嶺的人來到龍王堂,燒香燒紙後,跟龍王老爺說:“以後再也不能來了,上莊的人不讓走。”結果從那以後一連三年,年年雹子打得上莊顆粒不收。上莊的人實在受不了了,到龍王堂謝罪,給龍王蓋了一座戲台,請來戲班唱了戲,這才不再下雹子。
朱龍王傳說
在東北的黑龍江上,至今沿用著一條古訓:每當有客人過江,在開船以前,船夫站在船頭上,高聲問道:“船上有山東人嗎?”客人齊聲回答“有!”這才開船,江面上風平浪靜,旅客平安過江;如果說“沒有!”,就會濁浪滔天,隨時都有翻船的危險。據說黑龍江里住著一條大黑龍,它的老家是山東費縣。
很久以前,費縣西將村,有個老實巴腳的農民叫朱老大,種著河邊幾畝地,日子過得不愁吃、不愁穿,可就是妻子李氏四十多了,一直沒有生育。他們天天燒香拜佛,祈求生個一男半女。這年春天,李氏在河邊洗衣裳,回家後,覺著肚子有些異樣,後來知道是懷孕了,夫妻倆非常高興,掐著指頭盼著孩子出生,一直等了一年多,仍不見動靜。第二年夏天,天氣比往年熱得厲害,莊稼旱得耷拉了頭。這天是五月十三,驕陽似火,曬得地里冒煙。到了晚上半夜時分,李氏夢見有一條金光閃閃的巨龍從天空中下來,直鑽入她的懷中,嚇得大叫一聲醒來,此時,外面大雨傾盆,電閃雷鳴。一會兒,一個男孩呱呱墜地。這孩子黑乎乎,胖敦敦的,出生時又天降大雨,人們都說這孩子是龍王轉世下凡,便起名叫“朱龍”,又叫“黑龍”。
朱龍十二歲上,父親朱老大去世了,母子倆相依為命。好在朱龍人小力氣大,人又勤快,把家中的幾畝地種得整整齊齊,糧食打得不少。他家的地從來不旱不澇,而且附近莊鄰的地也是不旱不澇。一見旱情,天就下起毛毛細雨;剛好夠用,雨就停了。人們感到奇怪,只說老天有眼,偏心這方百姓。
有天晚上,有人在河裡洗澡,看見朱龍家的地里趴著一條黑龍,伸出十隻爪子,“哧哧”地抓草鬆土。人們一傳十,十傳百,都說朱龍是黑龍變的。
又一年冬天,大雪蓋地,人們沒有柴火做飯取暖,朱龍就約了幾個棒小伙子上蒙山山里砍柴。因大雪封山,進不去人,朱龍就叫他們在外面等侯,自己進山砍柴,不長時間,他就挑著兩座小山似的乾柴出來,分給眾人。這天,他又隻身一人進山打柴,有個機靈的小伙子偷偷地跟在後面察看,老遠看到有條大黑龍在半山腰中,用十隻爪子上下左右“咔喳、咔喳”折樹枝,一會兒,就堆起兩大垛柴火,這時,人們才相信朱龍確實是條黑龍托生的。
十八歲上,李氏給朱龍娶了一個賢慧貌美的妻子,一家三口,和和睦睦,日子過得很美滿。
這一年春天,天氣特別乾旱,從去冬到今春,沒下過一場透地的雨雪,小麥長得又矮又瘦,人們從很遠的河裡挑水澆麥,非常辛苦。一天,朱龍在麥地里耪草,妻子和小姨子在河邊洗衣裳,快近晌午,朱龍也來到河邊樹蔭歇息,他小姨子半開玩笑說:“姐夫,人家都說你是天上的龍下凡,你就變條真龍下場大雨吧,一來我們也看看你的真身,二來也為老百姓造福。”朱龍知道,沒有玉帝的旨意,私自降雨是違背天條的,自己就是因為私自降雨,犯了天條,才被罰人間;再說,自己平日偷偷地下點毛毛雨,倒也罷了,要是在大庭廣眾之下,現出原形,下起大雨,可是罪責不輕。但是小姨子不明真相,再三糾纏,加上妻子和眾人紛紛勸說,要他現身下雨救救莊稼。朱龍望了望苦旱的莊稼,又看了看眾人期盼的眼神,便橫下決心,一頭扎進河裡。他先變成一條蜥蜴樣的東西,在水裡游來游去,他小姨子取笑說:“原來姐夫不是什麼真龍,是一條蛇蟲粒子!”話音剛落,只聽“咔嚓”一聲,一條巨大的黑龍從河裡飛向空中,身子有柳斗粗,眼睛象兩隻大紅燈籠,搖頭擺尾,頓時空中烏雲密布,電閃雷鳴,“嘩嘩”下起了瓢潑大雨。一會兒溝滿河平,雲散雨止,黑龍又從空中落到河裡,因為黑龍只顧降雨,錯過了時辰,就再也變不回去了。只得沿河逆流向南,進入大河,又向西遊去。看看游得越來越遠,眾人急了,大聲呼喊:“朱龍!你回來!朱龍,快回來!”人們每喊一聲,朱龍就回頭張望一次,每回頭一次,大河就拐一道彎,共回了七十二回頭,大河就拐了七十二道彎。人們看著朱龍越游越遠,就又敲起銅鑼,沿著河邊,邊追邊敲,引他回來,但是朱龍仍繼續向上游去。他妻子連嚇帶急,昏了過去,他小姨子嚇得哇哇大哭,抱著她姐姐哭著說:“姐姐,都怨我,看樣子俺姐夫是難引回來了!”朱龍又回過頭來,痛苦地說:“這回你們就是北引我也回不去了!”最後,終於看不見了,人們急得把銅鑼扔上天空,“咣當”一聲,銅鑼掉下來摔碎了。至今,河岸邊有“南尹(難引)”、“北尹(北引)”、“同樂(銅鑼)莊”等村,新橋境內的那條小河仍叫“朱龍河”。
玉皇大帝在天庭得知黑龍私自降雨,非常震怒,便發下聖旨,罰朱龍到南邊一個叫天井汪的水塘里去受罪,坐“千日牢”,期滿再做處置。只因汪小水少,朱龍身子大,只能窩憋著身子,不到一年,尾巴就爛掉了一半。有一天,人們發現了朱龍在天井汪里受罪,非常難過,紛紛買來香火,在汪邊跪著,祈求玉帝赦免朱龍。
此後不久,東北有條大江,去了一條兇狠殘暴的大白龍,興風作浪,淹沒良田,沉翻無數客船。玉帝就降下玉旨,叫黑龍前去戴罪立功,除掉白龍,鎮守此江。
六月初六這天,晌午時刻,人們正在天井汪邊洗澡納涼。忽然,從汪中央衝出一股黑煙,升到半空中,漸漸變成大片黑雲,遮住了日光,接著“嚓咔”一聲悶雷,頓時風雨交加,雷電交織。黑龍乘著風雨,一溜火光向東北方向飛去,一口氣飛到東北,落到白龍江中,沒來得及喘息,就與白龍展開了搏鬥,直殺得天昏地暗,翻江倒海,血水染紅了白龍江。江面上一會兒翻白浪,一會兒翻黑浪。
當人們發現了江中一條黑龍和白龍搏鬥時,都來觀陣助威,人們看到翻黑浪時,就往江中投入饅頭,看到江中翻白浪時,就往江里投入石灰。黑龍和白龍大戰七天七夜,最後,白龍終於招架不住,帶著滿身傷痕,逃到東海去了。從此,黑龍鎮守此江,這條江也改名叫黑龍江。山東人有闖東北的習慣,聽說黑龍是山東老鄉,都來黑龍江邊居住,種田打魚,年年魚糧豐收,生活富裕,東北的山東人也越來越多。
朱龍飛走以後,費縣的鄉親們並沒有忘記他,在他受罰的天井汪旁邊建起一座大廟堂,叫“龍王堂”,廟堂里塑著朱龍王的神像,並於每年的六月初六起了個廟會,每到這天,趕廟會的人山人海,有的帶來供品香火給朱龍王上供。據說後來朱龍的母親、媳婦都成了神仙。
朱龍王住在東北黑龍江中,並沒有忘記家鄉的父老鄉親,每年的五月十三都要回費縣老家“探親”,每次回家都要帶來一場及時雨。有時錯過了日子,六月六這天也一定會有一場大雨的,這可能是朱龍為了報答費縣人的養育之恩吧。因此,每遇大旱之年,在六月初六這天,四里八鄉的百姓都抬著整豬整羊等各種供品,敲鑼打鼓,到龍王堂迎接朱龍王,非常靈驗。至今新橋、探沂一帶仍流傳著一首順口溜:
朱龍河七十二道彎,
黑龍想娘淚不乾。
天不下雨不用愁,
五月十三把家還。
民俗
農曆六月初六古稱“曬書節”。因為每到這時,天氣悶熱、潮濕,書籍及其他衣物極易受潮發霉。所以,在這一天,如果天氣晴朗,便曬書曬衣。據說,這一天曬的東西不招蟲蛀。此外,費縣各地還有以下習俗:
蒸饅頭敬天 六月六正是一年即將過半,此時麥子剛收穫,秋季作物正在旺盛地生長。人們既感謝老天給予的麥季的好收成,又祈盼秋季風調雨順,五穀豐登,所以,在這一天蒸饅頭敬天。也要像過年那樣擺上天地桌,焚香、燒紙、擺供。
走閨女家 六月六還是走閨女家的日子。當娘的早早用新麥子磨麵蒸好菜包子、豌豆黃子、糖三角等,放在箢子裡,讓做父親的送到閨女家去。閨女家也早有準備,除了好酒好飯招待,還蒸好一條大面魚,讓父親帶回家,作為對父母的答謝。
吃伏羊 左鄰右舍十家八家聚在一起,揀二三年生的公羊,眾人齊上陣,宰殺後上鍋煮了。把肉切碎,上秤稱,按預報的份額均勻分開,再勻湯,各家的晚飯就是這盆美味的羊肉湯。因此時據伏天已近,故又名“吃伏羊”。
逛廟會 據傳費縣是朱龍王的故鄉,在朱龍河的上游建有龍王堂。傳說六月初六是朱龍王的生日,所以,每年這天逢龍王堂廟會。周圍幾十個村的村民,均備下香燭紙馬、抬著三牲供品,到廟堂祭拜,誰的鑼鼓響、誰的鞭炮響,誰就最虔誠,這叫“賽鑼鼓”。天旱時,要藉此舉行盛大的求雨儀式。
蒸饅頭敬天 六月六正是一年即將過半,此時麥子剛收穫,秋季作物正在旺盛地生長。人們既感謝老天給予的麥季的好收成,又祈盼秋季風調雨順,五穀豐登,所以,在這一天蒸饅頭敬天。也要像過年那樣擺上天地桌,焚香、燒紙、擺供。
走閨女家 六月六還是走閨女家的日子。當娘的早早用新麥子磨麵蒸好菜包子、豌豆黃子、糖三角等,放在箢子裡,讓做父親的送到閨女家去。閨女家也早有準備,除了好酒好飯招待,還蒸好一條大面魚,讓父親帶回家,作為對父母的答謝。
吃伏羊 左鄰右舍十家八家聚在一起,揀二三年生的公羊,眾人齊上陣,宰殺後上鍋煮了。把肉切碎,上秤稱,按預報的份額均勻分開,再勻湯,各家的晚飯就是這盆美味的羊肉湯。因此時據伏天已近,故又名“吃伏羊”。
逛廟會 據傳費縣是朱龍王的故鄉,在朱龍河的上游建有龍王堂。傳說六月初六是朱龍王的生日,所以,每年這天逢龍王堂廟會。周圍幾十個村的村民,均備下香燭紙馬、抬著三牲供品,到廟堂祭拜,誰的鑼鼓響、誰的鞭炮響,誰就最虔誠,這叫“賽鑼鼓”。天旱時,要藉此舉行盛大的求雨儀式。
廟會盛況
2005年陰曆的六月初六,是龍王堂正殿落成後的第一個廟會。附近村民熱切地盼望這天的到來,很多村子由村委會出錢,置辦了鑼鼓家什,做了新旗。加上開發商宣傳六月初六要請泰山的道士給神像開光,更是極大地催發了人們的熱情。六月六早上七點鐘,通向龍王堂公路上,人們三三兩兩挎著盛滿香紙的籃子陸續趕往龍王堂。轉過山口,還有二、三里路的地方,遠望龍王堂,此時已經香菸繚繞了。
靠近公路的空場已經被六七個看車的攤位占據。攤主來自附近的樓斗灣、夏立莊、寧家後峪、南陽莊,早上六點就開張了。每個攤位平均可以看一百多輛不同種類的車子。公路以西的山路兩旁是賣瓜果的商販,大都開著拖拉機或小型的貨運車,最遠的早上4點從30公里地以外趕來。龍王殿前的山路上多是賣香火和工藝品的攤位,服裝鞋帽、日用商品大都擺在龍王殿南邊的山坡上。龍王堂舊址周圍和戲台近旁,是些賣吃食的攤子。三個賣羊湯的攤子,鍋里水已煮沸,殺好的羊掛在架子上就等下鍋了。
8點30分,龍王殿四周已經擠滿了進香趕會的民眾。按照習慣,人們一般要先在神靈面前上香。王家祥把神靈牌位擺在了正殿台基下西側的水池邊,八個直徑十厘米左右的水泥墩子,上插竹棍,竹棍上粘著寫有神靈名字的紅紙。分別是回雲司神之位,雨師神之位,創營(帶雨字頭)神之位,巴泉(帶雨字頭)神之位,風婆婆神之位,龍王神之位,閃電娘子之位,霹靂將軍之位(少出雲司神)。前來祭拜的村民將成把的香、成刀的紙投入神位前燃燒著的香火堆,然後磕頭致祭。王家祥和龍王堂山的看林人顏經山夫婦負責給燒香祭拜的人撥拉香灰,收取香火錢。大多數人磕完頭後會自覺在神位前的紙盒裡投上一、兩塊錢,而不在意錢是給誰的。據說前兩年,王家祥的兒子嫌“道士道士的”叫著難聽,不讓他來撥拉香灰,於是南陽莊就有幾個人幹了起來,人們一樣給錢。這是因為大家都相信燒空香不吉利。當然也有不給的,一個60多歲的老太太燒香磕頭後起身就走,王家祥攔住她要錢,老太太不滿的說:“俺燒香作么要給你錢?”但有意思的是,事後老太太又很不安心,一個勁的問周圍人:“得給(錢)么?”神位西側是蔡峪子的四個老人組成的嗩吶班,一有人來就嗚哩哇啦的吹響嗩吶,等人磕完頭後由班主上前要錢。嗩吶班和王家祥顯然形成了一種競爭,由於嗩吶班主是主動要錢,許多人給過錢後就不再向紙盒投錢。王家祥和嗩吶班主爭執起來。最後的結果是,神位前一來人,王家祥就指引著先向紙盒裡投錢,嗩吶班的收入減少,不再是來人就吹,而是收了錢再吹。
祭拜神靈的男女老少都有,以中老年人居多,女性居多。他們中有些是來許願、還願的,不過更多人是求家人平安。在殿下燒過香紙後,人們自然要到新建的龍王殿看一看。
“龍王堂廟會上年年都有唱戲的,頭幾年都是從王家後峪請的戲班子,請戲班的錢是周圍村莊湊的。聽說今年從從臨沂請來的戲班子。以前初五下午就唱,六月六唱一天,初七上午也有,唱三天。”李大爺愛聽老戲,初七如果還有老戲他還會來。據李大爺說,官連莊那些無法前來的人家,由打家什的替他們送香;而來的人一般也不再燒紙。除非自己家裡有什麼事。以前村裡有的老太婆有病,在這裡說說,病就好了,以後每年都得親自來燒紙,謝龍王。官連莊也有人初一、十五經常來燒香。9點15分,送駕的隊伍終於來了。人群熙熙攘攘,根本看不見遠處的情景,但震耳欲聾的鞭炮聲、鑼鼓聲分明告訴你,送駕的隊伍就在近前。登上龍王殿前兩米多高的台基,才看的見送駕隊伍人頭攢動,彩旗飄飄。兩三個開道的人手持竹竿,高挑著長長的鞭炮走在隊伍的最前面,劈啪作響的鞭炮驅散了隊前擁擠的人群,顯出隊伍的領頭人——幾個神情肅穆的老年男子,雙手斜持“大馬”,上面寫著“龍王”、“恭賀聖誕”等字樣。他們後面,就是喧騰的鑼鼓。四人抬的大鼓,兩人抬的小鼓,壯年鼓手掄圓膀子奮力敲擊,一對一對的打鑔人緊隨其後。彩旗隊里大多是些年輕人和小孩子,村莊的大旗在前,三角形,帶著三角形的旗頭,白字黑底,上寫“某某鄉某某村”;後面的彩旗形制不一,多為帶旗頭的三角形,上寫“一帆風順”、“馬到成功”等,還有的單寫一個“帥”字,好象唱戲用的“帥旗”。也有無字彩旗。走在最後的是拿著香紙的村民,有男有女。不過整體看來,送駕的隊伍還是以男性為主。各村送駕隊伍的情況為:
1.王家後峪村,四個老人舉馬,上寫“龍飛鳳舞”等字,大旗兩面,彩旗六面,大鼓兩架鑼鑔若干。
靠近公路的空場已經被六七個看車的攤位占據。攤主來自附近的樓斗灣、夏立莊、寧家後峪、南陽莊,早上六點就開張了。每個攤位平均可以看一百多輛不同種類的車子。公路以西的山路兩旁是賣瓜果的商販,大都開著拖拉機或小型的貨運車,最遠的早上4點從30公里地以外趕來。龍王殿前的山路上多是賣香火和工藝品的攤位,服裝鞋帽、日用商品大都擺在龍王殿南邊的山坡上。龍王堂舊址周圍和戲台近旁,是些賣吃食的攤子。三個賣羊湯的攤子,鍋里水已煮沸,殺好的羊掛在架子上就等下鍋了。
8點30分,龍王殿四周已經擠滿了進香趕會的民眾。按照習慣,人們一般要先在神靈面前上香。王家祥把神靈牌位擺在了正殿台基下西側的水池邊,八個直徑十厘米左右的水泥墩子,上插竹棍,竹棍上粘著寫有神靈名字的紅紙。分別是回雲司神之位,雨師神之位,創營(帶雨字頭)神之位,巴泉(帶雨字頭)神之位,風婆婆神之位,龍王神之位,閃電娘子之位,霹靂將軍之位(少出雲司神)。前來祭拜的村民將成把的香、成刀的紙投入神位前燃燒著的香火堆,然後磕頭致祭。王家祥和龍王堂山的看林人顏經山夫婦負責給燒香祭拜的人撥拉香灰,收取香火錢。大多數人磕完頭後會自覺在神位前的紙盒裡投上一、兩塊錢,而不在意錢是給誰的。據說前兩年,王家祥的兒子嫌“道士道士的”叫著難聽,不讓他來撥拉香灰,於是南陽莊就有幾個人幹了起來,人們一樣給錢。這是因為大家都相信燒空香不吉利。當然也有不給的,一個60多歲的老太太燒香磕頭後起身就走,王家祥攔住她要錢,老太太不滿的說:“俺燒香作么要給你錢?”但有意思的是,事後老太太又很不安心,一個勁的問周圍人:“得給(錢)么?”神位西側是蔡峪子的四個老人組成的嗩吶班,一有人來就嗚哩哇啦的吹響嗩吶,等人磕完頭後由班主上前要錢。嗩吶班和王家祥顯然形成了一種競爭,由於嗩吶班主是主動要錢,許多人給過錢後就不再向紙盒投錢。王家祥和嗩吶班主爭執起來。最後的結果是,神位前一來人,王家祥就指引著先向紙盒裡投錢,嗩吶班的收入減少,不再是來人就吹,而是收了錢再吹。
祭拜神靈的男女老少都有,以中老年人居多,女性居多。他們中有些是來許願、還願的,不過更多人是求家人平安。在殿下燒過香紙後,人們自然要到新建的龍王殿看一看。
“龍王堂廟會上年年都有唱戲的,頭幾年都是從王家後峪請的戲班子,請戲班的錢是周圍村莊湊的。聽說今年從從臨沂請來的戲班子。以前初五下午就唱,六月六唱一天,初七上午也有,唱三天。”李大爺愛聽老戲,初七如果還有老戲他還會來。據李大爺說,官連莊那些無法前來的人家,由打家什的替他們送香;而來的人一般也不再燒紙。除非自己家裡有什麼事。以前村裡有的老太婆有病,在這裡說說,病就好了,以後每年都得親自來燒紙,謝龍王。官連莊也有人初一、十五經常來燒香。9點15分,送駕的隊伍終於來了。人群熙熙攘攘,根本看不見遠處的情景,但震耳欲聾的鞭炮聲、鑼鼓聲分明告訴你,送駕的隊伍就在近前。登上龍王殿前兩米多高的台基,才看的見送駕隊伍人頭攢動,彩旗飄飄。兩三個開道的人手持竹竿,高挑著長長的鞭炮走在隊伍的最前面,劈啪作響的鞭炮驅散了隊前擁擠的人群,顯出隊伍的領頭人——幾個神情肅穆的老年男子,雙手斜持“大馬”,上面寫著“龍王”、“恭賀聖誕”等字樣。他們後面,就是喧騰的鑼鼓。四人抬的大鼓,兩人抬的小鼓,壯年鼓手掄圓膀子奮力敲擊,一對一對的打鑔人緊隨其後。彩旗隊里大多是些年輕人和小孩子,村莊的大旗在前,三角形,帶著三角形的旗頭,白字黑底,上寫“某某鄉某某村”;後面的彩旗形制不一,多為帶旗頭的三角形,上寫“一帆風順”、“馬到成功”等,還有的單寫一個“帥”字,好象唱戲用的“帥旗”。也有無字彩旗。走在最後的是拿著香紙的村民,有男有女。不過整體看來,送駕的隊伍還是以男性為主。各村送駕隊伍的情況為:
1.王家後峪村,四個老人舉馬,上寫“龍飛鳳舞”等字,大旗兩面,彩旗六面,大鼓兩架鑼鑔若干。
2.東墠,大旗一面,小鼓一架,鑔兩對。
3.京墠,大旗一面。小鼓一架,鑔兩對。
4.山東費縣南陽莊,大旗一面,彩旗五面,還有黑色的帥旗。小鼓兩架,兩對鑔,三對鑼,二十幾個人。
5.費縣寧家後峪村,大旗一面,彩旗十二面,大鼓一架,鑔兩對,鑼兩對,二十餘人。
6.馬家尚莊 前面有六個老人拿著“馬子”,紅紙黑字,大旗一面,大鼓一架,彩旗十面,鑔三對。
7.探沂鎮大馬山村,大旗一面,大鼓一架,彩旗六面,鑔兩對,鑼一對。
8.夏利莊村,大旗一面,小鼓一架,彩旗六面,鑔一對,鑼一對。
9.費縣馬莊鎮,大旗一面,黑旗一面,上寫“振興沂蒙”,彩旗十二面。
10、費縣馬莊鎮長豐村,大旗一面。鼓一架,鑔五對,鑼五對。
11、樓斗灣村,大旗兩面,前有四個老人舉馬,大鼓一架,鑼鑔十對,其餘抗旗的,背香的近二十人。還有的旗上寫“一帆風順”“滿載而歸”的字樣。
12、劉莊鎮石莊,大旗一面,小旗四面,四人大鼓一個,秧歌隊16人,一人吹哨指揮。
3.京墠,大旗一面。小鼓一架,鑔兩對。
4.山東費縣南陽莊,大旗一面,彩旗五面,還有黑色的帥旗。小鼓兩架,兩對鑔,三對鑼,二十幾個人。
5.費縣寧家後峪村,大旗一面,彩旗十二面,大鼓一架,鑔兩對,鑼兩對,二十餘人。
6.馬家尚莊 前面有六個老人拿著“馬子”,紅紙黑字,大旗一面,大鼓一架,彩旗十面,鑔三對。
7.探沂鎮大馬山村,大旗一面,大鼓一架,彩旗六面,鑔兩對,鑼一對。
8.夏利莊村,大旗一面,小鼓一架,彩旗六面,鑔一對,鑼一對。
9.費縣馬莊鎮,大旗一面,黑旗一面,上寫“振興沂蒙”,彩旗十二面。
10、費縣馬莊鎮長豐村,大旗一面。鼓一架,鑔五對,鑼五對。
11、樓斗灣村,大旗兩面,前有四個老人舉馬,大鼓一架,鑼鑔十對,其餘抗旗的,背香的近二十人。還有的旗上寫“一帆風順”“滿載而歸”的字樣。
12、劉莊鎮石莊,大旗一面,小旗四面,四人大鼓一個,秧歌隊16人,一人吹哨指揮。
13、團山灣村,大旗一面,彩旗6面。
14、南泉村委,大旗一面,彩旗兩面,鼓兩架,鑼鑔兩對。
15、月莊,大旗兩面,彩旗四面,鼓一架,鑼鑔兩對。
16、費縣岩坡鄉古泉村,新制的大旗一面,舊旗一面,鼓一架,鑼鑔兩對。
17、官連莊,大旗一面,彩旗四面,大鼓一架,鑔四對,鑼兩對。
18、劉家莊、大旗一面。
19、石田莊,大旗一面。
20、下牛田,大旗一面,彩旗十幾面,三架小鼓,鑼鑔五對。
21、官莊鎮,帥旗17面,大鼓六架,鑼、鑔二十多對,火鞭開道,緊隨其後的是帥旗,後面中間是六面鼓一字排開,鑼、鑔分列左右,最後是一些老百姓,人數近百,浩浩蕩蕩。
下面以樓斗灣村為例說明各村送駕隊伍的基本活動。陰曆六月六日一大早,樓斗灣的村民就開始敬天、祭祖。田廣金家的院子裡已經擺上了祭天的供品。很多村民拿著紙香、供品,竹竿、鞭炮去上墳,村西老墳地里已經有燒過的紙灰。村里不少人家正在宰羊,費縣地區有六月六吃伏羊的習慣。有的一家單獨宰羊,也有的是幾家合宰。由於龍王堂廟會的緣故,每年六月六樓斗灣村家家戶戶都要來客人,一隻羊一頓就吃完了。7點30分,顏景峨家裡已經來了六七個趕廟會的客人。
和往年一樣,組織送駕隊伍的依然是田增發、顏振江等。8點20分,田增發匆忙跑著回家拿竹竿,說是鑼鼓和旗已經從大隊倉庫里拿出來了,隊伍該準備了。在村子兩條主幹道交接的十字路口,有一座鐵橋,橋上擺著很多旗,有兩面大的村旗,一面上寫著“樓斗灣村”,是新制的;一面上寫著“探沂鎮岩坡鄉樓斗灣”,寫的還是樓斗灣村以前的行政歸屬,是舊旗。還有幾面小一些的紅旗和綠旗。田增發和幾個早到的人開始敲起鑼鼓,十幾分鐘後圍上了很多人,看熱鬧的居多,也有幾個躍躍欲試,想一展身手。田增發和幾位老者湊在一起商議著。一個路過的老人往地上扔了兩個五毛的硬幣,說是香火錢。周圍人也跟著往地上扔錢,有一塊的、有兩塊的。跟田增發一起的一位老人摘下頭上的草帽,把錢都揀到了草帽里。他們說,從昨天起,田增發已經收了大約有六十塊錢了,加上這些臨時湊的,買香火差不多夠了。這時樓斗灣的支部書記田增祥也來了,他是隊里的鼓手,打鼓很有力度,也很賣力。這時人差不多齊了,隊伍裡面,大多數是40歲或者更老的人打鑔,打小旗的都是些小孩子,其中還有個男孩子氣的小姑娘,大約12歲左右。婦女們並不跟隨送駕隊伍,早就三兩成群地去廟會了。隊伍一邊慢慢走,一邊等待田增發等人,他們去買香紙了。隊伍到達村裡的小場院時,田增發終於趕上來了,同行的一個30多歲的村民身後背著一口袋燒紙。隊伍慢慢地在田間小路上行走,旗隊在前,鑼鼓隊在後。田書記和田增發前後跑著張羅著。村口,隊伍停了下了,田增發等人對著村子的東北方向燒了些紙,放了一掛鞭炮,嘴裡念叨著。田增祥說,這是給老土地廟燒的紙,每年都這樣。
樓斗灣去龍王堂有條小路,不但要穿過村民的田間地頭,還要涉水趟過朱龍河,河上鋪了平平的石板,水只有5厘米深,村民大多穿著拖鞋,漫不經心就趟過去了。有個40多歲的村民看見一個小腳的老太太過河,就主動把老太太背過去了。
來到龍王堂山下,在走進廟會的人群前,田增發又點燃了很多燒紙,但是,這次不是燒給哪個神的,而是為了在進入廟會前,把香都點著。幾個老人手裡拿著大馬,紅色的紙上寫著龍王之位、雹神之位、南海大士、觀音菩薩等,在隊伍的最前面舉著。後面的則挎著籃子,裡面盛滿了紙和香,幾個年輕人跑到隊伍之前放鞭炮。隊伍爬上了山路,由東向西前往龍王堂,一路上鑼鼓喧天,人潮洶湧。樓斗灣的隊伍群情激奮,幾個打鼓的好手都挽起了袖子,跟隨在鼓旁邊(鼓手是必須輪換的,因為一個人打太累)。田增祥使勁敲了一下鼓“叫點”,讓大家注意,做好準備,其他的鑼鑔也配合他的鼓聲,鑼鼓隊的鬥志在登上山路的片刻就激發起來。走在前面的是月莊送駕的隊伍,其成員年齡普遍小於樓斗灣,雙方的鼓湊在了一起,對著敲起來。每個隊伍里都有一個敲鑼的總協調,他們舉著胳膊敲大鑼,控制鼓點,雙方都努力敲得更響,壓倒對方並吸引更多觀眾的注意。這叫“剛勁”。在龍王殿前,剛好六隻鼓正在“剛勁”,有夏立莊村、馬家尚莊、馬莊鎮長豐村等。中間有個指揮的老頭,乾脆不再用鑼,跳起來,用手打著拍子,指揮本村的鑼鼓隊。樓斗灣的隊伍也加入了進去。十幾分鐘後,樓斗灣的隊伍來到大殿西側的神位前,村民把一些燒紙和香扔在了香火堆上,此時的香火堆已有一米多高,隔著大約7、8米就能感覺到灼熱的溫度。隨後,隊伍向南從正殿之後轉而向東,回到正殿東側的空場,那裡是鑼鼓隊聚集表演的地方。樓斗灣的隊伍又停下來敲了一場。空場裡不知哪個村的一架六人抬的大鼓格外惹人注目,田增祥和其他幾個人追趕著去敲這支大鼓,一時吸引了眾人注意,圍觀者大聲叫好。大約五分鐘後,樓斗灣被後面的隊伍頂出了表演場地。
一般來說,送駕隊伍都是由東而西,經過龍王殿前,燒香,從殿後饒到殿東的比賽場地,展示表演,結束後沿原路向東散去。有的隊伍可能圍著大殿再繞一圈。樓斗灣最特別,離開了比賽場地的鑼鼓隊依然勁頭十足,在大路的北側停了下來和正要回去的古泉村“剛”起勁來,五分鐘後樓斗灣的隊伍再度掉頭向西,來到“老廟底子”(即龍王堂原址)。在輝泉前,幾塊石頭圍成一尺見方的香池,樓斗灣的村民在這裡把剩下的香和紙都燒掉了,又操起鑼鼓,賣力地打了一番,才解散。村民們有的回家,說要招待客人;有的要去逛廟會、看戲。
石頭壘成的戲台前,是一片空地。幾十塊大石頭錯落有致地露出地面,看戲的人們就坐在這些平滑的石頭上,恰似一個天然的觀眾席。戲台上,臨沂柳琴劇團和費縣劇團的演員正在演出。柳琴劇團已經來過幾年了,其主要劇目有歌曲《沂蒙小調》、柳琴戲《馬前潑水》、《抬新娘》、《張郎與丁香》等。費縣劇團第一次參加,派了一對六十多歲的老夫婦,表演京劇的包公戲《打龍袍》。柳琴劇團大都是二十多歲的年輕人,卻都對朱龍王有著不容置疑的信仰,擔任主持的漂亮姑娘孫靖說自己每月初一、十五都到這裡來燒紙。
11點35分,各村送駕的隊伍漸漸散去,趕廟會的人們陸續離開,廟會場地上已不見了人擠人的場面,從大殿前的高台往下看,人流已經是由西往東向山外走去了。
14、南泉村委,大旗一面,彩旗兩面,鼓兩架,鑼鑔兩對。
15、月莊,大旗兩面,彩旗四面,鼓一架,鑼鑔兩對。
16、費縣岩坡鄉古泉村,新制的大旗一面,舊旗一面,鼓一架,鑼鑔兩對。
17、官連莊,大旗一面,彩旗四面,大鼓一架,鑔四對,鑼兩對。
18、劉家莊、大旗一面。
19、石田莊,大旗一面。
20、下牛田,大旗一面,彩旗十幾面,三架小鼓,鑼鑔五對。
21、官莊鎮,帥旗17面,大鼓六架,鑼、鑔二十多對,火鞭開道,緊隨其後的是帥旗,後面中間是六面鼓一字排開,鑼、鑔分列左右,最後是一些老百姓,人數近百,浩浩蕩蕩。
下面以樓斗灣村為例說明各村送駕隊伍的基本活動。陰曆六月六日一大早,樓斗灣的村民就開始敬天、祭祖。田廣金家的院子裡已經擺上了祭天的供品。很多村民拿著紙香、供品,竹竿、鞭炮去上墳,村西老墳地里已經有燒過的紙灰。村里不少人家正在宰羊,費縣地區有六月六吃伏羊的習慣。有的一家單獨宰羊,也有的是幾家合宰。由於龍王堂廟會的緣故,每年六月六樓斗灣村家家戶戶都要來客人,一隻羊一頓就吃完了。7點30分,顏景峨家裡已經來了六七個趕廟會的客人。
和往年一樣,組織送駕隊伍的依然是田增發、顏振江等。8點20分,田增發匆忙跑著回家拿竹竿,說是鑼鼓和旗已經從大隊倉庫里拿出來了,隊伍該準備了。在村子兩條主幹道交接的十字路口,有一座鐵橋,橋上擺著很多旗,有兩面大的村旗,一面上寫著“樓斗灣村”,是新制的;一面上寫著“探沂鎮岩坡鄉樓斗灣”,寫的還是樓斗灣村以前的行政歸屬,是舊旗。還有幾面小一些的紅旗和綠旗。田增發和幾個早到的人開始敲起鑼鼓,十幾分鐘後圍上了很多人,看熱鬧的居多,也有幾個躍躍欲試,想一展身手。田增發和幾位老者湊在一起商議著。一個路過的老人往地上扔了兩個五毛的硬幣,說是香火錢。周圍人也跟著往地上扔錢,有一塊的、有兩塊的。跟田增發一起的一位老人摘下頭上的草帽,把錢都揀到了草帽里。他們說,從昨天起,田增發已經收了大約有六十塊錢了,加上這些臨時湊的,買香火差不多夠了。這時樓斗灣的支部書記田增祥也來了,他是隊里的鼓手,打鼓很有力度,也很賣力。這時人差不多齊了,隊伍裡面,大多數是40歲或者更老的人打鑔,打小旗的都是些小孩子,其中還有個男孩子氣的小姑娘,大約12歲左右。婦女們並不跟隨送駕隊伍,早就三兩成群地去廟會了。隊伍一邊慢慢走,一邊等待田增發等人,他們去買香紙了。隊伍到達村裡的小場院時,田增發終於趕上來了,同行的一個30多歲的村民身後背著一口袋燒紙。隊伍慢慢地在田間小路上行走,旗隊在前,鑼鼓隊在後。田書記和田增發前後跑著張羅著。村口,隊伍停了下了,田增發等人對著村子的東北方向燒了些紙,放了一掛鞭炮,嘴裡念叨著。田增祥說,這是給老土地廟燒的紙,每年都這樣。
樓斗灣去龍王堂有條小路,不但要穿過村民的田間地頭,還要涉水趟過朱龍河,河上鋪了平平的石板,水只有5厘米深,村民大多穿著拖鞋,漫不經心就趟過去了。有個40多歲的村民看見一個小腳的老太太過河,就主動把老太太背過去了。
來到龍王堂山下,在走進廟會的人群前,田增發又點燃了很多燒紙,但是,這次不是燒給哪個神的,而是為了在進入廟會前,把香都點著。幾個老人手裡拿著大馬,紅色的紙上寫著龍王之位、雹神之位、南海大士、觀音菩薩等,在隊伍的最前面舉著。後面的則挎著籃子,裡面盛滿了紙和香,幾個年輕人跑到隊伍之前放鞭炮。隊伍爬上了山路,由東向西前往龍王堂,一路上鑼鼓喧天,人潮洶湧。樓斗灣的隊伍群情激奮,幾個打鼓的好手都挽起了袖子,跟隨在鼓旁邊(鼓手是必須輪換的,因為一個人打太累)。田增祥使勁敲了一下鼓“叫點”,讓大家注意,做好準備,其他的鑼鑔也配合他的鼓聲,鑼鼓隊的鬥志在登上山路的片刻就激發起來。走在前面的是月莊送駕的隊伍,其成員年齡普遍小於樓斗灣,雙方的鼓湊在了一起,對著敲起來。每個隊伍里都有一個敲鑼的總協調,他們舉著胳膊敲大鑼,控制鼓點,雙方都努力敲得更響,壓倒對方並吸引更多觀眾的注意。這叫“剛勁”。在龍王殿前,剛好六隻鼓正在“剛勁”,有夏立莊村、馬家尚莊、馬莊鎮長豐村等。中間有個指揮的老頭,乾脆不再用鑼,跳起來,用手打著拍子,指揮本村的鑼鼓隊。樓斗灣的隊伍也加入了進去。十幾分鐘後,樓斗灣的隊伍來到大殿西側的神位前,村民把一些燒紙和香扔在了香火堆上,此時的香火堆已有一米多高,隔著大約7、8米就能感覺到灼熱的溫度。隨後,隊伍向南從正殿之後轉而向東,回到正殿東側的空場,那裡是鑼鼓隊聚集表演的地方。樓斗灣的隊伍又停下來敲了一場。空場裡不知哪個村的一架六人抬的大鼓格外惹人注目,田增祥和其他幾個人追趕著去敲這支大鼓,一時吸引了眾人注意,圍觀者大聲叫好。大約五分鐘後,樓斗灣被後面的隊伍頂出了表演場地。
一般來說,送駕隊伍都是由東而西,經過龍王殿前,燒香,從殿後饒到殿東的比賽場地,展示表演,結束後沿原路向東散去。有的隊伍可能圍著大殿再繞一圈。樓斗灣最特別,離開了比賽場地的鑼鼓隊依然勁頭十足,在大路的北側停了下來和正要回去的古泉村“剛”起勁來,五分鐘後樓斗灣的隊伍再度掉頭向西,來到“老廟底子”(即龍王堂原址)。在輝泉前,幾塊石頭圍成一尺見方的香池,樓斗灣的村民在這裡把剩下的香和紙都燒掉了,又操起鑼鼓,賣力地打了一番,才解散。村民們有的回家,說要招待客人;有的要去逛廟會、看戲。
石頭壘成的戲台前,是一片空地。幾十塊大石頭錯落有致地露出地面,看戲的人們就坐在這些平滑的石頭上,恰似一個天然的觀眾席。戲台上,臨沂柳琴劇團和費縣劇團的演員正在演出。柳琴劇團已經來過幾年了,其主要劇目有歌曲《沂蒙小調》、柳琴戲《馬前潑水》、《抬新娘》、《張郎與丁香》等。費縣劇團第一次參加,派了一對六十多歲的老夫婦,表演京劇的包公戲《打龍袍》。柳琴劇團大都是二十多歲的年輕人,卻都對朱龍王有著不容置疑的信仰,擔任主持的漂亮姑娘孫靖說自己每月初一、十五都到這裡來燒紙。
11點35分,各村送駕的隊伍漸漸散去,趕廟會的人們陸續離開,廟會場地上已不見了人擠人的場面,從大殿前的高台往下看,人流已經是由西往東向山外走去了。
補充
1、輻射範圍與信仰區域
根據調查到的送駕村莊和參與廟會的民眾,龍王堂廟會的輻射範圍大約在20公里左右。其中南陽莊、夏立莊、長立莊、大馬山村、周家後峪、寧家後峪、侯家後峪、蔡峪子、黃家莊、祝家莊、方山灣、團山灣、古泉村等在5公里以內;費城鎮、王家後峪、長豐莊、月莊、下牛田等村莊在10公里左右;立紀莊、官連莊、馬家尚莊等,15公里左右;南泉莊、劉家莊、劉莊鎮石莊、劉家莊等,20公里左右,最遠的來自臨沂,約40公里。這個範圍恰好和樓斗灣村民的說法一致,他們說朱龍王只保佑他們這一片,即從北邊的西蔣(朱龍王的老家)到南邊臨沂的大嶺一帶。
2、以村落為單位的送香組織
六月六廟會上,各個送駕隊伍都是以村落為單位。這種組織形式頗似杜贊奇在《文化、權力與國家——1900-1942年的華北農村》一書中列舉的四種鄉村宗教類型的第三類:以村為單位的非自願性組織。村民們供奉著村莊的保護神,他們不是自願加入某種明確的宗教組織,而是作為村莊的一分子被無可避免地捲入整個村落的宗教活動[④]。與杜贊奇的分類略有區別,朱龍王是附近村莊一致供奉的區域神。由此帶來的結果就是在該活動中,全村人被視為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送駕隊伍的表現直接代表了一個村莊的榮譽,這也是鑼鼓隊為何會如此熱衷於“剛勁”的原因。據說早些年有的村為此還曾大打出手。其次,這類活動是全村共同出資、共同維護的,所以每年六月六送駕,不拘多少,家家戶戶都要出香火錢,各村均是如此。杜贊奇的分析中還有一點,他認為這類宗教活動的組織者——會首往往還擔負全村性的非宗教活動的責任。但對於樓斗灣及附近村莊來說,杜贊奇所歸納的情形應該截止到1949年。從1949年解放到包產到戶這一階段,送駕活動使用的鑼鼓家什、彩旗以及廟會上請戲的費用主要由各個生產隊出。田增發1964——1981年一直擔任樓斗灣的大隊長,就開始組織樓斗灣村每年的送駕,直到現在。各家各戶出香火錢的同時,村委仍然也要拿錢出來,給送駕的隊員買瓜吃。所有這些活動沒有村落行政管理者的支持是不行的,因而村落的行政管理者自然就被納入到宗教活動的組織者行列。可以說,在龍王堂信仰區域內,1949年之後,村落的行政管理者往往還擔負著村莊中宗教活動的職責。
3、廟會的世俗功能與規模起落
與許多寺廟現存的單純以進香祭拜為目的的廟會相比較,如泰山王母池廟會,龍王堂廟會更多地延續了傳統廟會的功能,它集祭神、娛神、求神、遊藝、競賽、集市、人際交往等多重功能於一身,保留了較強的原始賽會性質。尤為一提的是,廟會日期與費縣當地非常重要的半年節同在一天,無形中為之增添了濃厚的節日氣氛,使得這個廟會世俗氣息格外強烈。除了祭祖、敬天、拜龍王這些必不可少的儀式性活動,這一天,購物、聽戲、看鑼鼓表演成為更值得的期待的內容。在樓斗灣,六月六前兩天,女人們就開始忙著準備敬天、待客的食物,蒸饅頭、包包子、買酒肉、制菜,據說廟會那天每家至少要接待四五桌客人,都是來龍王堂趕廟會的親戚。結果,村民們當天大都不能到廟上去看戲,只有到了初七早上,親戚大多告辭,他們才能鎖上門去看戲。廟會影響了人們的生活規律,同時也增加了人們與外界的接觸,親戚的往來溝通了人際關係,有時還能為人們進一步交往甚至通婚做鋪墊。顏經富的妻子郝桂蓮,是10公里外的長里莊人,小的時候年年來看廟會。郝桂蓮的姑姑嫁在樓斗灣,一直很疼愛她,經常給她做衣服,所以自小郝桂蓮就喜歡到姑姑家來,既能看廟會,又有好吃的。
正是廟會的娛樂、交際等世俗的功能支撐著龍王堂廟會在80年代迅速復興。80年代初期,改革開放,被壓抑已久的人們渴望從經濟到精神的放鬆,對娛樂交際的需求急劇增加,但在當時的費縣農村,人均收入不足300元,其文化生活之貧乏可以想見。廟會恰好提供給人們一個愉悅身心、調劑生活的機會,因而一度成為方圓幾十里經濟文化大集,除去平時不易買到的貨品,據說當時廟會上還有玩龍的,玩雜耍的,唱戲當然是必不可少的。但進入90年代,隨著生活水平不斷提高,人們的娛樂方式越來越多樣,集市貿易越來越發達,龍王堂廟會一度喪失了其誘人的魅力,規模也一年不如一年。
龍王堂廟會,是開發商斥資70萬修建的正殿落成後的第一個廟會。人們能夠重新見到早已虛化為象徵的廟宇,親眼見到實實在在的神像,冷卻多年的熱情被重新點燃,是龍王堂廟會復興20年來的一個重要轉折點。但新的龍王堂為個人投資,以旅遊開發為目的,贏利是其最大需要。那么以後私人管理下的旅遊項目如何保留傳統,又怎樣與當地百姓的利益達成一致,廟會功能將向何方轉化,其規模是擴大亦或縮小,一切只能拭目以待了。
4、龍王堂的變遷和民間傳說的解釋功能
初來龍王堂的人都會對大殿的神位安排提出疑問:既然是朱龍王的廟宇,為何雹神在正位上?對此,民間解釋說:朱龍王、創營(雨字頭)和雹神本是天上的三兄弟,朱龍王是老大。老天爺派他們下凡管理人間,去龍王堂就位。三個人走到半路,老三雹神使了個心眼,對兩個哥哥說:“也不知道他們(百姓)把這個廟建好了沒有,要不我先去看看。要是好了,我就回來叫你們。你們先在這裡歇歇。”兩個哥哥答應了。雹神來到龍王堂一看,廟已經建好了,也沒回去叫兩個哥哥,自己就坐到正位上了。朱龍王和創營左等不來,右等不來,實在不耐煩了,兩人也來到龍王堂,一看雹神已經坐到正位上了,怎么拽他也不下來。沒辦法,朱龍王只好坐到了雹神西邊的第二位,創營坐到東邊,位列第三。原先朱龍王的塑像顯出非常生氣的模樣,就是因為他沒能坐上正位的緣故。為了安撫朱龍王,人們又在正殿之後修建了後寢宮,專門供奉朱龍王夫妻,就是讓朱龍王能在此坐個正位。
把這種法說與龍王堂的歷史對照來看,就可以清楚的發現民間傳說的確有自己的解釋歷史的思路。
根據樓斗灣老人回憶,龍王堂重修碑上曾經記載說此地最初為輝泉庵,其後改建為龍王堂,由佛教聖地變身為道教領地。此後,龍王堂雖然由道士管理,但其中仍然保留了娘娘殿來祭祀觀音菩薩和南海大士,眾多不相統屬的神靈在同一個空間內和平共處。起先龍王堂主要供奉雹神、雨神(龍王)、雪神,應該是出於當時人們對各種自然災害的畏懼。面對雨雪冰雹,他們無能為力,只能乞求神靈開恩,保佑一方水土平安。據費縣縣誌記載,費縣屬輕雹區,冰雹出現多集中在5、6月份;降雹區常是一個狹長地帶,俗語有“雹打一條線”。龍王堂周邊地區處在中部降雹地帶上。有的年份一年內有四五次冰雹。給當地百姓的生產生活造成巨大的損害。在樓斗灣老人的記憶中,幾十年前當地有四月初八祭祀雹神的習俗。至於樓斗灣,人們說這裡並不經常有冰雹。那么我們能否推測,由於氣候條件的變化,當雹災在生活中的危害降低到一定程度時,人們對之的記憶隨而逐漸淡化,於是雹神讓位給了掌管降水的雨神(龍王)?畢竟費縣的降雨量還是極為不均,春旱、夏旱的機率能達到88%和44%。可是自然環境的改變非一朝一夕之功,氣候災害往往會給人們留下深刻的記憶,時過幾代亦無法磨滅。那么究竟是什麼時間、什麼原因使得龍王的地位超過了雹神?成為無可替代的地方保護者呢?
在山曼的《山東人的保護神——禿尾巴老李》一文中,有這樣一種推斷:山東移民東北是禿尾巴老李故事大發展和升華為神的酵母。文章中說,禿尾龍的故事雖然起源很早,但其在山東突然爆發成為一個盡人皆知的故事,則是由於清代大量山東人移民東北的歷史造成的。“山東移民到了東北,舉目無親……同鄉之間的互相支持、互相援助就成了非常必要的行動……‘禿尾巴老李大戰黑龍江’其實不過就是上述精神的傳說形式的再現。”[⑤]所以有清一代,禿尾巴老李的傳說廣泛流傳於山東各地,他的廟宇遍布全省,尤其在闖關東的山東人中對禿尾巴老李的信仰最為興盛。費縣當時也是闖關東的一個重要基地。據田增發講,樓斗灣以前幾乎家家戶戶都有去東北的。大部分是單身漢,去東北乾幾年,攢錢回家娶媳婦。他的父親,就是14歲時跟著家人逃荒要飯去了東北。在那裡一呆就是幾十年,1944年回老家時已經42歲了。而田增發的大姑二姑因為在東北找了婆家,就留在了那裡。當年同他父親一家人一起出關的還有不少,有回來的,有死在東北的。田增發的爺爺、奶奶就是不願意死在異地他鄉,雖然年近古稀,也得拖兒帶女返回故鄉。一起回來的還有田增發的兩個叔叔和一個姑姑。田增發說:“那時侯去東北種地的,都是找的些山溝溝,當地人把好的地處都占住了,山東人只能是往更偏遠的地方開荒墾種。因為地偏人稀,所以一般都是一塊去的人住在一起,相互有個照應。用木頭柵欄圈一圈就住下了。一個地方的人,當然還保留著老家的習俗。人人都信朱龍王,說他就向著山東人。”在這種情況下,費縣當地也形成了與山東其他地區禿尾巴老李一脈相承的朱龍王信仰。可以推測,原先龍王堂里的龍王是泛指意義上掌管雨水的神,並非朱龍王,在雨、雪、雹三種自然災害中,雹災無疑會帶來更大的經濟損失,由雹神居中,體現人們對雹災的恐懼,對雹神的敬畏。到朱龍王信仰興起後,人們才把其中的龍王改為朱龍王,並為其修建後寢宮以突出地位。龍王堂於是成為敬奉朱龍王的專門廟宇。由於只是賦予龍王一個新的名稱,廟宇的建制沒有大的變化,其神位座次自然也沒有改動。後世人不再清楚雹神原來的意義,也難以體會其中的曲折,但又需要一個可以接受的理由,富有世俗色彩的三兄弟爭座的傳說就自然而然地出現了。當活生生的現實開始轉變為歷史,轉變成一種記憶,當這種記憶開始逐漸模糊的時候,民間傳說運用其充滿人情的想像賦予了歷史一種全新的解釋。
[①] 即送香火。
[②]本調查得到了龍王堂周圍村莊的大力協助,同時費縣縣政府、旅遊局、統計局等單位也為調查提供了許多便利。特別感謝此次同行參與調查的民俗所同學馮欣、任雙霞、孫芳、王明遠、楊春。
[③] 當地人叫廟地。
[④]杜贊奇:《文化、權力與國家——1900-1942年的華北農村》,江蘇人民出版社,1995年。
[⑤]山曼:《山東人的保護神——禿尾巴老李》,見《中國民間文化——地方神信仰》(95/2)
根據調查到的送駕村莊和參與廟會的民眾,龍王堂廟會的輻射範圍大約在20公里左右。其中南陽莊、夏立莊、長立莊、大馬山村、周家後峪、寧家後峪、侯家後峪、蔡峪子、黃家莊、祝家莊、方山灣、團山灣、古泉村等在5公里以內;費城鎮、王家後峪、長豐莊、月莊、下牛田等村莊在10公里左右;立紀莊、官連莊、馬家尚莊等,15公里左右;南泉莊、劉家莊、劉莊鎮石莊、劉家莊等,20公里左右,最遠的來自臨沂,約40公里。這個範圍恰好和樓斗灣村民的說法一致,他們說朱龍王只保佑他們這一片,即從北邊的西蔣(朱龍王的老家)到南邊臨沂的大嶺一帶。
2、以村落為單位的送香組織
六月六廟會上,各個送駕隊伍都是以村落為單位。這種組織形式頗似杜贊奇在《文化、權力與國家——1900-1942年的華北農村》一書中列舉的四種鄉村宗教類型的第三類:以村為單位的非自願性組織。村民們供奉著村莊的保護神,他們不是自願加入某種明確的宗教組織,而是作為村莊的一分子被無可避免地捲入整個村落的宗教活動[④]。與杜贊奇的分類略有區別,朱龍王是附近村莊一致供奉的區域神。由此帶來的結果就是在該活動中,全村人被視為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送駕隊伍的表現直接代表了一個村莊的榮譽,這也是鑼鼓隊為何會如此熱衷於“剛勁”的原因。據說早些年有的村為此還曾大打出手。其次,這類活動是全村共同出資、共同維護的,所以每年六月六送駕,不拘多少,家家戶戶都要出香火錢,各村均是如此。杜贊奇的分析中還有一點,他認為這類宗教活動的組織者——會首往往還擔負全村性的非宗教活動的責任。但對於樓斗灣及附近村莊來說,杜贊奇所歸納的情形應該截止到1949年。從1949年解放到包產到戶這一階段,送駕活動使用的鑼鼓家什、彩旗以及廟會上請戲的費用主要由各個生產隊出。田增發1964——1981年一直擔任樓斗灣的大隊長,就開始組織樓斗灣村每年的送駕,直到現在。各家各戶出香火錢的同時,村委仍然也要拿錢出來,給送駕的隊員買瓜吃。所有這些活動沒有村落行政管理者的支持是不行的,因而村落的行政管理者自然就被納入到宗教活動的組織者行列。可以說,在龍王堂信仰區域內,1949年之後,村落的行政管理者往往還擔負著村莊中宗教活動的職責。
3、廟會的世俗功能與規模起落
與許多寺廟現存的單純以進香祭拜為目的的廟會相比較,如泰山王母池廟會,龍王堂廟會更多地延續了傳統廟會的功能,它集祭神、娛神、求神、遊藝、競賽、集市、人際交往等多重功能於一身,保留了較強的原始賽會性質。尤為一提的是,廟會日期與費縣當地非常重要的半年節同在一天,無形中為之增添了濃厚的節日氣氛,使得這個廟會世俗氣息格外強烈。除了祭祖、敬天、拜龍王這些必不可少的儀式性活動,這一天,購物、聽戲、看鑼鼓表演成為更值得的期待的內容。在樓斗灣,六月六前兩天,女人們就開始忙著準備敬天、待客的食物,蒸饅頭、包包子、買酒肉、制菜,據說廟會那天每家至少要接待四五桌客人,都是來龍王堂趕廟會的親戚。結果,村民們當天大都不能到廟上去看戲,只有到了初七早上,親戚大多告辭,他們才能鎖上門去看戲。廟會影響了人們的生活規律,同時也增加了人們與外界的接觸,親戚的往來溝通了人際關係,有時還能為人們進一步交往甚至通婚做鋪墊。顏經富的妻子郝桂蓮,是10公里外的長里莊人,小的時候年年來看廟會。郝桂蓮的姑姑嫁在樓斗灣,一直很疼愛她,經常給她做衣服,所以自小郝桂蓮就喜歡到姑姑家來,既能看廟會,又有好吃的。
正是廟會的娛樂、交際等世俗的功能支撐著龍王堂廟會在80年代迅速復興。80年代初期,改革開放,被壓抑已久的人們渴望從經濟到精神的放鬆,對娛樂交際的需求急劇增加,但在當時的費縣農村,人均收入不足300元,其文化生活之貧乏可以想見。廟會恰好提供給人們一個愉悅身心、調劑生活的機會,因而一度成為方圓幾十里經濟文化大集,除去平時不易買到的貨品,據說當時廟會上還有玩龍的,玩雜耍的,唱戲當然是必不可少的。但進入90年代,隨著生活水平不斷提高,人們的娛樂方式越來越多樣,集市貿易越來越發達,龍王堂廟會一度喪失了其誘人的魅力,規模也一年不如一年。
龍王堂廟會,是開發商斥資70萬修建的正殿落成後的第一個廟會。人們能夠重新見到早已虛化為象徵的廟宇,親眼見到實實在在的神像,冷卻多年的熱情被重新點燃,是龍王堂廟會復興20年來的一個重要轉折點。但新的龍王堂為個人投資,以旅遊開發為目的,贏利是其最大需要。那么以後私人管理下的旅遊項目如何保留傳統,又怎樣與當地百姓的利益達成一致,廟會功能將向何方轉化,其規模是擴大亦或縮小,一切只能拭目以待了。
4、龍王堂的變遷和民間傳說的解釋功能
初來龍王堂的人都會對大殿的神位安排提出疑問:既然是朱龍王的廟宇,為何雹神在正位上?對此,民間解釋說:朱龍王、創營(雨字頭)和雹神本是天上的三兄弟,朱龍王是老大。老天爺派他們下凡管理人間,去龍王堂就位。三個人走到半路,老三雹神使了個心眼,對兩個哥哥說:“也不知道他們(百姓)把這個廟建好了沒有,要不我先去看看。要是好了,我就回來叫你們。你們先在這裡歇歇。”兩個哥哥答應了。雹神來到龍王堂一看,廟已經建好了,也沒回去叫兩個哥哥,自己就坐到正位上了。朱龍王和創營左等不來,右等不來,實在不耐煩了,兩人也來到龍王堂,一看雹神已經坐到正位上了,怎么拽他也不下來。沒辦法,朱龍王只好坐到了雹神西邊的第二位,創營坐到東邊,位列第三。原先朱龍王的塑像顯出非常生氣的模樣,就是因為他沒能坐上正位的緣故。為了安撫朱龍王,人們又在正殿之後修建了後寢宮,專門供奉朱龍王夫妻,就是讓朱龍王能在此坐個正位。
把這種法說與龍王堂的歷史對照來看,就可以清楚的發現民間傳說的確有自己的解釋歷史的思路。
根據樓斗灣老人回憶,龍王堂重修碑上曾經記載說此地最初為輝泉庵,其後改建為龍王堂,由佛教聖地變身為道教領地。此後,龍王堂雖然由道士管理,但其中仍然保留了娘娘殿來祭祀觀音菩薩和南海大士,眾多不相統屬的神靈在同一個空間內和平共處。起先龍王堂主要供奉雹神、雨神(龍王)、雪神,應該是出於當時人們對各種自然災害的畏懼。面對雨雪冰雹,他們無能為力,只能乞求神靈開恩,保佑一方水土平安。據費縣縣誌記載,費縣屬輕雹區,冰雹出現多集中在5、6月份;降雹區常是一個狹長地帶,俗語有“雹打一條線”。龍王堂周邊地區處在中部降雹地帶上。有的年份一年內有四五次冰雹。給當地百姓的生產生活造成巨大的損害。在樓斗灣老人的記憶中,幾十年前當地有四月初八祭祀雹神的習俗。至於樓斗灣,人們說這裡並不經常有冰雹。那么我們能否推測,由於氣候條件的變化,當雹災在生活中的危害降低到一定程度時,人們對之的記憶隨而逐漸淡化,於是雹神讓位給了掌管降水的雨神(龍王)?畢竟費縣的降雨量還是極為不均,春旱、夏旱的機率能達到88%和44%。可是自然環境的改變非一朝一夕之功,氣候災害往往會給人們留下深刻的記憶,時過幾代亦無法磨滅。那么究竟是什麼時間、什麼原因使得龍王的地位超過了雹神?成為無可替代的地方保護者呢?
在山曼的《山東人的保護神——禿尾巴老李》一文中,有這樣一種推斷:山東移民東北是禿尾巴老李故事大發展和升華為神的酵母。文章中說,禿尾龍的故事雖然起源很早,但其在山東突然爆發成為一個盡人皆知的故事,則是由於清代大量山東人移民東北的歷史造成的。“山東移民到了東北,舉目無親……同鄉之間的互相支持、互相援助就成了非常必要的行動……‘禿尾巴老李大戰黑龍江’其實不過就是上述精神的傳說形式的再現。”[⑤]所以有清一代,禿尾巴老李的傳說廣泛流傳於山東各地,他的廟宇遍布全省,尤其在闖關東的山東人中對禿尾巴老李的信仰最為興盛。費縣當時也是闖關東的一個重要基地。據田增發講,樓斗灣以前幾乎家家戶戶都有去東北的。大部分是單身漢,去東北乾幾年,攢錢回家娶媳婦。他的父親,就是14歲時跟著家人逃荒要飯去了東北。在那裡一呆就是幾十年,1944年回老家時已經42歲了。而田增發的大姑二姑因為在東北找了婆家,就留在了那裡。當年同他父親一家人一起出關的還有不少,有回來的,有死在東北的。田增發的爺爺、奶奶就是不願意死在異地他鄉,雖然年近古稀,也得拖兒帶女返回故鄉。一起回來的還有田增發的兩個叔叔和一個姑姑。田增發說:“那時侯去東北種地的,都是找的些山溝溝,當地人把好的地處都占住了,山東人只能是往更偏遠的地方開荒墾種。因為地偏人稀,所以一般都是一塊去的人住在一起,相互有個照應。用木頭柵欄圈一圈就住下了。一個地方的人,當然還保留著老家的習俗。人人都信朱龍王,說他就向著山東人。”在這種情況下,費縣當地也形成了與山東其他地區禿尾巴老李一脈相承的朱龍王信仰。可以推測,原先龍王堂里的龍王是泛指意義上掌管雨水的神,並非朱龍王,在雨、雪、雹三種自然災害中,雹災無疑會帶來更大的經濟損失,由雹神居中,體現人們對雹災的恐懼,對雹神的敬畏。到朱龍王信仰興起後,人們才把其中的龍王改為朱龍王,並為其修建後寢宮以突出地位。龍王堂於是成為敬奉朱龍王的專門廟宇。由於只是賦予龍王一個新的名稱,廟宇的建制沒有大的變化,其神位座次自然也沒有改動。後世人不再清楚雹神原來的意義,也難以體會其中的曲折,但又需要一個可以接受的理由,富有世俗色彩的三兄弟爭座的傳說就自然而然地出現了。當活生生的現實開始轉變為歷史,轉變成一種記憶,當這種記憶開始逐漸模糊的時候,民間傳說運用其充滿人情的想像賦予了歷史一種全新的解釋。
[①] 即送香火。
[②]本調查得到了龍王堂周圍村莊的大力協助,同時費縣縣政府、旅遊局、統計局等單位也為調查提供了許多便利。特別感謝此次同行參與調查的民俗所同學馮欣、任雙霞、孫芳、王明遠、楊春。
[③] 當地人叫廟地。
[④]杜贊奇:《文化、權力與國家——1900-1942年的華北農村》,江蘇人民出版社,1995年。
[⑤]山曼:《山東人的保護神——禿尾巴老李》,見《中國民間文化——地方神信仰》(95/2)